乡村振兴视域下赣南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扶贫探微

2020-01-09 14:26严九发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赣南红色旅游老区

■严九发

(江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在脱贫攻坚战基本完成后,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历史阶段。为了实现农村的产业兴旺和农民的生活富裕,革命老区结合当地的实际,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以助力老区人民实现脱贫,以此带动老区产业的升级和发展,进而实现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研究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及其实践,对于当下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开发、实现老区乡村社会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红色资源富集区的红色旅游扶贫

习近平指出,红色旅游的“指导思想要正确,……要改善人民生活”。在习近平的指示下,赣南革命老区发挥红色资源富集的优势,开展红色旅游扶贫,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赣南革命老区的11个贫困县、932个贫困村,于2020年4月26日全面脱贫。实际上,赣南革命老区的大多数贫困村都属于原中央苏区的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丰富,分布了众多的红色旅游景区,这为红色旅游与赣南地区贫困村庄的扶贫工作建立了有机的联系。21世纪初,国内学者将“红色”与旅游结合起来,进行了系统完整的研究。红色旅游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工农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解放的奋斗历程中,产生的红色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并作为新时期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组织游客学习革命历史知识、传承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的活动。在此背景下,江西省率先围绕富集的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对红色革命遗址等物质的消费和红色革命精神的陶冶等,它具有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因此,在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指导下,赣南革命老区结合红色资源的优势,将红色旅游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创设了红色旅游扶贫的模式。

赣南革命老区实行红色旅游扶贫的历史和现实基础是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大革命失败后,赣南人民在党中央和江西省委的指示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暴动。1929年初,毛泽东在游击赣南的过程中发现,赣南具有深厚的革命基础,因此制定了围绕赣南争取江西的计划。此后一直至“七七事变”爆发前夕,赣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革命中占据了显著的位置。中共中央在赣南设立苏区中央局,后至1933年移至赣南地区,红军主力长征后设立中共中央分局。因此,在赣南存有大量的红色旅游资源,包括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手书和手稿,无产阶级革命的旧址和战斗遗址等。具体而言,瑞金是共和国的摇篮、于都是长征的出发地、兴国是将军县等革命圣迹、旧址,同时还形成了具有显著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的红色革命精神。赣南革命老区独特的红色资源和高品位的红色精神铸就的旅游形象,彰显了赣南革命老区独特的旅游魅力。

2012年,在党中央的指示下,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赣南打造为红色旅游的目的地。此后,江西省各级部门对省内的红色旅游进行了总体的布局和规划。同时在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论述的指示下,赣南革命老区依托红色资源培育和发展革命老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将红色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起来,并且将红色旅游建设变为赣南革命人民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赣南革命老区的瑞金、兴国、于都和宁都等县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优先保障红色资源所在地区贫困户的利益和发展就业机会,作为老区人民脱贫的重要方式。在瑞金市,红色旅游扶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红色旅游帮助1500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每户增收5000元。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赣南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扶贫机制的构建

赣南革命老区运用红色旅游扶贫,促使拥有红色资源村庄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将当地的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了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实现了赣南革命老区产业机构的调整。但是,赣南革命老区在运用红色资源进行旅游扶贫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贫困户参与红色旅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且参与的渠道匮乏,直接影响了红色旅游对贫困户的扶贫进程;二是由于红色旅游是政府主导,注重的是整体利益,往往在招商引资后,并未切实地招收本地贫困的群众就业,致使当地的贫困户失去了就业收益和发展的机会;三是红色旅游资源尚未整合,导致红色旅游扶贫资源并未在精准扶贫的指导下完成升级。尽管红色旅游推进赣南革命老区完成了全面脱贫的历史任务,但是要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计划,实现赣南革命老区民众的可持续脱贫,则需要建立开展红色旅游扶贫的科学机制。机制明确了红色旅游扶贫的参与主体、扶贫对象和红色旅游扶贫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

(一)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

精准扶贫背景下参与红色旅游扶贫的主体,主要是政府和企业。贫困户由于观念、参与机制和红色旅游的长远利益等,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上,红色旅游扶贫中的另一参与群体即游客,往往遭到忽视。因此,结合赣南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历史内涵、主要内容和红色革命精神,构建政府、企业、贫困户和游客共同组成的多元参与机制,更能有效地发挥红色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可持续扶贫。政府、企业、贫困户和游客在红色旅游扶贫中各自发挥职能,形成了缺一不可的多元参与体系。鉴于红色旅游的政治效益,政府在其中必然要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资金的统筹、红色旅游扶贫的政策和战略的制定,以营造良好的红色旅游环境。当然,在多元的参与主体机制中,政府还要发挥协调和服务的作用。企业作为红色旅游扶贫的重要参与主体,可以在开展红色旅游的活动中解决贫困人口的就业,购买贫困户的农产品在游客中售卖,甚至可以直接对贫户进行捐款。贫困户既是赣南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扶贫的对象,也是参与红色旅游扶贫的主体。在参与红色旅游扶贫的实践中,贫困户获取就业和发展的机会。游客可以为贫困户参与红色旅游扶贫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通过购买贫困户的农产品,以及反馈相关意见,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贫困户的服务水平。

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红色旅游扶贫,还需要创新发展模式,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吸收社会大众关于红色旅游扶贫的谏言建议。同时,搭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的新型平台,特别是以贫困户或者是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社,如农产品加工的专业合作社,快速将农民的特色农产品投放至红色旅游的市场,增加贫困人口的收益。

(二)构建符合多元主体参与的利益分享机制

乡村振兴背景下赣南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扶贫是涵括政府、企业、贫困户和游客等多方参与的活动。各方在参与红色旅游扶贫的过程中,充满了利益诉求并且希望实现自己的利益追求。因此在红色旅游扶贫中既要实现贫困户的利益,也要对政府的政治利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的经济利益和游客的精神满足等实现合理的分配。赣南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分布既集中又分散,呈现出跨县和区域的特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红色旅游扶贫必然需要实现县与县、乡与乡和村与村的合作,同时也要平衡红色资源富集和资源分布较少村庄之间的利益。此外,红色旅游不仅注重帮扶贫困户的经济利益,也关注帮扶贫困户的文化效应和社会效益,以及在社会层面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的政治效应。换言之,红色旅游扶贫既要帮扶贫困户经济利益,也要产生非经济利益。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和农村的产业兴旺,不仅要确保农民的经济利益,也要实现农村、农业的非经济利益,并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为此,需要成立跨县、乡、村的固定组织或者是临时性的管理平台,充分运用市场的手段对红色旅游的效益进行合理分配,满足红色旅游参与主体的利益追求。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红色旅游扶贫的法制建设,从而在法律的层面保障多元主体参与红色旅游扶贫中获得公正合理的利益,最终实现赣南革命老区可持续脱贫。

(三)构建红色旅游扶贫的合作机制

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旅游扶贫既关涉乡村的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又紧紧依靠红色资源来实现乡村的文化振兴。构建乡村振兴的红色旅游扶贫合作机制,既要形成赣南革命老区县域之间、乡村之间的协调合作,又要做好区域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原中央苏区赣南和闽西地区红色旅游的合作。构建跨区域的合作机制,既是合理有效地发挥政府、企业、贫困户和游客在红色旅游扶贫中效能,也协调实施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府机关之间的关系,如农业部门、财政部门、环保部门和水利部门之间的有序组织。建立赣南革命老区县与县之间的合作机制,也是为了实现红色资源的合理利用、合作,并同时实现红色旅游信息的共享,以优化红色旅游市场,从而实现红色旅游帮扶贫困的效益最大化。同时,乡村振兴背景下要求乡村的组织振兴。在此依据下,将参与红色旅游的贫困户组织起来,成立贫困户的合作社,构成统一参与红色旅游的主体,以切实实现乡村的组织振兴。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赣南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扶贫创新的路径

红色旅游扶贫是注重社会效益的公益性活动,企业、贫困户和游客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开发红色资源,凸出红色文化的内在引领力,联动赣南革命老区的地方特色文化、富集的生态资源,兼顾赣南革命老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赣南革命老区乡村的全面振兴。

(一)形成红色旅游扶贫体系

当前,赣南革命老区已经全面脱贫,防止老区乡村民众返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现实任务。同时,红色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融合是赣南等革命老区需要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红色旅游的指示下,将新发展理念融入红色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过程之中,统筹红色旅游与赣南革命老区的革命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红色教育和旅游观光的协调发展,构建和形成完善的红色旅游扶贫体系。政府主导是形成红色旅游扶贫体系的关键。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赣南革命老区的相关指示,是红色旅游扶贫体系构建的政策支撑。赣南革命老区各级政府认真学习党中央和国务院相关指示的核心精神,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精髓,结合赣南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和特色资源的现状,构建完成以红色资源为主体、老区特色资源相辅助的红色旅游扶贫体系。同时,政府要动员企业、贫困户和游客积极参与红色旅游扶贫体系中重点工作的攻克,切实实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红色旅游助力精神扶贫,推进乡村振兴

苏区精神是赣南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激发革命老区人民关于中国共产党在原中央苏区革命实践中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红色精神记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扶志”道路。同时,赣南革命老区丰富的革命旧址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圣迹,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下依然具有独特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价值。动员苏区民众向游客教唱红歌、带领游客重走红军路、指导游客动手做红军饭等,一方面提升了游客的历史感知和革命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赣南革命老区人民在唱红歌、走红军路和做红军饭的过程中,汲取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群众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精神力量。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红色旅游扶贫,要动员贫困户和农民党员参与红色经典实景演出。其参与的主体是赣南革命老区的农民群众,邀请中央苏区史专家进行指导和编写相关剧本。红色实景演出既可以吸引游客和传播革命文化知识,也可以让革命文化在新时代赣南革命老区的乡村传承,并且培育老区的红色文明乡风,运用红色资源助力赣南的乡村振兴。总之,红色旅游活动中积极发挥赣南老区人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悟和感知红色历史、红色革命精神,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精神扶贫高地。

(三)整合多色资源,铸就新时代新乡村

乡村振兴背景下,以“红色+”引领赣南革命老区产业的振兴。在精准扶贫的指导下,赣南革命老区积极推动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进一步推进红色旅游与产业发展相融合,需要整合赣南革命老区具有历史延续性、景观上具有互补性的红色资源,打造具有特色和品牌效应的红色游览景区。在景区内以红色资源为核心吸引力,整合赣南革命老区内的客家风情、生态资源和生态农产品,形成集红色、绿色一体的复合型红色旅游场地。同时辅以现代科学技术,开发以中央苏区军事斗争和民众参与革命为题材的军事主题公园、红色影视基地等,进而以红色旅游业带动赣南革命老区的产业升级。最后,红色旅游扶贫要挖掘、培养乡村工匠的生产和制造能力。中央苏区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战士的大量随身物品都是运用赣南地区的生态资源,由乡村的能工巧匠制作而成。如红军防风雨的斗笠、蓑衣,红军头戴的八角帽和脚上穿的布鞋等,既传承了赣南革命老区的传统手工技艺和红色基因,又将赣南革命老区的手工产业融入了红色旅游扶贫之中,助推了乡村的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实现赣南革命老区多色资源的融合发展,同时以丰富的红色资源为桥头,创办具有吸引力的红色文化节庆活动。例如创办具有红色元素和乡村元素的红色乡村文化节。同时,以红色资源为龙头,创办互动式和体验式的红色旅游扶贫活动,如运用VR技术打造体验式的场景,收购贫困户的红薯、玉米和其他原材料;创办红色农业产品互动活动,如建立红军食堂,再现红军烤红薯、烤玉米的历史场景,促使游客在体验和参与中吸收红色精神力量。

(四)加强县区合作,提升红色旅游的集聚效应

赣南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呈现出集中、分散的特点。在县域层面,红色资源又往往集聚在某几个村庄。县与县之间,又集中在以瑞金为中心的几个县。针对赣南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特点,要求加强赣南各县市之间的合作。依据中央苏区的历史实际,县与县之间共同合作制定红色资源规划和开发,共同分享红色旅游的市场信息等。另外,立足赣南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各县、区和乡村之间共同合作展示“红色故都”的历史魅力。在此基础上,串联赣南革命老区发展的各个红色节点,统一规划赣南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线路,形成以“红色故都”为中心的红色旅游线路网络。

总之,赣南革命老区依托红色资源,助力人民脱贫致富,与实现乡村振兴的现实任务是一致的。赣南革命老区以红色资源为核心吸引力,联动生态资源和特色资源,实现了全面脱贫。然而,赣南革命老区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要完成乡村振兴的现实任务,必然需要构建适应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机制,以及创新红色旅游扶贫的路径,促使赣南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助力赣南革命老区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赣南红色旅游老区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延安,老区的希望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革命老区迈上幸福路
老区在努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