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丽
(吉林省长春市团山学校,吉林 长春 130000)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课堂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因此,能否把语文课堂变成高效课堂,主要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为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做不到课标的要求。
课堂教学过程形式化,一成不变。表现在学生不爱动脑思考,课堂发言不积极,缺乏想象力,学东西过于死板。教师教多少,学生得多少,学生根本不会自己独立思考,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不会自发学习,一直是被动学习的状态。对于学习根本没有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有教师“牵”着学生走的迹象。学生是被动地学习,而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老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老师不教学生就不学。
受疫情影响,在网课期间很多学校都普遍存在着注重解题技巧、书面测验,轻视口头表达、实践活动;注重通过教学结论让学生学会,轻视在学习过程让学生会学;注重个体学习,关注尖子生的成长,轻视小组合作,让尖子生带领学困生共同成长。在这种情况下,慢慢地出现了语文学习效率降低,语文学习兴趣减弱的现象。这就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来提高语文学习方面的效率,提高语文成绩。
小组合作学习兴起于美国,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逐渐形成了一种较为完整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这种教学模式还能够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等。
但是,我国“小组学习”缺乏理论上的支持,难于坚持到底。这正需要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师努力实践,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学校师生的小组合作式探究性教育教学模式。
开展合作学习,首先应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将班级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性格、基础分为三个等级,让组长自己挑选组员。如果出现几个组长竞争一名组员的情况,再由组员挑选组长。组长和组员相互挑选,在公平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自己挑选的组员,对于组长也更加信服,所以能更好地遵守组内制度,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想要小组合作式学习得到最大的发挥效果,组内每一名成员的职责必须明确。以团山学校为例,按照班级人数,确定每个小组由4名成员组成。其中,组长一名,负责组内合作讨论的大方向,比如:由谁来查资料,由谁来代表发言,由谁来负责哪一个问题。副组长一名,主要负责协调组长和组员的工作细则,还有发言的顺序。一名书记员,由于网课期间,学生们往往都是在QQ群内小组讨论,教师不能同时兼顾各个小组,所以需要一名书记员,把组内讨论结果进行记录,反馈给老师,让教师能够掌握学生讨论情况。最后再安排一名监督员,监督组内同学在小组讨论期间,要保持良好的秩序,不说与讨论话题无关的内容。组内职位不能一成不变,每个月都要进行交换,让每一名同学都能体会到不同的工作职责的工作内容及压力,在小组讨论中才能换位思考,使组内关系和谐。一个同学个体的能力在全班同学中可能不是最突出的,但在他所在的小组,却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领导者,从而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加自信。
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想要发挥最大的效果,需要教师确定适合探究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学生去合作解决。比如:开放性试题可以通过学生合作探究进行思想的碰撞,互相启发,得到更全方位的答案;在预习新课时,需要查找的资料比较多,语文学科需要掌握写作背景、作家经历、文体常识、字音字义等,这就可以组内分工查找,再把资料汇总,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突发情况,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小组合作式学习将不会得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影响班级秩序,以及学生内部的团结。因此,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务必遵守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外,教师一定要随时监督,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学生不仅学习到了书上的知识,也自己主动查阅了很多课外资料,使学生知识面得到了充分扩展。他们从以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被动式的学习,变成了积极主动的小组讨论,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最大限度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自主探究的意识。在交流互动中,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口语交际表达能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教师当好“指挥家”,学生当好“演奏手”的角色。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而成了学生学习环节中的指引者。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中,学生很好地发挥了学习主体的地位,师生之间的沟通也更加顺畅,教学内容完成得事半功倍。师生关系更加平等,教师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学生更尊敬老师,回馈给教师更好的学习状态。
在每节新授课上课之前,老师都会精心准备一份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上面有新授课需要学生预习内容,需要提前解答的问题,还有一节课的重点难点等问题,明确问题后再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归纳知识点。再进行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目标性,也具有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增强,时间久了,学生成为了学习的发起人,他们就更会学习,知道怎么把握一篇文章的重难点。在这种日积月累下,学生们的语文成绩自然会有所提高,语文素养也有明显提升。
合作探究学习并不是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学习中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个体的疑难问题,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仅有学生个体的努力,也有小组成员的协作,小组交流时,大家畅所欲言,互帮互助,更加有利于班级内部的团结。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还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出现雷同作业,一些学困生,以前不能按时交作业,现在为了小组评比,去向其他组员借作业抄袭;小组积分混乱,个别成员对于小组积分和组员分配表示不公平;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可以在小组群里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班级上课的时候依旧不主动回答问题,需要老师提问。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出一系列解决办法。比如:在网上建立组长群,由教师督促组长,组长督促组员。尖子生可以对学困生作业进行帮扶,但是尖子生一定要对学困生的疑惑进行讲解,不能一味地让他们抄袭,要做到尖子生带动学困生共同进步。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不主动回答问题,可以让性格开朗的组员在平时的讨论中多带动他。在课堂上教师也应多对这样的学生进行点名提问,从一点一滴中增强学生自信心。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能很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小组合作式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成绩。同时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动,可以增强班级内部的团结合作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为实现我们的有效教学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