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美艳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小学 广西钦州 535099)
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也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从内心里喜欢数学,善于探究,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学以致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挖掘学生的兴趣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发。同时。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传统观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多的是教师讲授知识点,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1],真正实现寓教于乐。教师要转变观念就要定期参与讲座与培训,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形象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样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
例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时我就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桌上摆放上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生活实物,如箱子、牙膏盒子、课本、文具盒、魔方等,学生看到这些熟悉的实物会更好地激发起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说出这些实物的特征,并通过观察总结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等,进而掌握长宽高等知识点。这样将生活中的实物与课本中的知识结合起来,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微课构建教学法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直观形象地呈现数学知识,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思考,提高教学效率[2]。
例如,学习“圆柱和圆锥”时,需要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和特征,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计算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在这个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将圆柱和圆锥的空间几何图形呈现出来,然后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画出图形,这样学生在动手绘画的过程中会加深对圆柱和圆锥知识的掌握,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所以,要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方法进行正确的引导,更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也可以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当教师创设了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时,学生要积极思考,不能置身事外,静等答案。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数学学习更有兴趣。
例如,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需要学生熟练使用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的运算律。我会在教学过程中先带领学生复习一下之前所学的运算内容,然后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运用,并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竞赛,以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这样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产生挫败感,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激励式的教学评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励式教学评价的应用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环节,而是可以应用到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练习等不同教学环节,通过语言激励或肢体动作等激励学生,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教师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思维特点,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