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阳 陈 涛 姚晓慧
(江苏科技大学蚕业研究所与生物技术学院 江苏·镇江 212003)
高等本科院校的学业导师制,作为本科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措施,近些年来,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学业导师制起源于14 世纪的欧洲,最早在英国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开始实行,[1]其强调要依据学生个体化的差异与不同,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从而实现因材施教并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进入21 世纪以来,学业导师制在各大本科院校基本形成,大体上通过以本科专业中的行政班级为单位,为本科生配备学业导师,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辅导和心理疏导以外,学业导师还为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培养及未来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2]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进一步实施,对推进我国本科教育的改革、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提高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
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目前实行时间较短,许多高校尚处于学业导师制的初级阶段,在探索与前进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缺陷与不足。如导师职责定位不明、有效指导不足、学业导师积极性不高等问题。[4]因此,在本文中,作者将对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目前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现行的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充分发挥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应有的功效,更好的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服务。
(1)加强师生互动,增强师生交流。学者叶澜曾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5]而学者刘建华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教育活动是通过师生之间交流与互动开展的一种活动,“没有交往就没有教育”。[6]本科生的教育过程不再是被强行填充或灌注知识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也更加有赖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的教学与指导也需要学生的反馈和回应,因此,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则搭建了一个师生沟通的平台,对于学生来讲,学业的问题、专业的困惑有了更明确的请教对象,而专业的教师成为了本科生“导师”之后,也有更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师生的交流在本科生导师制的框架下得到了加强。
(2)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目前,本科生的主要教学方式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但与初高中学习不同的是,本科生的学习多了许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尤其是刚刚从高中毕业升入大学的学生,如何利用好自主学习的时间,把“快乐的大学”变成“有用的大学”,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一方面需要学生自己的把控,另一方面也需要导师的引导与监督。本科生导师制的设立,则充分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空白,一方面学业导师可为同学们专业的问题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学业导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对学生的监督和督促,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起到学生专业学习领路人的作用。
(3)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更利于因材施教,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帮助。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专业教育,但即使是同一个专业也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如同样是生物学的专业,在后期的学习中也分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不同的研究方向)。另外,本科生自身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这也使得他们在将来的考研、就业等方面的选择各有侧重。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实施,则可充分利用导师们对本专业的已有的认知,并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培养与指导,充分发挥学生们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将个人的个性与专业的学习相结合,培养更多特色化的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1)学业导师的定位不够清晰。目前,多数高等院校采取的是辅导员+学业导师的管理模式,从工作目标上来看,辅导员和学业导师都是为了将学生培育成才并且实现大学生的多方面综合发展,为国家及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7]但从具体的工作内容上看,两者不免有所交叉,这就造成了许多本科生甚至是学业导师都对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定位没有准确的判断,究竟学生哪些方面的问题应该找辅导员,哪些问题应该找学业导师?对学业导师与辅导员的区别没有清晰的定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工作交叉与管理混乱。
(2)有效的指导难以“由点及面”。当前,多数的本科院校都是以行政班级为单位配备学业导师,这就意味着一位学业导师往往要同时面对几十位本科生,刘济良、王洪席[8]等人的研究就指出导师指导的对象数量严重“超载”,因此使得指导流于形式,许多学业导师疲于应对。同时,学业导师往往选择具有较强专业素养的专任教师担任,这些教师除了学业导师的角色以外还需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许多学业导师扮演了“管家婆”与“全能咨询师”的角色,除了要负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专业学习外,连班级事务、寝室卫生等问题也需要亲自管理,这就使得学业导师往往身兼数职,在工作方面看似面面俱到,实则分身乏术,使得许多实际对学生的指导“点到即止”,流于表面。
(3)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一项好制度的实施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机制。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许多学校对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虽然大部分学业导师的思想觉悟较高,把学业导师的工作当做“良心活”,但部分学业导师的报酬偏低的情况也确实存在,这也导致许多担任学业导师的专业教师积极性不高。有的学校甚至将担任学业导师与职称晋升挂钩,许多学业导师仅以此获得职称晋级的资格,而使得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形式化严重,如韩军等人的研究发现,师生之间的交流情况并不令人乐观,而直接面对面交流的次数明显偏少。[9]
(1)理清职责,细化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工作制度,清晰的明确本科生学业导师的职责与工作内容。聘任专业背景较强的教师作为学业导师,由学业导师更多的负责学生的专业学习,尤其是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由学业导师提供更多学习方面的指导,帮助其尽快适应本科学习的特点,掌握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年级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学业导师则应更多的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职业规划等方面提供帮助与指导,协助学生做好专业课程的学习及未来的职业选择。学校的辅导员教师则应更多的负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在思想方面充分的认识自我,在社会中找到正确的定位和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细化的分工使得学业导师和辅导员工作任务更加明确,以解决工作职权不清,工作分工不明的问题,也便于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更好的为人才培养服务。
(2)加强本科生学业导师队伍建设,选聘优秀的教师加入导师团队。针对学业导师人员不足,人员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应适当增加学业导师的人数,让更多的专业教师进入学业导师队伍,改善学生与学业导师的比例,让每位本科生都能获得与学业导师充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学生与导师比例的下降,也让学业导师能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对学生的指导更加深入、更有针对性。另外,针对学业导师多为年轻导师,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均有欠缺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本科生学业导师选拔办法,建立健全学业导师团队,使得学业导师的工作不再“单兵作战”,选聘更多的业务能力强,专业经验丰富的老教授、老专家加入导师团队,使导师团队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更加合理化,一方面发挥年轻教师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充分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另一方面也发挥老教授、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分享老教授、老专家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更好的解决本科生指导、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团队化的协作与管理,使得导师队伍能够更加稳定和长远的发展。
(3)制定完善的本科生学业导师工作评价和激励制度。从学校层面入手,给予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充分的重视,在校、院两级设立专门的本科生学业导师管理机构,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目标,对学业导师开展的工作进行评价、考核和监督,一方面在制度的约束下,使得本科生学业导师能够更积极的参与学生指导与学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使得学业导师的工作目标性更强,让参与的学业导师发现自身工作的缺陷和不足,便于导师们修正和改善自己的指导工作。同时,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除保障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基本待遇外,还应建立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互结合的激励制度,在保障学业导师工作回报的基础上,对学业导师的工作予以认可和荣誉奖励,提升学业导师对自身工作的精神认同感,树立正确的导师价值观,也便于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工作。
笔者认为,近些年来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推广,对提升我国本科生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是,在学业导师制实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学业导师制优势的发挥。因此,笔者建议从制度建立、导师队伍和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改革,以进一步满足我国高等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需求,提升学业导师的工作质量与指导水平,更好的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