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2020-01-08 14:54孙琳煊王春艳
科教导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教育

孙琳煊 王春艳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沈阳 110870)

当今社会各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仍存在毕业生就业困难、专业和职位不匹配等问题。为了解决高校发展面临的瓶颈,我国教育部发布了多项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高校应该构建协同育人模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校只有构建协同育人模式,才能培养新型人才,解决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的问题,在保障自身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1 协同育人模式的内涵

“协同”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语,意为同步、协作、合作。我国汉代《说文解字》中就有对“协同”一词的记载。现代意义上的“协同”,就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组织或者个体协调起来,共同合力完成某一目标。

协同育人体系是在当前社会体制模式下提出的,需要两个及以上育人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培养合格人才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共享资源、共担责任。我国为了推动构建协同教育模式,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精神,由教育部牵头开展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协同育人项目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和完善,保障了合格的新时代人才进入社会参与经济发展建设。

2 协同育人模式的重要性

2.1 整合教育资源

高校育人模式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资源,如理论课程资源、社会企业资源等。在传统的高校育人模式中,并未有效的将这些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因此这些资源应有的效果并未发挥出来,使得教育资源存在了或多或少的浪费,导致传统的高校育人模式无法达到当今社会所期待的教育目的。高校协同育人模式,能够有效地将理论课程、社会企业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让学生在校园内感受校园文化、参加社团活动的同时,能够走进企业、融入社会,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环境的熏陶,促进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在高校协同育人模式的培养下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2.2 优化教育环境

在传统的高校育人模式中,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得到重视,高校普遍仅仅在校园内开展育人活动,使得学校的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偏差。部分学生高校毕业后无法迅速融入社会环境、找不到准确的定位,甚至对高校的教育产生怀疑和否定。而高校协同育人模式充分体现了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并存的积极作用,学校教育环境能对学生的思想产生积极影响,社会教育环境能对学生的行为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当两者进行充分的融合,能够使学生在学校内和社会中都得到积极的引导,将达到协同育人模式预期的效果。

2.3 增加教育内容

传统的高校育人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长期进行的书本教育打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单纯的社会教育,又会因为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梳理,导致学生变成只会动手不会动脑的简单人才。协同育人模式将多种教育方式充分融合到一起,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也增加了教学内容。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教育内容不仅限于与教材有关的内容,还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根据当前生活和毕业后的工作实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协同育人模式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改善了教育环境,拓展了高校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不仅在课堂上或者校园内进行教学,也将教学活动安排在社会中、企业内,使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融入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

2.4 引导学生思想

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当今网络时代的信息大爆炸,令大学生个人意志力和思想觉悟直面多种诱惑,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对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来说,其内容更侧重于专业知识,这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主动性降低,而社会和企业等方式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实际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专业的理论指导,使这种方式缺少应有的价值追求。构建协同育人的教育模式,则能够将理论指导融入到实际的现实生活中,又通过学生亲身实践的感受反思理论知识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采用协同育人模式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思想,是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途径。

3 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

3.1 协同育人模式现存问题

3.1.1 忽视教育的实际性

传统高校育人模式中,教育的重点往往强调专业理论,无法与高校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甚至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态相脱节,使高校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有部分高校还存在对高校学生的高度约束,对参与协同育人活动的时间以及内容有严格的限制,即使与企业和社会共同开展教育活动,也无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融入日常活动中,甚至令学生对协同教育模式产生抵触。另一种情况则是将学生送入社会或企业后,学校教育便不再对其指导,令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无所适从,导致大学生在参与教育活动中获取不到真正实用的专业知识,无法达到协同教育应有的效果。

3.1.2 忽视协同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开展协同教育过程中,更多的依赖理论课程在协同教育中的作用,大量的协同教育仍然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学生则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这些知识,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理论内容时,很难充分吸收课程内容中的专业知识,导致大多数高校的协同教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也存在部分高校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许多学生往往在工作后发现,在专业课程中所学习的方法和理论无法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上,这是协同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无法进行有效的融合所导致的,使得大学生对协同教育的成果逐渐失去信心。

3.1.3 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每位大学生都有各自的发展计划,但我国仍有许多高校经常忽略学生在个人发展方面的差异,在开展协同教育的过程中为了照顾大多数同学的进度,从而使教学内容脱离个性化的轨道。学生在接受普适性的大众教育时,会发现与自己的规划向脱离,导致学生产生敷衍了事的结果,影响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甚至部分同学因为无法得到针对性的教育,而产生学业或者心理问题,甚至利用不正当的行为发泄无法满足其自身发展需要的情绪。

3.2 协同育人模式的完善

3.2.1 明确协同育人模式的内容

高校协同育人模式必须要不断增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随时改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接受协同教育的过程中,了解到协同育人模式与现实社会的高度关联。高校协同育人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比如在遇到国内、国际事件时,受到社会、企业协同教育的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不单单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发表观点,这样能够避免因学校教育不足而受到不正当理论和见解的影响。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也会逐渐认可高校协同育人模式的效果,并产生主动参与协同育人模式的想法,在参与协同育人模式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确保高校协同育人模式达到应有的实际效果。

3.2.2 完善协同育人模式的方法

传统高校育人模式大多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充分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高校要对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教育方法进行不断的改善和提高,切实找到能够真正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协同育人模式,例如提供预期就业的实习岗位,让在校学生提前体验就业后的工作生活,明确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或者增加社会实践机会,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亲身查找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协同教育模式下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手段。在协同育人模式下,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参与,从而有效提升协同教育的教学效果。

3.2.3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构建协同育人模式,就是将学生作为协同教育的主体,学校、企业、社会等组织只是作为辅助机构对学生进行指导。高校协同育人模式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协同育人模式的活动中充分融入个性化需求,使学生在参与高校协同育人模式的过程中,能实现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划。在协同育人模式下,教育主体需要更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认识到他们在思想和行动上所需要的特殊性内容,并将其融入到协同教育模式下的教育活动中,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协同教育模式下提高能力,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题解教育『三问』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