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义
(甘肃省灵台县第二中学 甘肃平凉 744400)
师生关系影响到教育工作的成败,也影响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态度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本文从“尊重——从熟记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开始”“关爱——从杜绝一切形式的体罚开始”“理解——从投入一腔真诚的感情开始”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名字虽然不是独一无二的,但它是世界上与人关系最为紧密的一个符号[1]。每一个人其实都想得到别人的肯定、赞美。学生更是想听到自己的名字从教师、家长,甚至朋友口中说出来,与肯定、赞美联系在一起。这不仅能提高人的自信,而且是鼓励人继续努力的动力。
平时听课时,笔者常听到有教师在提问后说:“你来回答”“前面一个”“再前面一个”等。笔者有些困惑: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叫学生的名字呢?教育需要交流。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如果连学生名字都记不住,或者是根本不想记,又怎么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呢?笔者认为,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名字。好学生的名字容易记住,是因为教师的偏爱。但好学生也有犯错的时候。如果教师忽视了对好学生的严格要求,使优生不优,也会耽误、伤害学生,其实也是对他的不尊重。一次讲评卷子时,笔者发现一名优生的卷子上出现了一个低级错误。当时,笔者的第一反应是他是比较优秀的,虽然教他的时间不长,但他的名字我记得很清楚,他怎么能将题做错了呢?顾及他的“面子”,笔者没有点他的名,而是说“下一个同学也做错了”。结果,这个被笔者点名的学生在课堂上很不自在。下课后,笔者和他交流。他很不解地说:“老师忘记我的名字了吗?”由此看来,记住他的名字比笔者认为的“面子”更重要。教师要一视同仁,记住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只有当教师具备了这种心态,才会使“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更加光彩照人,也更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维,有对某些事情的“好奇心”,尤其在中学时期,既有“积极探索”的热情,也有这一时期的“叛逆心理”[2]。当他们因为“好奇心”“叛逆心理”做出一些违规的事情后,有些教师会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笔者认为,这种行为损害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形象,也完全没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师这一职业的示范性很强。教师在体罚学生时,其实已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简单、粗暴的示范,无意识中给学生传递了蛮横处理身边关系的方式、方法,严重影响到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这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将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他们会对老师产生抵触心理,师生关系会更加紧张。笔者读小学时,教师体罚做了错事的学生的现象较为普遍。笔者印象最深的是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个女教师对工作很认真,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学生出错,她总有办法惩罚。在教育女生时,她总是爱拽女生的辫子。不知为什么,笔者对这种做法非常反感,为此特意留了短发。当时,因为一篇课文没背下来,她就惩罚笔者,但或许是因为笔者是短发,她要求笔者将课文抄写十遍。现在,笔者成了一名老师。遇到做错事的学生,笔者总会想,以哪种形式来教育、指导学生,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积极、主动地去改正呢?笔者常常会想:儿时的许多事情已经模糊,但为什么唯有这件事深深烙在我的脑海里呢?就在去年一次学校之间对调监考时,笔者还见到了那位老师,心里仍然不自在。献身教育,我们将育人无数。如果某个学生成年后还记得当年老师对他的伤害,那老师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教师对犯错的学生要通过正当的教育途径,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和引导。
教师不仅不能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而且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时代,笔者最难忘的是上初中时代课教化学的庞老师。记得有一天上课时,由于天气炎热,笔者头晕想吐。庞老师发现后,把笔者叫出教室,知道笔者病了,就到校门口的药店给笔者买了两支藿香正气水,并倒水让笔者服药。当年庞老师的关心让笔者牢记于心。这也许就是平时笔者对身体有病的学生也特别关心的缘故吧!有助人之心的教师是高尚的。学生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不仅文化知识,而且有做人的道德品质。当学生走入社会后,回首过去,他会在心中庆幸自己当年遇到过一位无私的师长,也会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帮助别人。这种影响是一生的,长远的!
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老师真诚以待。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热情,更要热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真诚,才能收获信任和尊重。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做的事情表示理解和肯定,每件事情都有缘由,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引导和教育学生。有时,一个温暖的微笑,一句真诚的鼓励,一份微薄的礼物,都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理解、肯定和呵护。有时,“恨铁不成钢”的老师在无奈之下说几句难听话“刺激”学生是为学生好,可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面对学生,教师要避免讽刺与挖苦,多一些耐心与理解。因为学生既需要知识的滋润,也需要爱的鼓励!
总之,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切实关心和爱护学生,真正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