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中华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随着计算机从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到智能计算机发展,网络技术也正经历从无到有,从因特网、移动IP技术到物联网、云计算机、大数据、5G技术等的飞跃。新的科技变革正在席卷各个领域,高校图书馆也将在此次科技变革中,迎来改革创新的机会。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和5G技术等为核心的智慧图书馆建设、跨媒体知识服务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图书馆作为读者阅读书籍、静心自习的重要场所,其职能开始向单一的读物供给,转向知识传播与互动。本文结合智慧图书馆特点及发展趋势,体现在图书馆体系构建、新技术应用、读者服务体系、大数据整合处理等,探究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经过大数据的服务模式创新,现在正在努力创新大数据知识服务。笔者以四川铁道职业学院为例,提出了一些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建设的思路。
通常人们把以多种形式,从多种来源搜集,数据价值巨大,但密度很低,用当前软硬件技术和工具也无法高效处理,或者短时间不能从数据集中获得有用信息的数据称为大数据[1]。大数据就是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管理的规模大到无法利用传统的数据库软件,或者计算机技术处理的一个数据集合,有数据规模大、数据的更新和访问速度特别快、数据的来源和类型格式多样性、数据的价值需要大数据处理,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等特点。
在上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就尝试用不同类型和载体的资源进行整合共享,提出“互助异构”的概念,建设大数据的资源交换平台,加强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的统一性。在当今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对馆藏资源进行跨媒体建设成为必然趋势。搭建集成资源检索、资源整合与资源输出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一站式”知识服务,提供图书馆馆藏资源利用率,提升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和质量。跨媒体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多种媒体的统称;二是基于平台的信息聚合,指信息必须内聚在一定的平台;三是与信息相关的媒体生态链,因“跨”产生的复杂关系可以模拟生态链的形式,即称为媒体生态链。整个跨媒体体系可以称为跨媒体系统。将跨媒体系统应用在知识服务业就是跨媒体知识服务。跨媒体传播指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流布与互动。一是相互信息在不同媒体之间的交叉传播与整合;二是媒体之间的合作、共生、互动与协调。
知识服务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服务模式,是交叉研究领域,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组织学习、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等领域,相互渗透与结合,是传统服务在信息服务基础上的建立和应用。图书馆是重要的情报组织机构,核心能力应该由传统的文献资源提供,升级到知识服务能力和质量上。知识服务的价值,在于利用知识帮助用户实现知识的创新,为用户提供经过加工整序后,新的知识产品。知识服务是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特色化和集成化的知识应用,是以信息知识的搜集、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2]。
随着近年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数字化信息应用到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中,特别是信息和知识点进行数字化呈现做了一定的积累,数字资源已在学校的各种平台逐步进行整合和推广,给读者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目前,职业院校数字资源利用还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浓厚。
2.学生对资源要求不高,论文要求也不高,职业院校对理论要求不高,重实践能力。
3.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宣传不够,读者无法将资源深层次应用到工作、学习中。
4.各种资源还未实现完美跨库检索和多库统一检索。
5.资源种类虽然丰富,但职业院校对专业资源要求高,市场上满足专业采购的资源还有限,读者在查找资源时比较麻烦,使用起来还比较混乱。
在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图书馆的读者对信息需求、信息行为和知识结构的变化,让知识服务转向服务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和集成化等,作为知识服务的核心。传统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手段已很难满足读者的需要,图书馆职能转变已成必然趋势。
现有图书馆的馆员大多只具备一些传统的基本服务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需引进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作为知识服务的资源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检索平台在高校,特别是职业院校还在初级阶段,离整合智能化推送、个性化呈现、集成化综合服务平台还有较大差距。
在2000年以后,我国掀起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的热潮。学术界关于知识服务的研究论文增长迅速,图书馆知识服务问题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2005年以来,图书馆知识服务中,个性化知识服务、知识服务系统等深层次问题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挖掘图书馆资源,各职业院校也积极推进大数据平台和智慧图书馆建设,跨媒体知识服务已在建设的路上。
我校已初步建成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和数字图书馆平台,移动数字图书馆正在积极建设、推广应用中,综合检索平台也在规划和基础建设中,学院知识服务平台还在前期规划建设中,初级的数字图书馆业务服务和电子图书资源服务已在师生中使用。图书馆服务宗旨由“满足用户需求”升级为“帮助用户成功解决问题”。知识服务的建设包括知识库、知识网络、知识平台、知识服务系统和专业队伍建设。知识服务项目包括知识信息导航、知识信息咨询、知识信息评价、知识营销和信息素养教育等。知识服务内容包括知识地图服务、隐性知识服务、显性知识服务、文献型知识服务、非文献型知识服务、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式服务。
知识服务建设需要服务方式网络化(即数字资源网络化和服务平台网络化)、服务手段智能化、知识整合、配送和提炼服务合作广泛化、多方共同参与、协同合作完成的过程。目前,对构建学校知识服务系统的思路,笔者有以下建议:
1.融合知识网格的知识架构,建设知识库,现实资源收集和知识的管理,异构数字资源的检索是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的难点,而解决途径就是建立统一资源检索平台,为跨媒体检索提供通道。
2.完善网络智能知识服务系统,为个性化服务提供基础。OPAC是用户获取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切入口,也是图书馆挖掘自身信息资源的最好接入点。
3.完善、改进现有知识服务共享平台,做好大数据挖掘处理巨量数据集合,并提取知识。
4.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人,还应考虑智能机器,服务提供者也是被服务对象,未来图书馆人才应具备熟悉图书馆情报资源体系,掌握情报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广博的知识面,熟悉信息技术和知识处理,有创新意识和求索精神,对各种信息和知识能有新颖独特的视野和创新精神。
5.知识服务还应考虑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其中有数据库知识产权和服务软件知识产权,在系统建设和资源搜集中,应做到学校拥有使用和自我挖掘开发的版权,避免后期知识服务中的版权纠纷。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我国大多数高校正朝着“知识校园、智慧校园”的目标努力建设,高校的信息服务向个性化、科学化、多元化方向全面发展。职业院校也在不断推进大数据和图书馆资源建设,我校在近五年里积极整合各业务系统,打通各业务系统数据壁垒,建设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学校的大数据环境。图书馆也实现了数字图书馆管理、电子图书资源平台开放、引进了学术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百度文库等各种图书馆资源。
对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思路,笔者有以下建议:
1.图书馆引进资源平台要满足大数据环境要求,资源数据能与学校数据中心对接,相关业务数据能为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师生画像提供数据源。
2.整合、梳理图书馆历史馆藏资源到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源知识服务平台中,增加资源的丰富性、延续性。纸质图书资源也需要增加知识服务的信息行为和知识结构数据,做到与数字资源整合,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能在读者阅读中起到互补作用。
3.图书馆资源建设要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特别是职业院校,一定要建设自己的特色资源库。学科服务一直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重点之一,在大数据环境下,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筛选、分析等综合性知识服务,是今后学科服务的方向,学科服务也是职业院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深化知识服务的必然趋势。
4.图书馆资源、平台要向着跨资源、跨媒体和跨平台方向建设,在建设中要做到馆藏资源数据有分区,用户数据一账通管理,平台业务数据可跨平台利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学习和办公终端不断出现,特别是随着4G、5G技术的应用,使跨媒体成了图书馆知识服务建设的方向。在跨媒体建设思路上,笔者有以下建议:
1.开放关联作为跨媒体馆藏资源建设的实现方式,也是新一代语义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应用开放的语义关联能够实现不同类型,不同结构数据之间的规范化处理,进一步挖掘数据间的关联,建设超文本型、图像型等,多种数字馆藏资源一体化管理与服务的数据库模型,满足读者日趋多样的知识需求。再通过建立广泛的交流渠道,实现面向读者用户的知识服务[3]。
2.跨媒体知识服务的建设一定要重视资源标准的统一,而且在标准制定上,要满足《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规范和应用指南》要求。这样,可以为知识服务资源可扩展性提供保证。
3.在实现跨媒体技术上,要尽可能做到把知识服务的同一内容发布到多种媒体上,而且不同媒体上的内容要同步,不同媒体之间传输接口要标准化。
图书馆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嵌入式技术、新媒体技术等对知识服务的搜集、存储、整理、推送和应用等,进行知识服务的创新发展。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现状和发展的需要,在大数据环境下,在智慧校园建设的框架下,尽可能满足跨媒体,从知识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学科建设、服务于科研、服务于学生学习和就业、服务于师生自身成长与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质量,提高馆员的专业能力和信息服务的意识与能力,推动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促进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