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出感悟,“注”出思想

2020-01-07 00:53童梦华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35期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小学高段习惯

童梦华

摘 要:所谓批注式阅读,即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感悟,通过在文章中的圈点勾画,或有疑而注,或有感而发,在阅读材料上留下思维的痕迹,打上自己认知的烙印,从而使学生的理解、感悟、欣赏、评价等能力逐步提高达到自我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高段;批注式阅读;兴趣;作用;方法;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5-0145-02

【Abstract】The so-called annotated reading means that students have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and perception of the text on the basis of independent reading. Through the circle and outline in the article,or have doubts and notes,or have feelings,they leave traces of thinking on the reading materials,and mark their own cognitive brand,so as to gradually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understanding,perception,appreciation,evaluation,and achieve self-development.

【Keywords】Primary school high section;Annotated reading;Interest;Role;Method;Habit

2019年【最新修订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很明显,我们的阅读课堂,就应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体悟、质疑与评鉴等分析过程,交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会感悟、表达与交流。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进行种种的阅读训练,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高的阅读能力。”而批注式阅读无疑是个性化阅读的有效途径之一。长期坚持,必然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

所谓批注式阅读,即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感悟,通过在文章中的圈点勾画,或有疑而注,或有感而发,在阅读材料上留下思维的痕迹,打上自己认知的烙印,从而使学生的理解、感悟、欣赏、评价等能力逐步提高达到自我发展的过程。小学高段学生在阅读时做批注的习惯如何培养呢?笔者以为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激发兴趣,初识批注作用

“批注”就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圈圈点点,写写画画,将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悟、表达鉴赏以及产生的疑问,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处,心随所动,笔墨追行,以帮助理解和深入思考。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批注式阅读,激发浓厚兴趣,笔者首先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经典的适合批注的片段,引导他们用心品鉴。比如,我展示出毛主席批注过的一些经典片段,从图形上感知批注的意义;其次,做好引领示范,把自己对精彩片段的批注在班上展示,同时教给学生们一些常用的批注方法。如,“符号法”,即:边读边思,在文本内容有感、有惑、有疑处,可圈点勾画。此时,老师得将“符号法”一般用到的符号罗列给学生,如“﹏﹏”“——”“△△△”“○○○”“!”“?”“∥”等。也会用到“文字法”,就是在符号批注的基础上,再围绕重、难点,写出自己的阐释、发现和点评。根据文字批注的位置,可分为眉批、旁批和尾批等。 然后把自己的批注感悟与学生交流分享。学生很快明白批注阅读是最省时高效的读书手段,不仅能提升理解能力,还能全面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我也要采用批注阅读”的想法自然而然地也被激发了。

2.课内指导,掌握批注方法

为了让学生爱上批注阅读,快速领悟批注阅读法的精髓,我借鉴学习了不少的相关资料,总结、提练了一些符合高段孩子认知水平的、操作性强的批注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怎样抓住文章的批注点的,也就是文本值得去批注的地方有哪些。

(1)深刻含義处:文本中揭示文章中心的句子含义往往比较深刻,学生通过品味词句、反复揣摩,聆听文字背后的心声,充分与文本对话,用心领会作者的意图,然后把自己的理解、思想批注在句子旁。此时的批注不仅是评点者感受的外溢过程,更是字斟句酌地表情达意的语言实践过程。

(2)深有感悟处:文本中的某处描写常常会拨动人的心弦、震撼人的心灵,此时,读者往往会受到触发,精彩的想法情难自禁,这是个人独立思考所得,是自己别样的眼光和情怀,这时就应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启迪批注在旁边,记录下自己的感动和感悟。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月迹》一文,读到“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这一画面时,可引导学生在旁批注:“月亮是长脚了吗?不。那竹窗帘上的月亮是怎么进来的?“溜”的意思是偷偷的进入,体现了月亮来无影去无踪,像一个小精灵,不知不觉来到身边,写出了月亮的轻盈之美。”此处的描写,正是本文的重点,学生适时在这细腻描写处写下真切而深刻的感受,不正体现了独特的阅读体验么?

(3)思维困惑处: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学生对一篇文本的阅读,遇到许多阅读障碍是很正常的,还会由此产生疑点和困惑。把这些疑点和困惑写下来,是一种用心探究,也是对文本解读的甄别,更是学习过程中的构建和创造,它便于在课堂教学中探讨、研究和解决。如教学《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编版五年级上册)一课时,很多学生看到题目时疑窦顿开,在课题旁边批注:猎豹的速度有多快?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快多少?.......这样的质疑恰恰是阅读本文要解决的重点。学生在阅读时质疑,带着疑问去细细品读,这样的学习,就是一种阅读思考,一种阅读挑战,一种阅读探索。

(4)似有矛盾处:一些文本,粗粗一看,似有矛盾,实则而非矛盾也。这时,就得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的主题,也可以进行有效地批注。《怀念母亲》一文里的这段话:“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读完,我们不禁会问:作者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为什么心中既感到凄凉,又是浓浓的甜蜜?学生在此处写上自己对句子的理解。有的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写道:“作者感到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远了,与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有忧愁、有思念。正如我自己在暑假时,去亲戚家住了近两个月,十分想念爸爸和妈妈一样。”也有这样理解的:“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点甜蜜,两者并不矛盾。”

(5)特意留白处:文本中许多内容作者不把意思说明白说透彻,往往会很艺术性地留一些思维的空间,刻意留下一些“空白”。最常见的是省略号,感叹号的运用,以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揣测。老师就得当好引路人,充分引导学生细细挖掘这些空白,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大胆想象,及时落笔,这是批注的黄金之地。可以是补充式批注,或是把写得简洁的地方补充翔实,或是把写得委婉储蓄的地方批注清楚明白等。如此,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升,何乐而不为?

3.课外延伸,培养批注习惯

如果说课堂是批注阅读的主阵地,那么真正的练兵场应该在课外。在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批注阅读方法后,重点是引导他们自觉运用到平时的课外阅读中。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切实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度,扩大课外阅读的广度,以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为此,每周我都精心选择《阅读真题》《深度阅读》等书刊上的经典美文,供学生进行阅读批注练习,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自觉地由老师指定文本迁移到文外自学,放手把阅读批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阅读批注的数量、形式、角度和深度作出选择与更改。每一周,我都会用一节语文课组织学生们一起反馈交流阅读体验。

总之,批注阅读教学主张教师关注阅读过程,轻结果,关注学生进步,轻成绩,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的自主阅读成果,关键是养成边读边思,批注式阅读的好习惯。 孩子们既“批”出了感悟,又“注”入了思想;既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形成了独有的阅读个性,阅读能力得以提升;又真正体现了阅读的主体地位。批注式阅读以学生为本,还学生以自主发展语感的时间和空间,进而让学生个性神采飞扬!

参考文献

[1]李安.有关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課外语文,2016(03)

[2]吕稳平.关于“批注式阅读”的探究.“汩汩溪流”新浪博客,2018

[3]个人图书馆.小学生批注式阅读方法及策略,2015.5

[4]赵萍.小学高段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新课程学习(中),2013(10)

猜你喜欢
批注式阅读小学高段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小学高段朗读指导三部曲
小学高段散文教学策略
小学高段习作讲评课教学策略优化的探讨
消融矛盾,让批注式阅读更有效
试论“批注式阅读”中找准批注切入点的方法与途径
批注式阅读的实践研究
批注式阅读,让“要我学”变“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