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
[摘 要]批注式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途径。目前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存在师生课堂“对抗”的异化现象。对此,要对寻踪觅源,找出异化的原因;同时,更要尊重学生的体验,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批注式阅读产生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 实践研究 异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2-032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师生之间应展开较深层次的对话。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有效的对话形式,它逐渐为广大师生所接受。但是,当前的批注式阅读教学存在着异化的现象。
一、寻踪觅源:课堂“对抗”的现实焦虑
(一)寻踪——发现课堂“对抗”的异化现象
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字词后,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自由批注。师生交流时,教师却尴尬地发现有的学生不知如何批注;有的批注只是一种简单的内容搬家;有的没有联系全文,批注错误。无论教师怎样分析、引导,多数学生毫无反应,产生了一种“对抗”的场面,整个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课堂上,师生的这种“对抗”现象,是一种异化行为,是一种课堂“伪对话”。
(二)觅源——探究课堂“对抗”的异化本质
觅源,从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内涵来对师生“对抗”的现象进行本质追问。
1.教师在对待批注式阅读认知上的疏忽。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我们教师往往忽视教学中经常存在的或多或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致使教学目标不明确、模糊,教学偏离了应有的轨迹,导致学生的阅读效率低下。
2.教师对批注式阅读的指导方法陈旧。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教师不去培养学生的兴趣,不懂得要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没有系统地教给学生批注的正确方法,甚至在学生批注不到位时采取一味指责、呵斥的办法,学生批注的积极性必然会受挫。
二、尊重体验:课堂“对话”的策略选择
(一)尊重——定位课堂“对话”的基调
教师是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组织者,要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授之以渔。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儿童有着强大的驱动力和创造力,教师的任务是管理和引导他们,把他们的驱动力和创造力用于值得从事的活动中。”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才能高屋建瓴,做好智慧生成的引领者。
(二)体验—— 开启课堂“对话”的钥匙
1.欣赏点评,摘录评析。
课堂上,学生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为了更好地开展批注式阅读,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经典批注作品的片断,让学生明白古人就已学会批注阅读;再把自己对一篇课外读物的阅读批注展示给学生看。这样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知道批注就是把自己想到的、理解到的写在书上就可以了。
2.教会方法,授之以渔。
(1)符号式批注。符号式批注不仅简单而且实用。它是师生在批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或一个能引起特别注意的字、词、句、段用不同的符号或不同的颜色加以圈点、勾画来帮助阅读的方法。它一般在学生初次感知文本时运用。用什么符号,全班可以共同拟定,在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符号要一致,不可随意更换。比如,一些常用的批注符号:在一类字上加圈“○”;不会的字下加“△”。拟定了符号后,教师指导学生用这些符号进行标注,每次读课文都能留下阅读和思考的痕迹。
(2)文字式批注。文字批注是指学生根据初读时所做的符号进行进一步的阅读批注,可分为眉批、旁批、夹批、脚批等。经常进行这样的批注训练,学生将读书、思考、写作三者结合起来,慢慢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关注评价,导行导心。
批注式阅读必须进行经常性的训练。为了保证这种批注阅读的可持续性,我们还应采取相应的评价策略。
(1)检查反馈。主要采用定期检查和轮流抽查的方法进行评价。评价时有两个重要的标准:一是态度,态度决定一切;二是质量,看学生是否有较为精彩的批注。
(2)展示交流。学生影响学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对优秀的批注,教师要积极利用,将批注作品展示出来,使它成为课堂教学的资源。
批注式阅读教学,只有以生为本,关照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情感态度、思考角度,真正从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出发,给学生提供一个静静地阅读、亲近文本的机会,才能使“伪对话”的现象慢慢消失,使课堂教学变得精彩起来。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