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大语文教育观与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论述大语文教育观背景下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提出要找准文化建设要点,坚持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中职学校教育特点,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提升学生的思想与感悟,实现人文素养教育目标。
【关键词】大语文教学观 中职学校 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0-0076-03
校园文化是浸润学生思想“活水”,是推动学生发展的助动剂。中职教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找准文化建设要点,展现中职教育独特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从大语文教学观出发,做好文化研究工作,以提升学生思想层次,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创新,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专业化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育质量。也就是说,从语文教学内容出发,结合中职学校教育特点,发挥大语文的育人作用,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以提升学生的思想与品德,实现人文素养教育目标。
一、大语文教育观与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在力求展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升人文精神和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在大语文教学观中教师需要找准教育方向,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及时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知识,转变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思维方式,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而且要注重培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使学生文化精神积淀。就此而言,其与校园文化建设作用相同,关系密切。校园文化主要以物质、制度与精神文化三种为主。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基础,是客观实体存在的总和。不论是建筑规划还是环境美化等,都离不开语文大背景,或者说人文思想,体现一定的语文教学印记。制度文化,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同时也涉及调控关系的规范体系,它高度融合了教育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等,展现了校园文化的发展情况。学校各项制度与守则等方面的拟订,语文教学也参与其中,从而推进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在发展中不断形成的凝聚人的精神的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与人的精神面貌的体现,它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能够促使师生共同遵守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念。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离不开语文这个内核。事实上,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反过来,语文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它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美化了校园文化的环境,提升了校园文化的精神,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可以说,二者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双向互动关系。
二、大语文教育观背景下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一)做好语文课堂内外教学工作。语文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中职教育中需要增强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提升教学的文化建设性,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因此在中职学校中,教师要做好语文教育研究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原则,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展现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语文教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教师要借助教育优势,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展现职业教育特色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发展。在大语文教学观中,要保证教学活动的丰富性,打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使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将语文教学课堂看作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利用教材中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学生的精神层次。比如,《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中职语文教材第二册)表达了诗人与祖国两情依依、心心相印的密切关系,既显示了自己报国济民的情意,又寄托了对祖国革命与运动继续发展壮大的期望。经过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爱国情感。其次,发挥语文第二课堂作用,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从课内、课外两方面出发,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在课内,借助合理化的教育方法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在课外,利用语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文化建设的欲望,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因此中职学校需要加大对语文第二课堂的开发力度,采取多样化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文化活动吸引学生,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展现校园文化作用。语文第二课堂具有内容丰富与主题广泛的特点,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动力,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从而较好地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目标。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当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后,就会主动进入阅读中。因此教师要借助先进的教育方法,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如借助读书活动陶冶学生情操,转变学生学习态度。一是以“全民阅读”为契机,在明确阅读主题的基础上在学校范围内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或是定期开展读书知识竞赛等,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持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教育中也要借助课外阅读活动,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确保学生阅读活动顺利进行。二是在班级中增加图书角等,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带到班级中,通过开展读书会等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这种教学氛围既可以提升学生参与读书的欲望,又可以提升班级的整体阅读质量。三是利用多种平台,比如,多媒体、网络等创新阅读活动,如网络阅读或网络征文活动等。或是借助校园中的报廊等开展新闻事实参与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关心时事的习惯,拓宽学生的视野。四是利用寒暑假开展阅读活动,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参与读书的欲望。采取多样化活动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个人修养。
(三)借助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在中职学校中通过创建丰富的文学活动,如演讲、朗诵、诗词大会等,锻炼学生的語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好的熏陶,并通过参加各类型活动更好地表现自己。学校刊物作为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之一,学校要不断提升刊物影响力,将刊物分发到班级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鼓励学生投稿,以此来收集高质量文章,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比如,开展校园文化项目的命名活动,让学生对校园中的道路、花草树木、教学楼等进行命名。或者让学生给学校的走廊、楼梯等选择适合的名言警句等,或者让学生给学校题字,以此锻炼学生的文化能力。宿舍作为学生居住的场所,也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鼓励学生进行设计,展现学生的想象力与才华。通过采取多样化活动,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校园的变化,实现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学校。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场所,在学校里开展命名活动可增加学生的归属感,让学生感受到参与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真实感受,让学生主动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
(四)借助创作活动营造文化氛围。借助各种创作活动来营造出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保持学生的新鲜感。比如,在新生入学时,可以从办学理念、中职学校发展历史以及专业特色等方面出发,从大语文角度,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创作,打造出专属的职业教育特色。如在组织学生参与学语文制度制定活动,由于语文教材中存在着丰富的应用文写作内容,所以教师可以使用这一文体,鼓励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写作。如借助“规章与守则写作”为例,可以要求学生提出对学校中现有规章守则的看法,然后从学校的角度结合具体情况拟定规章守则。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校歌、校训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学校也可以向学生开展征集活动,以此促进培养和检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利用语文知识来创设文明校园,还可以通过设计标语和创办校刊等方式,结合“大语文”的思路,利用智慧来丰富当前的校园文化,播撒文明之花。如在标语设计方面,可以在水池、操场、走廊、路口设计标语,确保标语设计新颖、凝练、富有哲理,能够给人带来和谐和温馨的感觉。对此,学生可以热情高涨地设计标语内容,运用课内语言知识,运用修辞等手法,写出很多热情洋溢的文字。比如:“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不留一丝足下情,哪得草色入目青。”这些都是有着积极含义的内容。这样的标语有着启迪人心、引导学生的作用,同时可以鼓舞人和感染人,对于建设文明校园意义较大。
(五)发挥实践活动优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因此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借助一系列校园主题活动来指导学生,发挥出大语文教学观的优势。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对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视度不断提升,因此教师要合理使用综合实践活动,借助有效教育平台,做好综合实践活动与表达、交流等活动的区分工作,以不同角度开展训练。首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展现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感受,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借助高效的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使学生展现自身优势。在教育中就要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如在中职学校中可以借助月主题活动来吸引学生,或是在假期结束后开展实践体会活动等。不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着不同的特点,可以营造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在大语文教学观背景下,语文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受不断提升。在教育中教师通过采取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直观感受,帮助学生掌握语文技巧,主动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另一层面来讲,教师还要做好教育创新工作,以陶冶学生情操,保持学生思想上的先进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将学生带入语文学习中去,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与引导作用,打造专属的校园文化,提高教学体系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观,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的语文知识,主动学习语文。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欲望。因此在教育中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转变教育态度,发挥大语文教育观作用,正确指导学生参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综上所述,在大语文教育观背景下,要做好语文教育研究工作,主动将语文教育活动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在相互促进与共同提高中不断学习,实现语文教育目标。教师也要及时更新教育思想,采取科学化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当然,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明确文化的最高目标,采取多样化校园文化活动,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智敏.“大语文”教学观背景下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J].吉林教育,2009(25).
[2]钟迎葵.新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亚太教育,2015(15).
[3]马建松.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科版,2013(04).
[4]陈学平,陈永华.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鞍山師范学院学报,2013(03).
[5]刘兴凡.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J].新课程·下旬,2015(10).
【作者简介】潘晓东(1964— )男,广西上林人,高级讲师,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自治区优秀老师,广西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21世纪园丁工程”地区级(B类)培养对象导师,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客座教授兼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研究方向:中职学校内涵管理建设和学生语文素养培养。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