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三”国际合作模式建设成效与育人创新

2020-01-06 21:39黄国刚
科学咨询 2020年26期
关键词:施耐德办学校企

黄国刚

(重庆市万州职业教育中心 重庆万州 40400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对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当前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体系能力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接轨国际职教,加强交流合作,推进开放办学,才能更好地建设教育强国、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一、国家对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要求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印发,提出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要求:一是要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二是要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三是借鉴“双元制”、“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实现校企对接发展;四是借鉴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经验,探索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五是培训评价组织应对接职业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二、中职学校国际合作工作需要认真研究

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程度比较低。目前,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开展得较好的是中心城市的高职教育,中职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处于落后状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中职学校能真正实施国际化办学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因此研究中职学校如何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问题,对提升服务国家经济建设能力、建设教育强国,具有极其宝贵的现实意义。

三、“三三三”国际合作模式及发展历程

(一)“三三三”国际合作模式介绍

重庆市万州职业教育中心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原则,遵循“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思想,从法国、德国、泰国三个国家,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办学、培训、游学三个层面开展合作,接轨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提升师资水平、建设专业集群,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助推国家经济发展,献力“一带一路”建设。

(二)“三三三”国际合作内容与重点

学校联合法方、德方、泰方的合作单位,积极在机构事务、交流互动、师资培养、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对比研究、实习就业开展交流合作。

①中德师资合作。合作单位: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国际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合作重点:开展课堂建设改革、培养师资队伍,引进推广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学习“双元制”、“模拟公司”办学模式,开展师资认证培训。

②中法校企合作。合作单位:法国施耐德电气总公司。合作重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成施耐德智能制造人才培训中心。引进法国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标准,开展1+X证书制度、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对接国际职业标准。

③中泰联合办学。合作单位:泰国“那空沙旺”皇家大学。合作重点:开展“三+三”联合办学,实现学分互认,推进文化旅游专业群建设,提高文旅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献力“一带一路”经济建设。

(三)“三三三”国际合作发展历程

①学校国际合作的早期探索。1993年,学校与国际利辉轮船有限公司合作,开办旅游专业,邀请外教到校办讲座,为长江旅游培养人才。学校在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道路上,做过长达近20年的探索,但只停留在就业安置的初始阶段,没有形成育人模式。

②学校国际合作的深入开。2015年9月,学校被遴选为施耐德“碧播”职业教育计划项目学校,开始与法国进行国际交流合作。2016年5月,双方共建重庆市示范校和重点专业,双方开展多轮校企对话和互访,达成5项合作协议。2017-2018年,学校与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合作,邀请拉斯·提勒教授三次到校讲学,培训Aviva教学模式;培训了全校150名专任教师、40名骨干教师、8名教师外派到德国学习,全面推广德国课堂教学法。2018年,学校建成施耐德“碧播计划”云贵川渝四省的牵头学校;与泰国拉空沙旺皇家大学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开展师生游学体验交流[1]。

③“三三三”国际合作模式的提出。2018年8月,学校在申报重庆市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项目时,首次提出开展“三三三”国际合作项目建设。

④“三三三”国际合作模式初步形成。2018年12月到2020年6月,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坚定走上国际道路,在一年半时间中,初步形成“三三三”国际合作模式。

四、“三三三”国际合作模式工作推进情况

(一)做好顶层设计,确定育人目标

学校实施“全面化的党建、智能化的治理、国际化的视野、本土化的行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做特点亮“国际合作”,放眼世界发展,学习国际经验,优化本土职教,传播中华文明。

学校明确提出“三三三”国际合作建设目标,全力打造重庆市国际合作交流标兵学校。通过构建合作机制、开展合作活动、多元教学培养、示范交流研究,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强化专业群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融入世界职教,接轨国际发展

①全面推广德国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法。学校邀请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拉斯·提勒、皮特·密布斯先生、汉斯·巴尔三位教授,到校开展四德国职业教育教学培训,本校教师全员参加培训;万州中高职院校中心教研组教师、对口帮扶的中意计算机学校部分教师接收培训,推动了万州区内中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化的步伐。学校选派6名教师赴德国马格德堡奥拓·冯·格里克职业学校、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考察调研电气、文化旅游专业群建设。学校投入300万元将全校教室改造成为重庆一流的德式教学法教室;全面推广使用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②与施耐德电气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校企双方认真落实重庆市政府与施耐德电气的战略合作协议,建成“碧播项目云贵川渝区域中心管理学校”;共同发起成立“施耐德碧播计划智能制造校企合作产教联盟”;项目合作成果逐步辐射西南4省,示范效应和集群效应不断凸显。2019年6月,校企合作“电气能效管理人才培养”项目,被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法国经济和财政部企业总署授予“中法工业合作示范项目”,得到两国高度关注。2019年7月,学校领导应邀参加中法两国在重庆召开的“中法产业合作圆桌会”,并做“打造中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范”交流访谈。2020年1月,法国驻华大使馆高等教育合作部高等教育合作顾博专员来校访问,指导中法合作办学。

③与那空沙旺皇家大学开展联合办学。2018年12月,学校旅游专业组建九人师生游学团,到泰国实地游学考察;组建泰国留学班,学生目标明确,学习刻苦,意气风发,教学效果很好。

2019年6月,那空沙旺皇家大学访问团巴亚·城南金校长一行10人,到学校参加泰国文化周交流活动;委派泰语老师咩来校教学,承担旅游专业泰语教学;双方开展联合办学,实现学分互认,推进“文化旅游专业群”建设,提升文旅人才培养规格,献力“一带一路”建设。

五、“三三三”国际合作模式建设成效

(一)学校站位全面提高

学校通过开展国际合作,走出去、学回来、搞改革、促发展、传文明,全面提高未来发展站位,党建工作放眼于世界发展、智能治理打开了国际视野、专业群建设接轨国际职教、师资队伍开始参与国际事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逐步具有国际竞争力、服务水平也提升到一带一路;正在实现“点上突破,以点带面,顺势而上,做特做强”,建成一流的高水平中职学校。

(二)专业群建设深入推进

电气技术专业群,完成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启动施耐德PTS培训专家进校。文化旅游专业群成功组织学生赴泰国游学,组建中泰国际班。结合专业群建设,市级社科课题开题;构建课程体系,开设“1+N”证书课程、植入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编写出版教材3本。

(三)项目申报节节登高

学校和施耐德电气合作,主动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合作联合申报、共建市级项目,累计获得财政专项建设资金近3000万元,为学校建成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立项建设重庆市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做出积极贡献。

(四)建设一流实训基地

学校投入3500万,开建1万平方米的三峡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将建成为重庆一流的德国教学法教师培训实训基地。

学校与施耐德电气启动共建“施耐德智能制造人才培训中心”,总投资3100万;其中施耐德电气承担1800万,学校承担1200万。目前,建设方案已由法方设计完成。

(五)师资水平快速提升

2019年,教师通过施耐德“碧播”讲师认证3名,通过国际青年基金会PTS国际认证1名,完成“碧播”智能照明中级培训3名,教师获得国家级、重庆市级考评员11人次,组织4名教师参加国培项目,4名教师参加智慧教学专项培训,47名教师完成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3名教师参加汽修类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认证,25名教师参加电工、茶艺和保育员等职业资格认证,评定万州区首批“平湖英才”1名,重庆市科技局科技评审专家1名,组建名师工作室2个。

(六)示范引领中职教育

2019年1月以来,学校接待泰国、法国、德国的国际友人6批、传播中华职教文明;接待四川、云南、贵州、福建、山东、山西的国内学校11所、市内学校10所、外出交流学校7所。

“三三三”国际合作模式,示范引领一批中职学校走向国际化道路,激发办学活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六、“三三三”国际合作模式育人创新

学校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中职教育标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1+X”证书、“双元制”、“现代学徒制”试点办学、实训基地运营模式、培训服务接轨国际标准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

(一)放眼世界发展,中西贯通育人

学校突出三峡移民特色,推行“大河文化”,发扬“纤夫精神”,传承古老中华文明;坚持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的原则,引进国外文化及管理制度,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实行开放办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推进学校走向国际化道路,优化本土职教、探索教育创新、传播中华文明。

学校积极引进推广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强化课堂建设,培养师资队伍;引进法国职教电气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文化旅游专业群建设,献力“一带一路”经济建设。

(二)模拟实体结合,双轨运行育人

学校新建“三峡旅游服务中心”,开办旅游公司、酒店,实现校企一体化发展。借鉴学习德国、奥地利等国旅游商贸类专业“模拟公司”的办学模式,建立“模拟公司”和“实体公司”相结合、教学与经营双轨运行的机制,为三峡库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三)推进“五双三岗”,校企双元育人

学校积极和施耐德等国际企业合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参照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实施校企“双主体办学、双基地建设、双资源开发、双导师教学、双身份学习”五双教育、“识岗-跟岗-顶岗”三岗实践,实现双元育人,提升综合素质,提高技能水平。

(四)“1+N”证书试点,互动灵活育人

文化旅游专业群承担国家“智能财税”“1+X”证书试点,建立学分银行、个人学习账号,用好用活学分制,企业与学校互动、灵活开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拓宽人才持续成长通道[2]。

电气技术专业群率先开展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1+N”证书试点,结合我国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行业标准,植入法国职教电气课程、施耐德企业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积累人才培养、教学研究、教学资源建设的经验,逐步在施耐德“碧播”计划西南片区学校推广。

七、结束语

笔者认为,“三三三”国际合作模式,道路探索符合国策,合作路径比较完善,合作模式逐渐成熟,服务定位比较准确;但是,机制创新有待深入,工作推进需要细化,合作深度可以挖掘,合作广度可以拓宽。

研究“三三三”国际合作模式,推广其办学经验,必将引领一批中职学校,走上国际化道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中等职业教育的世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施耐德办学校企
灵感的形状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跳芭蕾舞的小犀牛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