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志愿服务的文明体验课堂模式研究报告

2020-01-03 10:12付玛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4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模式

付玛莎

【摘要】初中是形成三观的黄金时期,在初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摒弃利己主义倾向,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同时还可以在活动中提升综合修养,为终身发展奠基。因此,我们开展了《基于志愿服务的文明体验课堂模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志愿服务   文明体验   模式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目前,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国家也大力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公民对国家与社会的认同感。人们在“利他”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因此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社会如火如荼得开展起来。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三观形成的的黄金时期,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关系到我们社会今后的发展。这一阶段我们要积极得引导初中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活动中培养他们社会服务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基于以上原因我校积极推进基于志愿服务的文明体验课堂模式的课题研究,以此探索有青少年特色的志愿服务发展之路。

二、课题内涵

1.课题涵义

志愿服务是指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自愿付出个人的时间及精力所作出的服务工作。① 本研究所述的文明体验课堂模式主要是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以义工感知—创设氛围—义工体验—义工践行为基本模式的文明体验课堂。

2.研究目标:

(1)了解影响初中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因素,指导家长或学校强化“趋利”因素,营造浓厚的志愿文化氛围,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2)提出有助于初中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策略和途径,构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文明体验课堂模式,让学生从志愿服务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三观。

3.研究内容:

(1)影响初中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因素

(2)构建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文明体验课堂模式

4.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阅读、搜集、分析、整理现存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关于影响初中生主动坚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原因。

(2)访谈法:与来自沙滘初级中学随机抽取的学生30人进行访谈,抽取时考虑被试的性别均衡和个人背景的差异。了解学生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反馈;并与个别家长进行访谈,以此了解他们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所持的看法等情况。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最终提出有助于初中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策略和途径,构建一套基于志愿服务的文明体验课堂模式并进行推广。

三、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0月)

确定课题研究方案,系统学习相关教科研理论,搜集相关资料,展开理论研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正式实施阶段:(2017年10月——2020年3月)

根据实验方案,开展实验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进行各类数据、资料的搜集、整理。

第三阶段:结题总结阶段:(2020年5月——2020年6月)

总结研究经验,评估研究成果,请专家鉴定成果,进行成果汇总,完善课题研究项目等并分享积极推广,为同类学校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出比较专业的意见或建议。

四、研究的成效

1.研究成果

形成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以义工感知——创设氛围——义工体验——义工践行为基本模式的文明体验课堂。文明感知——学生通过义工学堂的学习,了解志愿服务的意义,感悟雷锋等优秀人物身上的志愿精神。同时积极开展教师党员以及家长的义工活动,让学生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最直观的了解什么是志愿者,志愿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创设氛围——通过开展校园义teens,爱在乐医、雨润社区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另外,利用星级志愿者的的评比活动选树一批优秀志愿者,通过颁奖典礼以及学校宣传栏、广播站、微信公众号等大力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创设浓厚的志愿氛围。同时也通过充分发挥教师与家长的表率作用,让他们通过自身行为,无声的影响学生。义工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感官、思维、行动、情感等对参与的志愿服務活动做出反应,例如在爱心助学活动中,学生在对弱势群体的帮助过程中,直观感受他们的生活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爱心和同情心,以此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如此,在活动结束后,通过分享会、感恩日记的撰写等形式将活动过程中的思考表达出来,进一步体验自我的成长,感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义工践行——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情绪不断以螺旋状态上升,最终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将其内生外化,增强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观意愿,同时用自身行为影响其他人,让更多人加入到志愿服务当中,这是基于志愿服务的文明体验课堂模式研究的最终目的。

2.研究效果

本课题研究实施后,我校建立了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和管理机制,注册志愿者人数急剧增加,在学校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浓厚志愿服务氛围。从学生角度来看,本研究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志愿服务,体会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和奉献的快乐,同时也体会到对社会的责任,让他们更加有社会责任感。不仅如此,学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锻炼,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五、结语

基于志愿服务的文明体验课堂模式是我们经过不断探究构建出来的新模式。我们还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探究,进一步完善,为志愿之花在每个孩子的心田永不凋谢做出不懈的努力。

【注释】

① 引自百度百科志愿服务概念

【参考文献】

[1] 严婕.综合素质评价背景下中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探究.现代教学,2015

[2] 崔亚岚,张成,姚浩哲,肖鹦.探讨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创新教育,2019(1)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模式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