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因素理论”提升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职院校线上教学成效的思考

2020-01-02 08:25丁振国郭亚娜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保健师生

丁振国 郭亚娜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 211170)

当前,我国进入了新冠肺炎防控的关键时期,各地防控工作均在紧张有序开展中。高校学生是除务工人员以外,全国第二大流动性人群。高校开学势必带来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将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2月4日,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厅〔2020〕2号)中提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上线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全国1418所高职院校纷纷响应教育部的工作部署,认真筹划,做实做牢了在线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最初预定的开学时间,全面开展了线上教学工作,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励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各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纷纷制定出台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线上教学的成效。但由于疫情突然,准备不足,各校情况不同,也存在一些不足。

1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假设

1.1 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文以“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 theory)又称“激励——保健”理论为研究基础。该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1959年提出的,最初应用在企业管理之中,他把企业中的有关因素分为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两种,认为这两种因素是影响员工绩效的主要因素[2]。满意因素是指可以使人得到满足和激励的因素;不满意因素是指容易产生意见和消极行为的因数,即保健因素。保健因素均是工作以外的因素,满足了这些因素,能消除不满情绪,但不能激励产生更积极的行为;激励因素均是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有关因素,满足了这些因素,可以产生很大的激励,但是得不到满足,也不会产生不满情绪[3]。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激励起人们的积极性,只有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保健因素没有得到满足时才会引起强烈的不满,但满足了也不一定会调动起强烈的积极性;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发生在职工进行工作时。

因此,保健因素是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当其得不到满足时,员工会产生不满情绪、消极怠工,但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后,无论如何再努力改善,也很难使员工感到满意,也难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就保健因素来说,“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激励因素是能让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当其得到改善,员工会感到满意,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但其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也不会让员工产生不满意,就激励因素来说,“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满意”。双因子理论的观点打破了我们原有的传统观点,即:“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满意”[4]。

虽然“双因素理论”是管理学经典理论,是在研究员工满意度过程中被提出的。随着各界学者对“双因素理论”的不断学习、研究,该理论不断被拓展运用到经济、社会和教育等诸多研究领域,应用范围在不断拓宽[5]。因此,将“双因素理论”应用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职线上教学激励机制研究,并依据此理论的相关内容提出激励机制构建的策略,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2 研究假设

按照“双因素理论”的内容,“保健因素”的满意度高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情绪;“激励因素”的满意度高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此,我们将“双因素理论”应用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职线上教学中,可以将高职线上教学的影响因子归类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大类,其中“保健因素”不能提高师生线上教学意愿,但是可以解决师生对线上教学的不满情绪;“激励因素”能够提高师生线上教学的意愿,但不能消除师生对线上教学的不满情绪。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做出如下的研究假设:

假设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职线上教学的影响因子可以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大类。

假设2:“保健因素”的满意度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师生对线上教学的不满情绪相关,并与师生参与线上教学的意愿不相关。

假设3:“激励因素”的满意度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师生参与线上教学的意愿相关,并与师生对线上教学的不满情绪不相关。

2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影响线上教学的因素

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高职院校开展线上教学既是新学期教学活动的要求,也是保障社会稳定和减少疫情防控压力的需要。那么,如何提高线上教学的成效,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热议的话题。要想提高线上教学的实效,从“双因素理论”来看,就必须要找到在这个特定时期所出现的特殊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再从根源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减少师生对开展线上教学的不满情绪、提升师生参与线上教学的意愿。

2.1 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被公认为是工作以外的因素,主要包括工资报酬、工作条件、管理政策、劳动保护、领导水平、福利待遇、安全措施、人际关系等。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线上教学的保健因素,除以往线上教学的保健因素外,还存在一些因特殊时期而产生的保健因素,主要表现在:

2.1.1师生的心理异常

因为疫情的突然爆发,加上传播途径的不确定性,导致许多人的心理都发生了变化,存在一定的恐慌心理,以致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定的厌烦与不满情绪,尤其是在原本就不擅长信息化技术的师生群体中,突然告知要开展线上教学,势必会加重已有的厌烦与不满情绪,从内心产生一种排斥感。

2.1.2教学平台的卡堵

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后,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智慧职教等平台教学资源纷纷免费开放,所有学校全面铺开线上教学工作组织与实施,各大线上教学平台开课数和用户量猛增。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实施后,平台的卡堵现象严重,师生对线上教学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加重。

2.1.3对课程直播的排斥

缺少师生间的交流是线上教学一个缺陷,为了提高线上教学的实效,更好地增进师生间的交流,部分学校提出了线上教学过程增加适量直播课的要求。部分教师一直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属于教师个人的私密活动,平时对督导听课、视频巡课均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现在让他们走上网络,成为主播,内心不满情绪必然提升。

2.1.4设施设备的保障的不足

突发的疫情,给生活保障带来了不便。许多用于教学资源制作所需的摄像头、录音话筒等设施的购买均存在一定困难,加上校园封闭,许多教师在返校取用存放在办公室的笔记本电脑、教材、教学辅助设备等手续会比较繁琐。同时,往返路途还会为安全问题担忧。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也会增加教师的不满情绪。

2.2 激励因素

激励因素被公认为是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有关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工作上的成就感,工作成绩带来的奖励,未来发展的期望和工作上的责任感等。在疫情防控的当下,开展线上教学的激励因素,除保持以往激励线上教学的激励因素外,还应当针对特定时期的需要,增强部分激励因素的作用,提升师生主动参与线上教学的意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特殊时期的特殊意义

新冠肺炎的爆发,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机,造成一种莫名的恐慌心理。当前的线上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肩负着对学生特殊时期的关爱和心理上的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此外,线上教学能够将学生稳定在家中的课堂里,能够减少上千万人员不必要的流动,能够有效缓解防疫的压力,实现了上课就是防疫,教学的现实意义超出了知识传授的意义。

2.2.2收获作为主播的快乐

日常校内的线上教学,多数采用线上学习线下见面的形式进行,教师几乎不会开设线上直播。然而,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与青年人接触最为密切的教师,必须要能够充分了解青年人,才能知道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去开展教育和引导工作,才能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要走上网络,成为学生心目中能够交心的良师益友,这样才能更好贴近学生、服务学生。

2.2.3教学过程带来的收获

线上教学对于多数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过程,课程的建设更是一个不断丰富和迭代的过程。整个过程是教师个人由量变到质变转化的过程,相信每一位教师均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收获的可能是自身信息化技术和能力的提升,可能是教学竞赛中斩获的奖项,也可能是课程建设的整体成果,成为“网红课程”。

3 基于双因素理论提升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成效的建议

3.1 从细节小事入手,避免保健因素带来的不满情绪

3.1.1发挥网络优势,以己之长服务更多受众

对事物的了解不足,才容易导致恐慌与焦虑的心理。学校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整合关于疫情防治相关知识,组建网上防疫知识课堂,邀请师生共同观看学习,增强个人对防控知识的了解,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同时,发挥学校专有心理咨询工作队伍的优势,组建网络心理咨询与疏导平台,开展网上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有需要的师生缓解心里的焦虑与不安,帮助他们走出焦虑与不安。此外,还可以把防疫知识课堂和心理咨询与疏导平台的服务面扩大化,依据学校实际,可逐步拓展到学校所属社区的居民或更广阔的社会群众之中,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

3.1.2出台鼓励制度,提高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由于平台的卡堵,按原有课程规定的时间授课,会影响到教师与学生线上教学的体验感,会逐步影响师生开展线上教学的兴趣。因此,学校可出台授课备案制度,由教师和学生协商教学时间安排,支持教师错峰上课,学生错峰学习;建立开课时间备案制度,便于教学与督导部门的巡课检查。出台直播课奖励制度,适当提高直播课工作量,可在原基础上增加20%-50%,鼓励教师精心设计直播教学,认真准备直播课堂教学内容,激发教师勇于尝试的心理,勇敢地走上网络,尝试把自己培养成“网红”。出台“网络学习之星”评选制度,鼓励学生在家按照正常的学习时间开展学习活动,倡导学生走出游戏,走向课堂,追求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把自己塑造成一名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

3.1.3做好后勤保障,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之忧

疫情期间开展线上教学,许多教师的困惑在于缺少得心应手的设备,平台运用技能缺乏,教学资料取用不便等。教学管理部门需积极收集各教学平台用户使用手册,供师生学习使用,并组建不同平台、不同群体的用户交流的微信群、QQ群,并邀请平台技术人员入群,帮助师生解答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为教师提供充分的技术保障。协调国资、后勤部门,联系学校日常设备设施采购的供应商,帮助教师协调购买线上教学所需的设备设施,给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协调安保部门,在校园封闭管理的要求下,帮助教师协调校内教学资料取用的相关事宜,避免教师个人前往受阻,给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同时,要选派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各大平台、出版社免费开放教学资源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向师生提供咨询服务,便于师生资源的获取。

3.2 从使命担当入手,提升激励因素带来的强烈意愿

3.2.1增强责任意识,加大对线上教学现实意义的宣传

疫情防控的关键在于减少人群的流动和聚集性活动,不给病毒创造便利传播的途径。线上教学能够促使上千万的青年学生宅在家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赋闲在家的学生组织聚集性活动。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是新学期教学活动的开始,是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新途径,具有正常教学知识传授的功能。同时,教学过程能够舒缓学生恐慌、焦虑和不安的心理,能够让学生在家的生活充实起来,能够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外出活动,能够减轻疫情防控的压力。线上教学产生的现实价值已超出了知识传授的价值,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防疫做贡献。学校应通过新闻主页、校园微信公众号和新闻媒体等途径加强对线上教学现实意义的宣传,提高教师责任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开展好线上教学工作。

3.2.2开展分享活动,提升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的成就感

线上教学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鲜的事务,是一项没有基础的全新工作。每一位教师从“菜鸟”到“达人”的过程,均有属于自己的一份特殊收获。教学管理部门,要善于挖掘典型人物成长经历,邀请典型人物运用信息化手段制作心得分享视频,并将视频在各个工作群内分享,促进大家相互学习,帮助更多的教师成长。同时,这也是对典型人物的正面宣传。通过网络沙龙、网络观摩课,网络示范课的形式,组织线上教学研讨、分享、交流与观摩等活动,促进教师对线上教学教研的思考,帮助教师转变对待线上教学的态度,使线上教学由被动要求向主动开展转变。从而,提升教师从事线上教学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3.2.3精于技能培养,激发教师线上教学课程建设热情

线上教学开展前,教学管理部门应组织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的相关培训,促使教师去思考“线上”和“线下”教学的区别,要增强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整体课程规划,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环节的设计与组织能力,增强教师对线上教学的掌控能力,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潜能,促进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增强教师信息化技术和能力的培养与培训工作,促使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使教师能够运用常规编辑软件进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开发,丰富线上教学的课程资源,促进课程的同步建设,帮助教师全面提升执教能力,促成教师在个人成长、课程设计与建设、资源设计与建设能力等方面全线提升,促使教师对线上教学充满期望。

4 结 语

当前,疫情期间高职院校的线上教学已从最初的试验期向成熟期迈进,线上教学的各项工作已基本处于常态化推进模式。各高职院校对线上教学的预期也各不相同,但最终目的均是做好学生的稳定工作,把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丰富起来,实现既稳在家中又提升知识与技能的目的。但从各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号推送的相关线上教学主题报道来看,各高职院校均想利用此次防疫的契机,促进线上教学改革,为后期校内推行“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做好准备。因此,各高职院校均在出台政策激励教师开展好此次线上教学活动。本文利用“双因素理论”法,分析了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开展线上教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较为有针对性的举措,希望能够对疫情期间高职院校提升线上教学成效的激励制度出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双因素理论保健师生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河南省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分析
双因素理论在我国企业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建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中庸之道”
建构民办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中庸之道”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