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芮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日益成为提升我国国民素质、培养高级技术性人才的主要领域。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则进一步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强调了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然而,我国职业教育领域重技能、轻素养,重管理、轻养成,重理工、轻人文,重知识、轻精神等现象屡见不鲜,素质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步履维艰,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羁绊。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最初于上个世纪80年代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旨在提高民族素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内涵上它从简单的与应试教育相对立深化到其对人的生命发展的深刻意义,外延上它逐渐拓展到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深刻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周建松结合党中央的政策文件指出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应该是:思想政治素质是前提,专业(职业)素质是基本,人文素质是基础,创新创业素质是彰显,身体心理素质是基石[1]。谭属春认为在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专业素质教育是主干,身心素质教育是保障,而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2]。杨理连基于“人本论”视角提出高职素质教育体系要素应包括思想品德子系统、文化修养子系统、职业技能子系统以及身心健康子系统[3]。学者们基于不同角度对高职素质教育的解读展现出了它的独特性,区别于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高职院校更加侧重于专业性和实践性,区别于本科领域素质教育,高职院校更加强调职业性和应用性,又由于高职院校生源问题和办学基础的薄弱,它对于人文性和创新性素质培养也尤为需要。然而,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并不意味着摒弃个性化的人才培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因此,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是基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以及高职院校教育规律的特性,面向全体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身心素质、创新创业素质等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个性化教育模式。
1.2.1认识困境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高等职业教育逐渐从规模扩展转向内涵式的高质量发展,这已然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共识,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素质教育这个根本。然而,关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制约了其理论和实践发展进程。第一,窄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将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对立、将素质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和应试教育的附属和补充、将素质教育等同于单一的思想道德教育、单一的人文素质教育或职业素质教育等,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对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和窄化。第二,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化相对立,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观的误解。高职院校并非生产符合“出厂标准”的只有一技之长而缺乏钻研和创新精神的流水线,素质教育更不能将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培养割裂开。第三,系统性共识未达成。一谈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人们第一反应便是学校教育改革,忽略了家庭、社会、学生个体本身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诚然,高职院校在素质教育进程中是主要开拓者和实施者,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达成系统性的共识,才能形成合力,从根本上发挥其对于人才培养的功效。
1.2.2实践困境
认识层面的困境在我国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也衍生出操作层面面临的重重困境。一是对于素质教育内涵把握不足导致实践中遭遇来自各方面的阻力,甚至有学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本身就是相对立而存在,严重阻碍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进程。二是我国高职院校生源复杂,对素质教育实践的精细化和针对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保证高职院校各类生源的学生在素质全面提升的基础上展现个性化发展,体现本土化特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三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往往侧重某一个方面的素质培养,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素质的锤炼,缺乏科学化的素质培养体系,割裂了课堂、活动、社会、网络这四大课堂之间的融合。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本身面临着评价困难的问题,企业、社会、家庭、高校、第三方机构、学生个体都可能成为评价的主体,对于素质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评价依据、评价方式等提出更高要求。
1.2.3政策困境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政策涉及面广,包括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领导团体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等,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怎样在宏观与微观上做到具体、系统规划、长期与短期规划都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进,而受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研究水平的限制,素质教育的政策制定、实施和改善都是摆在师生面前的又一难题。此外,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长期以来的探索成效给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提供了经验借鉴,在实践中各自开展素质教育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们之间缺乏全局性和连贯性的政策统筹,导致教育资源的封闭,衔接不畅,影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其深厚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历史背景,教育系统内部的困境绝不会仅仅通过教育系统单方面就能解决,只有放在整个大的社会系统中才能更全面、清晰、准确的认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因此,理清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产生困境的社会根源尤为必要,必须从根部土壤澄清问题,才能清除摆在其面前的障碍。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思维和经验而作出的对事物和问题的态度选择和理解判断,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理想信念和行动追求。长期以来,我国受“官本位”、“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把是否为官、官职高低、是否有钱等作为衡量个人成就和价值的标准,衍生至当今社会则表现为对“高收入”“高学历”“高权利”“高地位”的追求,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则映射为过于注重学习一门过硬的技术、获得一份体面且收益高的工作,而忽视学生个体生命素质健康成长,这与素质教育追求的人的潜能、价值、全面发展也就是回归生命本体的教育是相违背的。此外,功利主义、工具理性主义价值观念盛行又通过大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文化心理来影响素质教育。从大学生和家长来说,教育被看作是提高社会地位、获得经济保障的救命稻草,而对于高考失意的他们在高职院校能寄予希望的便是“技能”与“工作”,对于不能立竿见影带来经济效益的素质培养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用人单位来说,他们对于高职毕业生是否具备一技之长、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尤为关注,在大学生求职的过程中专业和技能能高效抓住用人单位的眼球,这又倒逼“技能至上”的价值取向在高职院校的盛行,加速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的蔓延。因此,从这些社会文化心理可以看出,大众对教育的期待主要体现在教育的延伸功能,而素质教育追求的主要是从教育的本体功能出发,不成熟的价值观必然会阻碍素质教育对本真教育的回归。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体又是由教师、家长和学生组成,他们的素质水平对于能否实现素质教育高质量发展很关键。就教师而言,他们既是素质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同时也是改革的对象,它对于教师在实践中长期以来形成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教师普遍认为(占88.1%)在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有必要,而且认为在校大学生素质“一般”及以下的占到 76.7%,但是开设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讲座)仅占调查对象的32.5%[4]。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新聘教师学历层次有所提升,但部分教师第一学历层次水平低、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不高、思想观念更新慢,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践路径把握并不到位,极大阻碍了素质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落实。就家长而言,作为素质教育的入口,他们观念、态度和思维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认知风格和行为模式,作为素质教育的评价主体,他们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和看法也影响学校对素质教育的态度。00后大学生家长大多接受过完整的基础教育,但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却是少数。他们崇尚教育,但并不能准确把握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适合人性发展、适应未来社会不断变化的终身教育,他们对于如何培养子女的素质全面发展显得有心无力,而部分家长索性将教育责任完全归于学校,使家庭教育在这项育中缺位。就学生本身而言,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平均水平低于本科院校,他们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思维习惯、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实践中往往出现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学生层面反响平平的现象,他们将素质教育理解为专业学习之余的各项活动,参与程度更多基于兴趣,而非理性思考,对于素质教育的接受和内化较慢。因此,素质教育的质量提升也受高职院校的生源水平制约。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素质教育的制约。主要体现在我国贫富差距大,教育作为社会分层与流动的一个有效途径,承担着从下一层涌向上一层的重要功能。然而我国代际传递和阶层固化形势依然严峻,衍生出心理上的虚荣和攀比,社会底层的生存压力和阶层焦虑使人们希望通过立竿见影的教育途径获得经济上的富足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无暇顾及素质教育的成效。因此,我国社会经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使素质教育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必要支撑。此外,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呈现攀升趋势,但相比本科院校依然投入不足,而经费划拨到素质教育的则更少,他们更倾向于能展现院校显性实力的教育资源和成果。因此,如何解决素质教育的后顾之忧,合理化配置教育经费和资源,是摆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重大课题。
经济资源是素质教育基础性因素,社会制度则是影响素质教育的保障性因素。从社会保障与福利方面来说,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新政在凝聚共识、厘清权责、打破分割、持续发展等方面继续推进改革,但依然存在养老保险地区差异大、就医困难、房价高位等问题,使人们徘徊于提高国民素质的公共利益取向与私人领域里的艰巨问题产生的利益冲突抉择中[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素质教育无法快速解决利益冲突,使其受遭受排斥和孤立。从社会用人与晋升制度方面来说,文凭制度、证书制度、重资历非资质等现象普遍存在。文凭和证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考试,考试制度却偏重于知识,而不是素质和能力,这也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素质教育处于评价难的窘境,还没有形成有效评价机制,也无法获取与之配套的资质证书而被忽视。加之高职院校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缺乏公平有效的用人保障机制,导致素质教育缺乏发展性需求土壤来保障其顺利运转。
素质教育的内在价值在于人的内在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承担着维护和提高社会地位,改善生活质量的外部功能。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要取得高质量的发展和提升,就必须解决如何承接素质教育的本体功能与外在功能的问题。笔者通过文献梳理发现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质量提升的对策研究更多集中于内部分析,而社会根源性方面同样值得进一步研究,因此迫切需要从外部土壤来寻找突破口,为实现素质教育的内在价值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全社会达成共识,正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实质性内涵,共同探索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就素质教育的利益相关者而言,家长、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等都需要意识到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场所,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直接关系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个人价值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基础,社会价值是个人价值实现的保障,对于家长、学校、用人单位乃至社会、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要转变“官本位”、“功利主义”、“工具理性主义”的观念,给予人的潜能和价值更多的敬畏心,关注人的思想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等,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给予素质教育充分的信任与时间,营造高职院校推行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提供人力支持和文化积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基础的薄弱必然导致推行的困难。一方面,着力发展经济,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壮大中间阶层,缓和阶层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进而作用于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焦虑和功利便滋生繁殖。因此,必须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针对弱势群体和地区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倾斜,改善生存和生活状态,助力人们对幸福感的追求和价值、潜能的发挥。另一方面,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为素质教育提供充足的经济动力和支持,尤其是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上,前者是素质教育的起步阶段,关系到整个素质教育未来走向,后者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具体来说,切实保障素质教育改革各个环节有效落实的经费投入,包括素质基地建设、课程资源开发、专项研究经费、素质活动开支等,提高教师待遇,增强高职院校对高水平教师吸引力,建设高质量、高素质师资队伍,全面助力素质教育质量提升。
首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推行素质教育的后顾之忧,让人们住得起房、看得起病、就得好业,为高职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支持。其次,规范和完善就业环境,引导社会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而不仅仅以文凭、技能为依据,强化教育的本体性功能在就业环境中的作用,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文化素养、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第三,完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强化其指导价值和贯彻落地,并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1+X证书制度”等方式,增强青年的就业、创业能力,实行学历、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保障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有效开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化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与互联网紧密相连,通过信息媒体平台和技术扩展和深化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影响力尤为必要。观念层面,利用新媒体技术在互联网平台对各大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模式、经典案例、育人成果等进行正面宣传,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将高职院校人才素质培养体系和教育质量为大众所理解和支持,并集大众之智慧、聚社会之力量完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系,提供政策依据。实践层面,突破时空壁垒,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均可通过云平台随时随地参与到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中来,中小学与高职院校也能加强素质教育的互动与融合,依此构筑全民参与性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高职注入社会支撑力,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新时代的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