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坤培 林嘉新
文学跨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焦点,也是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对于当下我们充分把握文化自信的实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中国文学全球传播机制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陈琳的《欣顿与山水诗的生态话语性》(2019a)一书从美国译坛当下对中国古典诗歌译介的新趋势出发,运用比较文学、翻译学以及跨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对欣顿的山水生态译诗行为进行了分析、界定与探讨,提出了“生态译诗”、“翻译建构性”等翻译诗学概念,其目的在于以点带面地系统考察美国当下中国古典诗歌译介影响,通过经典案例,客观把握域外汉学译介史的重要线索,以期探究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互动的机制,加深对中国文学全球传播路径的认识。
《欣顿与山水诗的生态话语性》主体部分由六个章节组成,正文前后分别是绪论与结语,后附四个附录。
绪论中,作者首先对中国古诗词的世界文学进程、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总体概括与描述,并将美国当代中国古典诗词译介活动归纳为三个阶段。基于此,作者归纳了各阶段译诗的成就、特征与影响,发掘了三个阶段中国古典诗词世界文学性动态生成过程的表征,并指出了第三阶段中国山水诗译介活动所蕴含的生态精神,试图以此为基础引出中西生态主义的融通性。基于美国当下译诗活动的特征,作者提出了“生态译诗”翻译诗学概念,以期揭示欣顿译诗(创译)的总体特征与文化内涵。
第一章为“欣顿山水诗翻译成就及世界文学性”。该章重点介绍了戴维·欣顿(David Hinton)在美国译坛的典范意义,并结合相关的翻译事实、影响实例、业界公评、翻译经典化证据,揭示其译诗的世界文学意义与内涵。作者指出,欣顿在翻译中国诗歌时能体现诗人风格差异性,同时兼具英语诗歌性和当代性,这表明其译诗作品已经进入到了世界文学的视野当中。对此,欣顿也将其翻译定义为文化翻译(Cultural Translation)(Tonino &Hinton 2015),注重的是诗歌包含的文化精神的传达,同时欣顿也注重英语诗歌的特点,弘扬译者的主体性。因此,作者将欣顿译诗归为有机译诗体1,并指出中国古诗词和英语诗歌在语言风格、诗歌形式、鉴赏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印证了达姆罗什(Damrosch)所说的世界文学的阅读需要的是一种超然参与的阅读态度(Damrosch 2003:300),并在新语境下对文本进行理解与阐释,通过直觉去感悟文学(译文)的艺术意境。
第二章为“山水诗世界文学性椭圆形折射的文化形态”。该章系统地介绍了作为源语文化的中国古代道家和禅宗的思想精神内核,指出两者互相参照,兼容并包,共同追求了“空灵清净”和“无我”的状态,共同反映出人类需要顺应自然,无我如一的生态整体主义。据此,作者论述了当代美国出现的深层生态学和荒野哲学社会思潮,剖析了美国荒野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文化意义。通过考察中国山水诗的形式内涵和审美模式,论证了中国山水诗投射的道禅生态智慧和美国荒野哲学与深层生态学涵盖的生态整体主义具有高度契合性与共通性,这为欣顿山水诗翻译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提供了哲学基础与现实依据。
第三章为“山水诗的世界文学性:道禅的生态意蕴与生态哲学共通性”。该章进一步探究了欣顿山水译诗的世界文学形态生成机制。作者借用达姆罗什等美国学者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指出欣顿译诗因受到了源语文化和东道文化的双重折射,构建了一个英译文的语境框架——荒野宇宙观。作者进一步明晰了该语境框架的基础是中国道禅思想,实质是动态的宇宙观,同时也兼具了现代性的特点,回应了美国社会当代深层生态学的整体主义生态意识。通过阐述欣顿对中国古诗词中的核心概念翻译——“荒野概念”,揭示欣顿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生态追求,即通过生态译诗,引进东方的生态智慧,通过渐进式的文化熏陶,进一步激发西方读者的生态整体主义意识。进而作者点出,世界文学的鉴赏必须通过超然参与的阅读方式来实现,力图挣脱“文本本质主义”与“自我中心主义”的窠臼,以实现一种尊重异质的差异性世界文学阅读方式,增强阅读体验的多元包容性。
第四章为“山水诗的世界文学性:直觉生态智慧与生态审美阐释”。作者进一步对欣顿译诗的生态审美内涵进行论述,揭示了其译诗如何符合了荒野宇宙观的生态审美偏好,以及实现其生态文化目的的过程与方式。作者在此指出了山水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直觉的生态智慧和生态审美方式。基于此,作者通过三个维度对欣顿的翻译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总结:(1)通过创造性的交流,借助山水诗的景物重现,翻译再现物我统一的生态关系;(2)通过在诗中消除“自我”,呈现“真我”的方式,建构新的物我关系,翻译再现共存共荣的生态关系;(3)通过描绘山水,表现自然本来面目,投射内心的安宁,建构自然中心理念,翻译再现美在自我的生态关心。作者强调欣顿译诗的实质是走进人和自然,反映生态关系,表现生态自觉。
第五章为“生态译诗的陌生化诗歌翻译特征”。作者聚焦于欣顿译诗的陌生化特点。作者指出文学的新奇性需要借助陌生化手段来实现,从而使读者在进入文本时,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欣顿使用创译的方法,结合异域化和混杂化的技巧,建立了有机的生态译诗体系。同时,作者借用图里的翻译充分性(Toury 2012:70)与翻译接受性的观点,并结合译诗案例,剖析了欣顿译诗的异域化和混杂化的内涵与表现,即通过英语诗学,再次创造原诗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距离,最终实现陌生化翻译效果。
第六章为“对近禅习道诗人山水诗的差异化翻译”。该章作者展现了欣顿译诗的另一显著特点——差异化处理。在此,作者例举了欣顿译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译作,即欣顿翻译的王维、李白、韦应物、孟郊和白居易五位诗人的诗作,详细分析了欣顿差异化手段的实现方式、策略方法与翻译效果,并说明其中蕴含的差异性陌生化翻译策略,赋予了异域诗学可读性与接受性。也正是这种差异化翻译使得欣顿笔下的不同诗人及其诗作具有“和而不同”的生态审美意蕴与个性化诗人气蕴。
在结语部分,作者系统总结了欣顿译诗的模式、特征与影响,并尝试性地提出了翻译的“话语构建性”这一翻译诗学概念,即翻译活动通常会受到文本因素和非文本因素的影响与干扰,其具有建构文化与话语的作用,从而产生具备跨文化传播性的特定话语意义与诗学意义,这也再次印证并深化了文化学派对翻译与文化互动关系的观点。
作为一部探究中国古典诗歌域外影响与译介模式的著作,《欣顿与山水诗的生态话语性》一书具备以下几点鲜明的特色。
第一,推理逻辑科学严谨,论证方式扎实有力。总体而言,该书在绪论部分呈现研究的历史文化背景,并运用当前比较文学翻译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架构了一个生态译诗的翻译批评框架,并以此阐述了总体研究脉络。继而,作者从宏观到微观,循序渐进地从世界文学的框架进入到山水诗和生态译诗的精神内涵,最后通过具体个例,揭示欣顿译诗的整体特色与文化实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作者逐渐走近欣顿山水译诗的空灵世界,领略生态译诗所建构的独特生态话语的风采。最后,作者再次阐释和强调难点概念与核心定义,对全书的框架进行梳理和总结,加深对著作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深化主题与主旨,升华意义与价值。据此可见,该书写作逻辑井井有条,科学严谨。
第二,深化影响研究模式,充实译史研究内涵。该书探究的主题是文学跨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具体而言是中国古典山水诗译介的域外影响研究。基于对诗歌形式、翻译策略、精神内核与审美态度的分析与探索,系统地论述了诗歌译介的影响过程、方式与特征,呈现了欣顿生态译诗所蕴含的生态话语性,深刻揭示了山水诗跨文化传播影响的核心实质。据此,影响研究的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与加强,影响的实例与文本的互文性充实了该作的论证力度,影响研究之于比较文学的优点与意义也得到了进一步彰显。此外,该书研究的重心落在当代闻名于美国译坛的欣顿上,深入剖析挖掘了欣顿的翻译手段、译介风格以及创作动因,探讨了译者欣顿的详细信息,为当代美国译坛研究加入了欣顿的内容,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缺,为域外汉学译介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充实了翻译史与比较文学史的研究,更是有利于把握美国当下汉学译坛的最新情况与未来趋势。
第三,学科融通特征鲜明,理论视野广阔深入。该书融通特征明显,主要体现于三个维度:(1)中美文学与文化的融通。中国古代山水诗通过海外汉学翻译家的翻译,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进入到域外读者的视野,获得世界文学性,而此世界文学正是汉诗与英诗完美结合的产物。更甚,中国山水诗背后的道禅精神,跨越时空,与美国深层生态学和荒野哲学互相呼应,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基点,融通聚变为荒野宇宙观,深深扎根于欣顿的生态译诗中;(2)比较文学与翻译学的融通。该书理论框架融通了世界文学理论、描写译学、批评话语分析等,有机生成了“翻译建构性”“生态译诗”等翻译诗学新概念,有利于揭示新语境下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相互作用的动态机制;(3)跨文化的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融通。该书的研究不仅聚焦在中国经典山水诗对外译介的影响模式上,而且引入了平行研究的模式,深入挖掘了汉诗与域外译诗的相似与相异之处,透彻剖析了中国古代山水诗进入世界文学视野的方法模式、显著特征与影响因素。总而言之,该书融贯中西、打破界限、融通理论,为研究开拓广阔的视野,挖掘深层的本质。
《欣顿与山水诗的生态话语性》一书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融入崭新视角,创新研究范式。传统翻译研究,一般只局限在文本范畴内,通过研究语言的转换的过程来分析其忠实性与等价性。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研究进入了新的篇章,被放到了更大的“语境”当中进行研究。而该书从跨文化传播的视域出发,引用达姆罗什的观点,即世界文学拥有的三个特点:一是受到椭圆形折射的民族文学;二是借助翻译而实现的写作;三是非一套经典文本,而是一种对遥远时空的超然阅模式(Damrosch 2003:281)。此外,基于Lefevere(1982)提出的“折射”概念等其他理论依据,构建了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理论框架,创造性地提出了“话语建构性”,即“在跨文化传播中,翻译行为受文本和非文本因素的影响,具有积极构建作家、文本及文化形象的作用,易产生特定的话语意义”(陈琳2019b)。通过创造性的提出、大胆的假设、系统的论证以及严谨的结论,作者把“话语建构性”与欣顿的生态译诗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进入到体现荒野宇宙观的欣顿译诗当中。作为开拓性成果,翻译的“话语建构性”不仅令比较文学、翻译学以及跨文化研究领域增添了全新的研究概念与理论成果,加强了与学科之间有机结合与融会贯通,更是为文学域外译介影响研究与世界文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研究范式和理论框架,对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丰实热点主题,拓展研究深度。当今中国翻译学界与比较文学界对于中国文学跨文化传播颇为关注,然而对美国当代翻译家与诗人欣顿以及其山水生态译诗的研究却较为缺乏。近百年来,中国古诗词,特别是山水诗,长期为美国汉学翻译家译介的重点。从美国十九世界二十年代左右的第一代意象派译者,到二战后第二代本土化原则的译者,再到上世纪末至今的第三代生态译诗的译者,中国古诗词均受到海外汉学翻译家的重视,而这些译者的成果更成为了国内学界的研究重点。过去,国内学者把研究焦点主要放到第一代和第二代的经典译者上,对第三代译者的研究鲜有耳闻。该书深入挖掘第三代译者群体代表性译者——欣顿,力图把研究重心偏转到美国当代译者上,凸显了翻译研究的当代人文关怀,这对于整体上把握美国汉诗英译的谱系、全面书写美国战后汉学翻译史、战后中美文学关系等都具有重要引领作用。此外,该书主题更是切合诗歌翻译中的意象翻译研究热点(金胜昔、林正军2016),紧贴研究未来趋势,掌握研究发展走向。
与此同时,该书更抓住时代的脉搏,洞察世界发展的走向,把握世界的呼声,把翻译研究与当代全人类的共同诉求——生态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人类对生态的保护和维持的渴求与愿望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融、共生共荣的理念,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当代意义,体现在全球社会进步的普世价值。基于分析,作者论述了欣顿的生态译诗体现的中国山水诗的道禅精神与美国荒野哲学和深层生态学的融通性,即生态整体主义和荒野宇宙观(陈琳2017)。该书主题与人类对生态友好的呼唤密切相关,侧面反映了世界的诉求与呼声,回应了时代、社会与人类的生态精神需求,体现当代意义和普世价值,契合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旋律。
第三,暗含丰富内涵,启发现实指导。作为聚焦于域外汉学传播途径的著作,该书主要具有以下内涵意义与现实启发:(1)全面细致地展示了欣顿生态译诗的语言风格、形式特征、翻译特色、以及精神内涵,全方面、多角度地呈现欣顿的生态译诗,建构了欣顿生态世界的全貌;(2)对于同类型的研究,不难发现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一般难以落实到具体实例上,该书第一次把译介影响研究确切落实到欣顿的山水诗译介中,充分印证该书新模式的可行性、实用性与易操作性,为相关研究指明方向以及提供参考;(3)从全新的视角切入到中国文学跨文化的影响研究中,基于对欣顿的分析研究,给缺乏实例验证的新视角提供了重要支撑。该书以史论结合的方法,系统论述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互动的机制,描绘美国古典诗词译介的蓝图与概况,从而加深对研究域外汉学传播途径的动态形成机制的把握,为建立充分文化自信与促进跨文化传播提供启发指导与现实参照。
然而,该书仍然有一些不足。第六章举例分析了欣顿对不同诗人区别化处理,以阐释欣顿译诗差异化的特点。然而因例子数量较多,部分诗词的分析论述相对较为浅显,一笔掠过,浅尝辄止,易产生走马观花之感,也容易因译例分析不足,导致理论过于玄奥,晦涩难懂。
但瑕不掩瑜,《欣顿与山水诗的生态话语性》一书对当前美国汉学界最新的译介动态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案例剖析,总结了当前中美文学关系的最新议题,为比较文学翻译研究、海外汉学研究、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研究等提供了重要学术线索,其理论创造性与思想深刻性,必将对探究文学跨文明传播的阐发研究、提升文本话语现代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起到深化与促进作用,从而推动具有时代气息与普世价值的民族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