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背景下高校线上教学的实践探索
——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2020-01-01 20:56赵小敏蔡海生何雯洁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教学资源疫情

赵小敏,蔡海生,何雯洁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5)

2020年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来袭,这突如其来的疫情给高校课堂教学带来巨大冲击。1月27日,教育部发布了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同时要求“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为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江西农业大学根据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高厅[2020]2号),以及江西省教育厅《关于江西省本科高校开展线上课程教学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及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师生中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增强疫情防控信心、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切实做到“疫情防控不懈怠,学生培养不放松”,坚持疫情防控和人才培养两手抓、两手赢,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开展一系列有效措施,保障了线上课程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达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教学目标。

一、线上课程教学实践与成效

为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顺利开展,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了全部优质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江西省教育厅也为全省各高校免费提供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及优质课程资源、在线教学服务。江西农业大学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第一时间制定相关工作应急预案,深入推进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精准切断传染源,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在最大限度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借助和利用各类在线资源,加强了本科生、研究生线上教学工作的组织,切实做到“开学延期课不停”,保障了全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一)科学研判形势,强化组织管理

一是科学研判形势,制定教学方案。江西农大多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根据疫情的发展形势,提前对开展线上教学作出科学研判,先后出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新学期工作预案》《关于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延期开学暨开展线上课程教学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新学期延期开学研究生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关于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方案》及《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研究生教育教学实施方案》等9项疫情防控背景下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全面统筹协调。

二是强化组织管理,做好服务工作。江西农大各部门认真细化落实工作预案,部署教学安排,对线上教学形式、教学平台选用、课程资源选择、教学资源制作、师生能力培训、教学质量监控和应急处理预案等进行系统设计和全面安排。对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保证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好线上教学的师生动员、课程统计摸底、对接教学平台、平台利用培训、教学资源建设、在线直播答疑等管理服务工作。各学院及任课教师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模式,重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掌握平台操作,开展线上教学,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线上开课率高,教学运行良好。江西农大先后四批开展线上教学,应开本科课程3850门次,其中理论课2548门次,实验课程1302门次,理论课程全部开展线上教学,线上教学开课率100%,实验课程1126门线上教学,176门线下教学,线上教学开课率86.5%。应开研究生课程282门,线上教学271门,线下教学11门,线上教学开课率96.1%。第一、二批开展线上教学的任课教师989人,占专任教师1100人比例的90%。除毕业生外,96%的学生课程签到率超过90%,累计参加在线学习学生179063人次。教学运行情况整体良好。

(二)创新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安排

一是分析课程特点,做好开课准备。学校开展在线学习的本科生人数众多,学科分布广泛,课程教学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初步科研方法的掌握。本科课程线上教学资源丰富,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承担课程教学任务,教师队伍年富力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成为线上教学的主力军;任课教师能够针对本科课程标准及学生特点,积极寻找优质课程资源或自主建设在线课程,规划课程内容、掌握平台使用、布局教学组织、设计教学环节、组织课堂讨论、培养自学能力,碎化知识点讲解等,培养本科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研究生线上教学,课程教学注重学科前沿和交叉学科知识掌握,突出获取知识、前沿跟踪、学术交流、学术(技术)创新等能力的培养;研究生课程线上教学由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教师学历职称高,教学经验丰富。针对研究生课程资源匮乏的情况,教师们自主建设在线课程,扩充教学资源,掌握平台使用技巧,组织设计互动讨论,培养研究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加强研究方法、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的训练。

二是依据培养计划,调整教学安排。大一、大二、大三及研一学生以课程教学为主,各学院根据学科(专业)和课程特点和线上教学实际,调整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案。任课教师能自觉探索线上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保障线上线下教学同质等效。研二学生以开展科学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为主要任务,研究生导师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微信、QQ及电话等多种方式,与研究生保持密切联系,详细了解研究生的行程安排和身体情况,及时传递学校的教学安排、落实新学期培养计划。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线上指导工作,帮助研究生做好学习计划、提供参考文献、布置学习任务、检查学习效果,加强与研究生的线上交流沟通,因地制宜推进各项学习任务和科研工作。大四及研三学生以学位论文、考研(博)深造、求职就业为主要任务,学校严格把控学位论文质量,做到“疫情防控高要求,论文质量高标准”,论文指导教师与毕业生定期开展线上交流,加强对学位论文撰写指导。本科生论文答辩全部采用线上答辩方式开展,研究生论文答辩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严把论文质量关,确保学位授予质量。真正实现了“延期开学不停学,立德树人不落空”的工作目标。

(三)发挥平台优势,激发学习自主性

一是发挥平台优势,开展线上教学。“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超星泛雅”和“智慧树”等三大平台存储丰富的课程资源,包括视频、课件、教学大纲、课程作业、参考文献等,支持教师自主建设在线课程;钉钉、腾讯会议、腾讯课堂、ZOOM平台直播功能强大,便于任课教师开展知识点讲解;QQ和微信平台操作便捷,使用广泛,信息实时性,便于任课教师开展难点答疑。学校依托三大平台自建课程的比例达到2204门次,占线上教学课程的95.58%(其中超星平台1347门次,占58.41%;爱课程715门次,占线上课程的31.01%;智慧树平台142门次,占6.16%)。

二是打出平台组合拳,激发学生积极性。为避免公共教学平台产生拥堵、卡顿、延迟、崩溃等现象,保障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任课教师选择错峰授课,并组合使用多种平台开展线上教学。任课教师灵活选取傍晚、周末等时间段开展线上教学,有效避开课程教学高峰期。同时,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选用“超星泛雅”等三大平台的课程资源、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课程资源或自主建立课程资源,上传课程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进度安排、PPT讲稿、动画视频、课堂录播视频及参考书目、文献等电子教学资料,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支持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充分发挥钉钉、腾讯会议、腾讯课堂、ZOOM平台直播功能,进行课程教学中重点、难点知识点的讲解,并开展课堂讨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点掌握;运用QQ平台和微信平台进行“一对一”答疑解惑,布置课后作业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组合拳”的授课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2],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保障教学质量。线上教学改变了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缩短授课时间,增加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改革。

(四)评价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一是实施线上督导,强化教学管理。为实现“疫情防控高要求,培养质量高标准”的目标,学校采用线上随机听课,后台实时监控等多种有效措施,开展教学检查与督导。为准确掌握课堂教学情况,校督导组、教务处、研究生院、各学院及导师深入教学一线,开展线上听课,强化教学督导,掌握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平台数据统计与分析,实时监控教学质量,进行学情分析,有效指导线上教学开展,不断强化教学管理。

二是开展调查分析,评价教学效果。江西农大开展线上教学问卷调查,着力打通教情通道和学情通道,收集师生关于线上教学的反馈及建议。调查结果显示,84.94%的任课教师和85.71%学生表示支持开展并接受线上教学模式。80.13%的任课教师认为线上教学开展顺利,72.44%任课教师认为线上课程教学平台基本或完全满足线上教学需求。58.44%学生认为线上课程教学网络不稳定。同时,学生更乐于接受视频、语音直播加在线讨论的线上教学方式。通过调研,共收到师生反馈意见建议3694条,学生意见集中在教学形式、教学组织及学习效果方面,教师建议集中在平台容量、网络条件及教学效果方面。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中心定期以简报形式发布线上教学进展报告,刊发典型经验、典型案例,收集线上教学建议,促进线上教学经验交流,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起到了良好的工作督导和经验交流作用。

二、线上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线上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课堂人数、地域、时空的限制,且教学资源丰富,信息量大,教学形式花样繁多,具备视频回放、名师资源共享优势,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活课堂活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3-4];同时,有效缓解教室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够的问题,补齐硬件条件匮乏的短板。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实践来看,线上教学具有其优势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课程资源匮乏,优质教学资源有待进一步加强。丰富的教学资源是线上教学的基础,尽管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全部优质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但是以本专科的课程为主,研究生的课程资源较为匮乏。本科生课程教学资源相对丰富,但符合学科特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线上资源仍不足。研究生课程相较本科生而言更专业,更具前沿性,各高校依据学科(专业)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内容上有较大差异,并且各高校未实现线上教学资源共享。不少高校尚未建立符合学科(专业)特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线上教学资源库。国家级、省级优质课程建设以线下建设为主,未完全实现资源的在线建设与共享。高校虽积极推动线上“金课”及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建设,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需要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匮乏的教学资源成为线上教学顺利开展的“拦路虎”。课程教学既包含理论教学,也包括实验操作。实验课程不仅可以巩固和加深理解对应理论课程的基本概念及理论,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1]。线上实验课程的开展需要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高校高度重视并投入大量经费支持虚拟仿真项目的建设,但目前的建设成效无法满足全面开展线上实验教学的需求,虚拟仿真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平台容量不足,硬件设施条件有待进一步提升。伴随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线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各大教学平台服务器容量皆无法满足同一时间各类课程在线教学需求,皆存在不同程度的拥堵、卡顿、延迟、崩溃现状,严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开展。线上教学要求师生具备良好的网络环境及足够的网络流量,师生遍布全国各地,网络环境不尽相同,不理想的网络环境及不充足的网络流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

三是教师经验缺乏,信息科技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期间,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加速了教育信息化进程。短时间内要求任课教师掌握平台操作,着手课程建设,制作教学资源,调整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环节,完善教学组织,保障教学质量,无疑对任课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教学实践看,部分任课教师存在对平台使用不熟练,教学资料质量不高,教学设计不合理等状况,教师信息科技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是学生参与度低,课程组织形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线上教学资源丰富,教学便利,但线上教学仍然无法完全比拟面授过程中的直接互动[5],学习过程完全依靠学生自主约束,无法保证其学习效果。同时,任课教师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线上教学课堂节奏的把握不到位,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效果不理想,线上教学组织设计比较主观,学生课堂参与度难以掌控,造成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的浪费,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是教学模式单一,教师教学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从最初确定开展线上教学,任课教师表现出抵触心理、畏难情绪,但又不得不服从学校安排统一开展线上教学,到后期任课教师适应线上教学模式,并认识到线上教学的优势,积极主动开展线上教学,线上教学开展逐步有序,期间教师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学生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由最初的不适应线上教学模式,到后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掌握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但是,线上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不能完全掌控学生的情况下,教师要更多地顺应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好线上优质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并非直接将传统课堂搬至线上开展。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与方法,都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提高线上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因为突发的新冠疫情,“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对高校线上教学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很短的时间内,普及了线上教学知识,丰富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拓展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空间,锻炼培养了广大教师,最终线上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提高线上教学效果,真正实现线上线下“同质等效”,针对线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举措,对线上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

(一)加快构建教学资源库,打造线上优质教学资源

一是完善教学资源库。线上课程建设内容和模式千差万别,简单、同质化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高校应建立具有学科(专业)特色,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资源库,完善优质教学资源,提供更多教学视频、电子教材、参考文献等教学资料,建设高质量的线上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二是强化“互联网+金课”建设。重视“互联网+金课”的建设与应用,鼓励并支持教师积极申报“互联网+金课”课题,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规范教学大纲,完善课程内容,丰富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与设计,强化自编教材建设,组织教学活动,建成适合网络教学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互联网+金课”。江西农大初步计划自2020年起,每年立项建设60门左右校级“互联网+金课”,力争到2022年建成120门左右校级“互联网+金课”,为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丰富的、满足师生需求的优质课程资源。

(二)加快完善线上教学平台,促进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一是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支撑[6]。高校应不断加强校内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拨付专项建设资金,改善数字化教学的硬件条件,构建课程教学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搭建基于“互联网+”技术支持的智慧教室,通过多元的信息呈现方式、多维度的探讨交流平台、多层次的教学反馈途径、多角度的数据分析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其以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二是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依托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数据库和网络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在开放、自主、交互的虚拟环境中进行安全、经济、可重复的实验实践模拟操作[7]。虚拟仿真技术可作为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实验技能,形成理论与实验相互支持、课堂知识与应用实际相互结合、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教育教学格局。打造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切实推进线上实验教学工作,是未来线上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长效机制

一是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与网络化教学优势互补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的重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可以为学生创造真正高度参与的、个性化的学习体验[8-9]。混合式教学注重“先学后导”“先导后学”相结合,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交替呼应,螺旋反复推进的教学思维模式,开放的学习资源、反复的教学过程、多样的评价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5]。混合式教学通过现代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创新,利用混合式、探究式、参与式、个性化等多种教学模式,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学习时间更机动、学习方法更灵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是加快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长效机制。新冠疫情加速了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教育教学方式的新常态。混合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地位由主导变为指导,学生地位由被动变为主动,重心在于帮助学生提高主动性、激活创造性。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互动更加便捷,教学时间更加充裕,优质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效果得到提升[6,9]。任课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充分把握线上教学规律,以学生为中心,“指导”“学习”相融,“线上”“线下”互补,加快建立混合式教学长效机制。

(四)加快开展线上教学师资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线上教学技能

一是强化教师培训与服务支持。利用在线培训课程、发布操作手册、模拟操作示范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教学平台。围绕在线教学理念、课程建设、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案例分享、教学管理等,组织专题培训和研究交流,尤其要面向高年龄段、掌握新技术有难度的任课教师开展工作。加强与教学平台的沟通交流,为任课教师提供疑难解答和个性化技术指导,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是加强线上教学经验交流。积极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共商解决线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激活基层教学组织的活力,通过在线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推广先进经验,帮助教师提升在线教学技能;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收集、研究、编写线上教学方法指南,推送给任课教师学习,开展在线服务,帮助、指导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组建在线指导教师团队,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示范,为教师提供优秀案例,交流在线教学经验。

三是制定落实教学奖励办法。出台教师教学奖励办法,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互联网+金课”的,校内教学实践效果突出、学生反响良好的课程,给予奖励。建立教学业绩考核制度,“互联网+金课”建设项目鼓励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验收的给予适当奖励。加大对教学效果和教学改革研究的考核,引导任课教师回归教学质量。

(五)加快实施线上教学规范管理,建立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教学督导,强化监督管理。强化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听课督导,组织各级各部门人员深入线上、线下一线开展听课活动,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监督与检查,及时将意见建议反馈给任课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二是发挥大数据优势,掌握教情学情。充分发挥平台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针对在线资源建设及使用情况、师生在线时间、作业和讨论完成情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进行教情、学情过程性分析,强化教学质量实时监控,有效指导线上教学开展。

三是建立评教机制,提供有力指导。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随堂评教,打通教情通道,反馈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建议,督促任课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计划。

四是实行动态监管,引导线上教学。定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获取学生的问题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引导和督促学生认真参与线上学习。建立“教、学、评”三方协同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创新督导方式、加强教学检查,利用数据分析,掌握教学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实现课程的全程、全员、全方位督导,全面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线上教学是对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一次考验,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信息技术推广普及,为教育信息化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互联网+教育”的现代教学观念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教学方式新常态。江西农业大学将持续推动教育的转型与变革,以教育信息化为驱动力,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线上教学创新实践,完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教学资源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浅谈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网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