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澄清理论视域下涉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讨

2020-10-12 06:19李珊金危危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场域思政价值

李珊,金危危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193)

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探索,是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到各学科、各专业课程教学中[1],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程一直处于“孤岛”困境,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难以根除,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系统化与融通性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关于“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论述,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学界及社会各界也围绕此开展了系列理论探析与实践探索,成效各有不同。本研究基于对价值澄清理论的批判性应用,结合涉农高校的学科特色,为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构建提供一种新思路。

一、价值澄清理论的内涵与价值评述

价值澄清理论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广泛流行的道德教育理论流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拉思斯(L.Raths)等人著书《价值与教学》,系统阐述了价值澄清理论的内涵与方法。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社会价值具有多元化与复杂化特征,学校价值教育需要破除将各种价值文化强作用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危机,引导个体通过选择、珍视和行动等一系列策略,主动地、内化地实现自我价值观的澄清。它是“使受教育者通过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学习,获得最合适和清晰的个人价值观的一种道德教育模式”[2]。价值澄清理论的四个原则包括:以生活为中心、现实认可、激发进一步思考、培养个人能力[3]。强调教师要鼓励学生植根于生活实践中,发现并解决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价值问题;要充分包容并接受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态度、兴趣等;要激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其作出明确选择,意识到个人珍视;要提高学生个人潜能,把慎重选择和珍视的价值思维付诸行动,并进一步巩固价值。

价值澄清理论虽常因过于强调形式、忽视内容合理性、弱化教师作用等问题被学界所诟病,然而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巴里·查赞(B.Chazan)的评述:“在20 世纪,这种学说比其他德育学说,有更大的实际意义与重要性,它可能是当代价值教育方法的最为典型的代表”[4]。确切地说,该理论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与实效性,且对学生主导地位的尊崇、对个体内部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视、对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呼唤[5],为当代思政教育提供了值得充分肯定的理念与思路。由此,基于对价值澄清理论的批判性运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重点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如何旗帜鲜明地坚持在社会主导价值下的选择?二是如何为学生打造“回归生活”的课程思政教育平台?三是如何融汇一体地坚持学生主体性原则?

二、以涉农高校为例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

为回答前述的关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三个问题,在涉农高校探索与实践时,需重点对教育内容进行明确以坚持正向的价值选择;对教育场域进行拓展以打造“生活”教育情境;对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以充分实现学生本位的课程思政教育。

(一)教育内容的明确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论述为总方向,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总遵循,需要突破价值澄清理论在德育内容方面的相对放任,为学生的个人价值选择与澄清旗帜鲜明地划定社会主导价值范围,这是对西方价值澄清理论的中国化运用,也充分契合了中国大学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具体对涉农高校而言,《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对农学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融入内容提出要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培养“‘大国三农’情怀”等。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勉励广大师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涉农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与思想遵循作出更具体化的指示。

基于此,涉农高校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中,除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宪法法治教育,以及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五个基本版块纳入教育内容外,还应充分融合农科特色,以习总书记回信精神为重要指引加以设计:一方面是文化教育,对农耕文化的认识、对农业先驱者品质的传承、对院校精神的领悟等,进一步坚定学生的专业自信与热爱;另一方面是“三农”情怀培植,学生对国家三农重大战略、重要讲话、重要政策文件的学习,以及对“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感知,进一步培养学生成为知农爱农创新人才。

(二)教育场域的拓展

价值澄清理论的要义之一为“关注生活”,也是对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充分融入与发展。“生活”无处不在,这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课内外、校内外、国内外、线上下教育资源相协同,进而形成360度思想政治教育“大熔炉”的教育合力提供思路[6]。本研究借鉴布迪厄提出的“场域”概念,将“生活”这一教育场域划割为五个部分,并立足农科特色,针对性设计课程思政形式与内容,构建“涉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理论框架图”(见图1),分别关注其各自“存在的客观关系网络或构型”[7]。

图1 涉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理论框架图

课程思政的第一场域为课堂教学,也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对应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相较于传统意义上仅“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强调要深度挖掘各个学科、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涉农院校为例,如农科领域的历史文化、价值取向、行业精神、人物典范、国家战略导向等,都应自然吸纳进课程教学设计,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与价值引导,进而增进专业情感。

课程思政的第二场域为校内实习,对应实践类课程。其重点在于以学校作为教育主场景,以校园生活作为教育主素材,在课外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思政教育平台。如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实施的“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为中国乡村振兴种业菁英班、中国乡村振兴农场主菁英班两个“虚体班级”在课外开设乡村振兴系列、创新创业系列讲座等;组建“作物学科普兴趣俱乐部”,由学生自发立项,围绕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开展科普教案和教材的编写工作。将思政教育寓于学生的校园生活之中,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提升综合能力。

课程思政的第三场域为社会实践,同样对应实践类课程,于涉农高校而言是对“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最生动的体现。以“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为例,充分整合学校、政府、社会资源,搭建产学政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将学生“生活”的场域由学校扩展到农村田野与农业企业,将“知农”的“农”由农业专业知识扩展到农业农村农民的现实情境,学生在行走大地、亲近农民的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植深化“爱农”情感和“为农”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课程思政的第四场域为国际交流,也是实践类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在世界格局多元化、复杂化的当下,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正中央,“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都要求大学课程思政要主动将场域拓展至国际,积极与世界接轨,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竞赛项目、短期交流等,让学生对国际形势与发展有更深刻的认知,对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有更坚定的自信,在更具国际化、包容性的国际“生活”中开阔视野、提升战略思维,做出更明确的价值澄清。

第五场域为网络教育,作为一个虚拟化的场域空间,其可提供的并非某种具体内容类型的课程,而是对课程媒介维度的再拓展,以慕课、微课等更受学生喜爱的形式呈现,其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更为学生所接受。特别是可以鼓励学生亲自参与相关课程的讲授与后期制作,发挥朋辈效应进行思想宣传与价值引领。

(三)教育策略的创新

价值澄清理论常用的教学策略有对话策略、书写策略等,其核心要义在于对学生主体原则的坚定贯通,这也为涉农高校如何渗透式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

对话策略既可以是教师在第一场域外的一对一非正式交谈,也可以是在各种场域下的集中讨论。它强调避免道德说教与价值灌输,创造激发学生自发思考的氛围,教师无须证明自己思想的正当合理性、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与价值等[3]。当下社会普遍存在对学农认知的偏差与低估,学生自身对专业也存在认知局限和认同感缺失,在价值复杂化的情境中,对话策略将有效避免因教师一味灌输、论证、强调而导致的学生逆向反叛。教师言传身教,以及富有洞察力地运用学生的澄清反映,则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专业情感的增进。

书写策略则充分利用学生在书写文字时的深度思考过程,帮助其获得内心世界的重塑。对涉农高校而言,课程思政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于实践,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将实践感悟述之于纸面,进而巩固其在拓展至课外、社会、国际等“生活”场景中所获得的价值塑造成果。例如,中国农业大学的一位教授在连续两年带队参加山西灵丘某村扶贫调研工作时,带领实践队学生们与农民同吃同住同生活,每日讨论、反思、总结、感悟,共同编著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手册》《穿越2050的乡村振兴愿景》两本书,其对于学生“三农”情怀的培植毋庸质疑是非常有效的。

三、价值澄清理论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启示

文章基于对价值澄清理论的批判性应用,立足中国特色、农业特色,对涉农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理论初探与实践分析。其对于普通高校课程建设同样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具体总结为三点启示。

一是要建立协同育人的工作理念。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势必要突破“孤军奋战”的困境,促使思政课堂的显性教育与其他各类课堂的隐性教育相协同、相补充[8],实现“同向同行”。“同向”即在方向上共同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同行”即在行动上共同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贯穿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要加强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课程思政教育的场域归于生活,而生活应具有其多元化与复杂化。除课堂这一“主战场”之外,校内实习、社会实践、国际交流,再加以网络教育平台都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战场,这就要求高校在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时,对所有教育场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进行通盘考虑与融通性设计,并在课程学分上予以打通。

三是要打造“四有”好老师队伍。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的践行等都要求高校必须正视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善于挖掘所授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德育价值;另一方面要切实掌握在所授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正向的价值体系塑造。

猜你喜欢
场域思政价值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