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发端,对个体的品格形成和道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食品伦理教育是解决食品链中道德问题的重要举措,应贯穿于人的一生并从幼儿教育阶段开始渗透。研究者从食品伦理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满足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入手,阐述了在幼儿教育中渗透食品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幼儿园渗透食品伦理教育的途径,以期为各幼儿园培养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伦理观念,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幼儿教育;食品伦理;食品安全
幼儿教育是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发端,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人格品质的发展以及认知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6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思维具有不可逆性且以自我为中心,往往沉浸于自己的世界而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幼儿的这些特质恰恰说明他们是一个极具可塑性的群体。
食品伦理学是研究食品在生产、流通及消费过程中引起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及人与国家之间的道德联系的学科,旨在通过解决食品链中的道德问题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2]。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道德因素的影响,而人的道德品质又是从幼儿时期培养起来的,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渗透食品伦理教育可谓意义重大。
一、在幼儿教育中渗透食品伦理教育的
重要性与必要性
1.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
自2012年起,食品安全问题连续六年位居“中国全面小康进程中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榜首,三鹿奶粉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镉大米事件、毒豆芽事件等,无一不反映食品安全问题对社会公信力、社会治理难度以及社会非理性因素变化的影响[3],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增加。虽然从2018年开始,食品安全问题不再占据榜首位置,但食品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问题依然层不不穷。作为食品伦理的子内容,食品安全在困扰成年人的同时,更影响着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正处于早期身体发育成长期的幼儿,一旦摄入问题食品,将会引发身体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在成年人的严格把控之外,更需要培养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以避免误食等情况,减少幼儿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2.有利于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左传》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道德从古至今都为人们所重视,旨在解决道德问题的伦理学更是如此。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从业人员违背道德准则,藐视行业规范,道德水平低下。幼儿时期是个体道德发展、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成年后的不良行为往往可以从幼儿时期找到原因。因此,在幼儿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个体一生的道德发展极其重要。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是幼儿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基础,还能潜移默化地推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及性格的养成[4]。当幼儿逐渐长大,面对复杂的世界时,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将使他们不易迷失方向、误入歧途,这样不仅仅是为自己造福,也是为整个社会和全人类造福。
3.有利于满足幼儿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幼儿教育的大环境下,不少幼儿园将教会幼儿唱几首歌、跳几支舞等作为对素质教育的呼应,但实际所需远不止于此。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5],幼儿的素质教育体现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研究表明,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幼儿,童年时期会更加快乐和幸福。这样的童年经验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6],而且能使幼儿更顺利地适应小学的生活与学习。食品伦理教育涉及健康教育、道德教育,这些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幼儿进行食品伦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道德发展。
二、幼儿园渗透食品伦理教育的途径
1.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食品伦理教育
幼儿在园的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幼儿掌握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和道德品质。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食品伦理教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食品伦理的意识,而后要注重教学环境的设置。陈鹤琴认为,儿童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环境的刺激与影响[7],因此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学场景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大班活动“食品安全我懂得”中,教师在向幼儿讲述食品安全知识时,可以出示部分幼儿平常爱吃的零食,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判断食物是否健康;还可以通过创设超市的环境,让幼儿联系逛超市的经验,进行挑选合格及安全商品的小组比赛,最后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总结,进一步强化幼儿的食品安全意识。
2.在日常生活环节中渗透食品伦理教育
食品伦理教育不是仅凭简单的说教就能实现的,它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8]也明確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日常生活环节中潜移默化地渗透食品伦理教育,从直接经验入手,让幼儿在真实生活场景中学习,不仅有利于幼儿的适切发展,而且也不会给教师增加负担,同时还能使生活环节变得更生动有趣。
幼儿园日常生活包括入园、盥洗、喝水、如厕、进餐、午睡、午点和离园八个环节[9]。教师在这八个环节中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观察和模仿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10],教师好的言行会给幼儿带来正面的影响,反之则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在这些环节,教师可渗透食品伦理教育,如在盥洗、如厕处张贴勤洗手、爱干净的卡通贴纸;在进餐、午点前后引导幼儿描述食物的特征,交流食物对身体的益处;在午睡时向幼儿讲述食品伦理小故事等。在这些生活小细节中自然地渗透食品伦理教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渐渐地形成食品伦理观念。
3.在游戏中渗透食品伦理教育
根据维果茨基的观点,游戏是2~6岁学前儿童发展最主要的源泉,它以其教育和创造良好情绪的内容吸引和保持幼儿的注意力[11]。正因如此,幼儿才会忘乎所以地投入游戏,并将其视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游戏对幼儿的认知发展、读写能力的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均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12]。食品伦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很难通过言语向幼儿表达清楚,而通过游戏向幼儿渗透相关内容,更便于幼儿理解,并且也有助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道德化教育。当然,教师应基于幼儿的特点,设计合情合理的游戏,并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食品伦理学中的四大原则是幼儿需要了解的,但相关表述对于幼儿来说很难理解,那么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可以把这些文字转化为幼儿能够想到的直接经验,从而帮助幼儿进行学习。比如对于生命神圣与价值原则的渗透,教师可以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为素材设计情境游戏,在游戏设计中加入幼儿日常生活场景(如医院打针、餐厅点餐等),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促进幼儿有效学习。而对于尊重与自主原则、公正原则的渗透,由于幼儿在游戏时会无意识地进行自主学习,并更多地体现在行为表现上,而非用语言表达出来,那么教师在此过程中只需要进一步强化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进行总结,帮助幼儿把这些行为表现内化为幼儿的知识即可。
三、 结语
总之,食品伦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乃至终身教育体系中,并需要不断地进行强化。而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发端,对个体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此,幼儿园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日常生活环节以及游戏活动中渗透食品伦理教育,使幼儿初步了解食品伦理知识、萌发伦理道德情感,同时也为幼儿顺利适应基础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庞丽娟,胡娟,洪秀敏.论学前教育的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03(1):7-10.
[2]黄儒强,黄继红.食品伦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1.
[3]陈玥.略论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的社会恐慌及其后果[J].前沿,2012(19):131-133.
[4]斗尕草.浅谈幼儿道德教育的重要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5(18):124.
[5][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李玉杰,赵春颖,李桂云.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有效策略[J].教育探索,2012(12):137-138.
[7]柯小卫.陈鹤琴现代幼儿教育学说[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8-10.
[9]吴超伦.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探索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10]Elsner B,Pfeifer C. Movement or goal:goal salience and verbal cues affect preschoolers imitation of action components[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2012,112(3):283-295.
[11]Petrovska S,Sivevska D,Cackov O. Role of the Gam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92):880-884.
[12]喬·L·弗罗斯特,苏·C·沃瑟姆,斯图尔特·赖费尔.游戏和儿童发展[M].唐晓娟,张胤,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168-192.
(责任编辑 张慧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