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2016-10-17 20:50苏晓琳
科技视界 2016年21期
关键词:监管体系食品安全监管

苏晓琳

【摘 要】食品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食品行业链条比较复杂,关系到的利益主体较多,为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健全的管理体系、优秀的监管队伍、先进的检测手段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我国在这些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导致食品安全监管存在较多的问题,威胁到社会的稳定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文章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食品安全;监管;监管体系;利益主体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是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亘古不变的道理,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守则。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的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食品安全监管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涉及到较多的利益主体,所以不仅需要食品安全监管一个部门的努力,还需要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其他部门的通力配合,才能够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会面临诸多的难题,需要采用适宜的应对措施逐渐的完善,切实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

1.1 利益主体行为失控

在我国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包含三个利益主体,其一是以食品及其附属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企业为主的供给主体,其二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监管体系,其三是以消费者和消费企业为主的消费主体。在食品安全监管流程中,三个利益主体都承担着相应的监管责任,并且分担监管成本。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是行政监管主体承担的监管责任最大,分担的监管成本最多,而供给主体会迫于行业的规范以及企业发展的压力,承担一部分监管责任和监管成本,而消费主体的监管责任和成本一般得不到显性的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方面利益主体都希望以最少的监管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其中以供给主体最为明显,所以会钻法律的空子,添加剂使用不规范,标志说明不清晰等行为日渐增多,由此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行为的失控,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1.2 较长的食品供给链

食品从生产到销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的流通环节较多,包括原料的供给、初加工、仓储、运输、生产、包装、半成品仓储、半成品运输、包装材料生产加工的一系列流程以及中间环节的添加剂等等,每个环节都会对食品安全监管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食品安全监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较长的食品供给链增加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由此为食品安全监管带来挑战。

1.3 参差不齐的食品生产现状

我国的食品加工行业呈现粗放型、分散度高、技术含量低以及利润空间小等特点,其中以中小企业居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由于食品加工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而导致的食品质量不合格现象较多,由此增加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而由于我国各地的民俗习惯不同,所以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在生产方式上还不规范,相关的行业标准不健全,由此为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挑战。

2 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应对措施

2.1 构建新的食品安全监管行政组织体系

食品安全监管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团结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政府的职能部门具有重要的责任,所以要在监管体制上进行改革,对于以往的分段管理存在的衔接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将分散在各部门的职能和权利统一收回,建立一个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具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特点,对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的监督管理,实现全过程的无缝管理,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

2.2 完善新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依据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需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立法,重点要加强以下几个环节:首先,要突出食品安全监管三大利益主体的职责与权限,赋予社会与消费主体监督权力,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度;其次,要注重食品安全监管前瞻性,协调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后向抑制和前向抑制的关系,实现食品供给的全过程监管;第三,要通过立法,强制实施食品生产的准入制度,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和召回制度,确保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质量安全。

2.3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投入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还需要从三个利益主体着手,首先应该加大政府职能部门行政主体的投入力度,承担食品安全监管的重担,分担监管成本,切实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好本职工作。行政主体可以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利用,发挥科研部门、高校等单位的资源优势,加强对食品安全监测的力度,从而可有效降低监管成本,并且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专业性、独立性和客观性。对食品供给主体进行规范化管理,明确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提高企业监管的自律性。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对食品攻击主体进行约束,从而提高食品供给主体的自律性,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对消费主体的宣传工作,增强消费主体的维权意识,深刻认识到食品安全监管与自身健康的关联性,能够利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从而积极的加入到食品安全监管的队伍中。

2.4 建立行业诚信档案,规范食品供给主体行为

国家要建立起从事食品生产、流通和质量检测的企业、单位和个人诚信档案,详细记录食品供给主体、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行为信息;划分食品供给主体、第三方检测机构等主体的信用等级,将信用等级通过一定渠道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同时与政策扶持和银行信贷等挂钩,配合实行食品生产准入制度,增加对食品供给主体、第三方检测机构等行为的约束,杜绝有不良行为记录的企业和个人继续从事食品生产、流通和销售,从源头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3 结语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大事,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所以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力度。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涉及到诸多的利益主体,并且从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到销售其中涵盖较多的环节,为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提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监管全程的统一性和集中性。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利的条件。加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强化食品行业自律性,从而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蒋慧.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症结和出路[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11-10.

[2]周应恒,宋玉兰,严斌剑.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激励相容机制设计[J].商业研究,2013-01-10.

[3]尹红强,廖天虎.论做实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制——以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及职能转变为切入点[J].食品科学,2013-07-15.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监管体系食品安全监管
市场经济下食品安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