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鑫军 赵晶
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着力打造“学在金华”教育品牌,将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转向优质均衡发展,关注学生是否愉悦地学习,是否具有归属感和成就感,以“稳基线、抓主线、布长线”为工作方针,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抓手,探索区域建构良性教育生态的路径和策略。
一、稳基线,营造安全友善的家校环境
安全友善的成长环境,是良性教育生态的基础。为了改善师生和亲子之间的关系,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家校环境,金华市按照“稳基线”的工作方针,着力做好心理危机管理工作,积极推行校园心理危机守门人项目和有准备的教育谈话项目。
1.校园心理危机守门人
校园心理危机守门人项目开发了青少年心理危机管理课程体系,内容包括:青少年心理危机概况、心理危机的主要征兆、心理危机评估和转介技术、心理危机预防宣传和生命教育,以及心理危机的风险因素、保护因素和触发因素等。
该课程的实施主要包括3课时、6课时和9课时三种模式,通过案例研讨和操作演练的形式,应用于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班主任培训、新教师培训、师德培训和各类通识培训体系中。如今,全市有超过70%的教师接受过校园心理危机守门人项目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校园心理危机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2.有准备的教育谈话
有准备的教育谈话项目主要通过读书会、案例研讨、成长沙龙和准备清单等形式,开展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沟通和交流活动,提高班主任和家长的共情教育能力。
金东区和永康市主要以读书会的形式开展活动。以金东区实验小学为例,学校每周按照“阅读—分享—研讨—实践”的流程,组织教师学习和运用师生沟通的理论与技术。通过读书学习,大大改善了以往教师与学生谈话缺乏明确目标和方法的情况,教师开始有意识地设计谈话目标、内容和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教育谈话的效果。
开发区和武义县主要以案例研讨的形式开展活动。以金华市宾虹小学为例,班主任每周定期汇报学生典型案例,由教师、家长和专家共同分析案例学生行为背后的想法和感受。通过深入的案例研讨,大家开始将学生的问题行为视为学生情绪和需求的表达,从而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使用更加积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兰溪市和婺城区则主要以家长沙龙的形式开展活动。以兰溪市云山小学为例,学校不再以教师讲、家长听的形式开家长会,而是通过家长和教师平等对话、合作协商的沙龙形式开展活动。活动中,教师鼓励家长说出自己的担心和愿望,并与之一起探讨问题解决的办法,帮助家长树立信心,助推学生成长。
在实施有准备的教育谈话的过程中,很多学校将沟通的重点制作成清单和卡片,内容包括:这次谈话的目的是什么?我和学生此时情绪平稳吗?现在的时间和场合适合谈话吗?什么样的方法和语气能够解决问题?然后,将这些清单和卡片分发给教师和家长,或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或贴在家中墙上,以起到提醒和督促的作用。
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在与家长、同伴和教师的互动中逐渐进行的。这些人际关系交织成复杂的生态网络,学生在其中生活和学习,既受到生态网络的影响,也对生态网络的发展产生影响。校园心理危机守门人项目和有准备的教育谈话项目以提升这一生态网络的质量为目的,一方面,发挥着心理危机早发现、早预防的作用;另一方面,有效地促进了师生和亲子之间良好关系的发展,以及良性教育生态的形成。
二、抓主线,优化全面系统的心理服务
“抓主线”指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规范化和优质化,这是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体系的内在动力机制。主要通过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项目和心理服务三室合一项目,为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提供服务。
1.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
目前,金华市已经建成了心理健康三级服务体系。一级服务体系指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由班主任承担,通过班团活动和教育谈话,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二级服务体系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由心理辅导站承担,通过专兼职心理教师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个别心理辅导、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等活动,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三级服务体系指县(市、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由心理辅导中心承担,通过个别和团体辅导,为广大师生和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金华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成立于2017年底,建有体验室、放松室、辅导室、活动室等10间功能室,辅导队伍由近百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志愿者组成,并聘请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专家、金华医院精神科医生担任顾问和督导。按照“预约—辅导—整理—回访—研讨—督导”的流程开展心理健康个别辅导服务,同时设有青少年自信心训练营、教师情绪管理小组和家长成长工作坊等辅导团队,为学生、家长和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公益服务。
近年来,中心积极探索心理服务标准化、医教结合和正念教育等重要课题,逐渐发展成为高水准、高质量的未成年人公益心理服务中心。
2.心理服务三室合一
金华市积极开展辅导室标准化建设和示范性建设工作,三年实现学校心理辅導室全覆盖,学校心理辅导室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超过70%。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对心理问题具有消极的刻板印象,为了避免负面评价和群体排斥,很多学生和家长不愿走进心理辅导室进行咨询。因此,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建有设备齐全、环境良好的心理辅导室,但前来咨询的学生却很少。为消除学生和家长对心理辅导的负面印象,提升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利用率和实效性,金华市将学校心理辅导室建成融合学生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指导和教师心理成长三种功能的心理服务机构,开展“三室合一”项目。
例如,在兰溪市、东阳市和磐安县的很多学校,不再挂心理辅导标牌,而是换成“舒心坊”“趣学吧”“安心空间”等名称。学校心理辅导室也开展了大量具有发展性辅导色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永康市中小学每年都开展校园心理剧表演活动,很多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成立了学生心理社团,开展同伴心理互助活动等。
自“三室合一”项目推进以来,主动走进心理辅导室的人越来越多,学生和教师愿意在课余时间走进辅导室谈心,家长也喜欢来辅导室和教师沟通学生的情况。无论是师生还是家长,都不再压抑和隐藏自己的心理问题,而是能够自由表达和主动求助,使教育生态变得更加健康。
三、布长线,完善心理社会服务体系
“布长线”即以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为教育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发和品牌打造工作,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各界社会人士积极参与心理社会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完善。在这一环节中,金华市主要通过心悦剧团项目和“美美+家”工作室项目,来满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
1.心悦剧团
心悦剧团采用一人一故事的校园即兴心理剧形式开展活动,开创了一种艺术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心悦剧团以“成长自己,服务大众”为活动宗旨,由金华市近50位教师组成,分担职责包括团长、艺术总监、领航员、演员、乐师、剧务、摄影、道具、布景、报道等。剧团自成立以来,逐渐形成了系统的标识体系,包括LOGO、团歌、团装和各种规章制度等。剧团排演操作规范,每月都会进校园、进社区开展公益巡演,至今已演出近20场次。
2019年6月1日,金华市开发区举行了“万人齐上思政课”活动,期间心悦剧团表演了精品剧《幸福像花儿一样》。演出全程现场直播,线上线下观众达万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这种轻松活泼又内涵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深受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欢迎。
2.“美美+家”工作室
“美美+家”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由蘭溪市50多名心理教师组成,在2个社区和12所学校开设工作室,面向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工作室是教育系统建构心理社会服务体系的有益探索。兰溪市将组织、宣传、纪委、政法、卫健、民政、工会、团委、妇联、新闻等部门职能进行有效整合,共同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如妇联、民政部门将公投经费向工作室倾斜;卫健、工会、团委加强对义工队伍的支援;政法部门不仅给工作室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咨询服务,还在市综合治理中心面向普通市民设立了“美美+家”工作室;组织、纪委部门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公务员的身心建设范畴;宣传、新闻部门强化并扩大了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和范围,消除了人们的认识误区。针对农村薄弱环节,兰溪市还制定了“联村导师”制度,将心理健康知识和家庭教育指导送到村里,让其走进千家万户,畅通了服务渠道,达到了全域覆盖治理,使心理健康服务指导工作落到了实处。如今,一些以前仅靠学校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学生夜不归宿等,在多方协调、共同努力下得到了有效解决。2019年9月,“美美+家”工作室在杭州滨河中学挂牌,开启了金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出地方、服务全省的新局面。
从本质上讲,教育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服务,其服务是否优质,接受服务的人是否获得了良好体验,是检验教育服务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金华市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和家长的立场出发,从根本上优化了教育的各个环节,有效地提升了教育质量。目前,更多学校在考核学生发展时,不再单一地关注学业成绩,而是将学习动机、同伴和师生关系、身心健康等因素作为绿色评价指标,构建了一个适合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生态系统,实现了区域教育由“上好学”到“乐上学”的跨越。
(责任编辑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