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亚丽 王亚荣 赵婉莉
(1,3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2陕西科技大学文理学院,西安 710021)
学生不爱学习,不愿学习;教师教学缺乏创新,教学效果不佳,教师职业倦怠等问题是我们长期以来课堂面临的普遍问题以及难点。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给大学英语教师以及大学英语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张学新教授非常清楚当下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他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分析,提出要从“知识教育转向能力教育”,力争培养学生的4C核心素养:合作(collaboration); 沟通(communication);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造性思维(creativity)。
张学新教授基于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即“对分课堂”。具体教学过程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 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过程,即 PAD 课堂[1]。“对分课堂”核心理念是把一半的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顾名思义把每节课的时间对半分割,一半用于教师讲授,另一半用于吸收和讨论交流。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在先,学生的学习在后,对分课堂的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和讨论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定的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2]。
从2018年4月接触对分到本学期以来,笔者都在积极尝试实践对分,本学期初对所带的咸阳师范学院18级新生音乐1801、1802、1803、1804和舞蹈1801、1802班进行了前测,实践后期再进行后测。作为艺术类大学英语任课教师的实践反思如下:
第一,对分不是简单的讲授+讨论,不同于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合作学习、翻转课堂、自主课堂等。对分课堂从如何教到如何学、从作业布置、课堂管理和效果评价,与传统教学都有根本性变革。对分课堂传承传统教学智慧,蕴含丰富、深刻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对分课堂既非纯粹“以教师为中心”,也非纯粹“以学生为中心”。 对分融合讲授法和讨论法,彻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核心素养,让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沟通与合作能力在日常教学的每一节课上得到贯彻落实。既强调教师的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保证知识体系传递的效率,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爱上读书,带来个性化学习,深度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让传统课堂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对分明显减轻教师的机械性教学负担,带来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有效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教师的职业倦怠,从而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第二,对分强调“先教后学”,不鼓励任何形式的预习或者自学,因为让学生通过预习去学习新的内容存在重大错误:首先,预习违背了现代教育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增大了班级内部的个体差异性,降低了教学效率。其次,预习时学生遇到难点,就会陷入困境:放弃或坚持都可能出现问题。最后,预习不如复习效果好。因为预习打消了学生对要学的新知识点的新鲜感,削弱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3]。艺术专业的大部分学生自觉性较差,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很少有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因此,对分课堂会受到艺术专业学生的青睐。
第三,对分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分课堂”作为新型的教学法,简明易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培养核心素养。对分课堂从心理学原理出发,重构课堂教学流程,在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环节,均为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分课堂的讲授强调“精讲+留白”,精讲给予学生充分而不过分的引导,聚焦于知识框架和重、难点,让学生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去进行自主探究。内化吸收阶段,让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做作业。作业有一定的开放性,为学生提供发散和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表达思想、展示自我,进行新颖的个性化知识建构。由于学生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去选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创新的想法。最后,在学习阶段,学生带着在独立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在讨论中互相质疑,在观点的碰撞中检验、修正自己的思想,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客观性、理据性,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分课堂创造出一个让学生通过近距离接触和深入交流的氛围和环境,可以激发学生沟通的灵感和创新性的思维。学生在自由探索中不仅能提出问题,还能尝试运用个性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在课堂讨论中各种奇思妙想时时涌现。
为了鼓励创新,对分课堂的评价标准总是给有创新的学生最高分。对分课堂注重平时学习,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无论是批改学生的作业,还是在讨论中,对分课堂的原则都是淡化对错,强调对错会抑制学生的自由思考。淡化对错,也给学生带来宽松安全的学习氛围。学生感觉越安全,就越有可能去探索新事物。艺术专业的学生大都性格活泼,思维活跃,对分课堂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对于学生来说,引用学生的原话:“新的教学模式,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英语课堂的魅力,促使同学们增加了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分组讨论让英语水平好一点的同学带动了水平差一点的同学,这种方式很有创新性。”“现在的英语课堂同往常不一样,增加了讨论环节,以前大部分课堂都是老师一个人讲,很是乏味,感觉听着就想睡觉,同学互动学习,相互促进能增加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我建议以后的英语课就这样上。”
总之,对分课堂对教师和学生触动都很大,深受师生欢迎。虽然对分简明易懂,流程清晰,好学易用,即学即用,任何教师、任何学段、任何时间均可使用,但对分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每当此时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要很好地实践对分就需要教师用心去精心设计课堂,在实践中迅速提升教学能力,打破瓶颈,不断成长,更好地服务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