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高校工会”模式下服务教职工的方式创新研究

2019-12-23 07:13周晶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8期
关键词:高校工会模式互联网

周晶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工会服务教职工的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将发生诸多变化。因此,在“互联网+高校工会”模式下,需要对服务教职工的方式和创新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研究目标与内容和研究难点策略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工会”模式 服务教职工方式

引言

早在2012年,在易观第五届互联网博览会上,“互联网+”的理念被提出,隨后,其相关的理论也在不断地变化。2015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群团工作新格局。如何打造‘指尖上的职工之家,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努力为职工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是新形势下工会工作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目前,“互联网+”的思维正逐步融入每个人脑中,并成为推动传统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融入,高校工会对教职工的服务方式在不断地进行转变,广大的高校教职工也对高校工会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做出更多要求[1]。所以,相应的服务方式需要不断地转变,以契合高校工会工作的新需求。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新《工会法》规定:在互联网+高校工会的背景下,高校工会需要不断地维护和调动教职工需求,并有效地提高教育的质量。只有创新高校工会的服务方式才能让工会工作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为高校教职工创造更多学习和发展机会。教职工不仅能够将其作为平台进行沟通,甚至能够有效地激发全体人员的创新意识。本研究也是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工会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本研究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工会十七大精神的同时,基于“互联网+高校工会”模式,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会服务为例,开展高校工会对教职工服务的创新工作方式的理论研究,力图抓住“互联网+”优势,探索工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使工会更好地履行维护、建设、教育、参与的职能。

1.满足信息发展的内在需要

现如今,我国互联网人数已经突破了10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一度高达53.3%,手机互联网用户更是突破了6亿。可以看出,“互联网+”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必要趋势。“互联网+高校工会”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着深层改革、不同内涵和互联网+高校工会教育等多方面的矛盾。高校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建设,就需要有效地进行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校园。应该说,没有信息化就没有一流的大学教学,没有一流的科学教学。对于着力打造双一流大学的高校来说,“互联网+高校工会”模式下的信息化建设是其有利的支撑和保障。

2.满足教职工的需要

在“互联网+高校工会”模式下,只有将服务建立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加紧密地联系教职工需求,发挥更好的服务效果。将手机APP有效地引入高校工会对教职工的服务,能够通过信息数据库了解教职工基本信息需求、生活情况和专业信息等[3]。不仅能够给职工提供一些针对性的服务,还能够利用这样一个信息平台解决更多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3.使工会更好地履行职责

将互联网更好地贯穿融入到工会工作中,能够有效地加强学校党委和教职教职工之间的联系。因此,在“互联网+高校工会”背景下[2],工会工作人员应通过引入新的理念和技术来更好地履行工会职责,发挥工会服务的重要作用,打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主要趋势

国内外的众多研究者对高校工会服务教职工的理论进行分析,其表现出的主要现状和趋势如下:

1.贴近教职工的新视角

众多国内外的研究者分析:传统的工会服务只重视实体帮扶,甚至不能够在建设的过程中运用新的技术和手段,并在之后只能够对特定的群体进行帮扶。所以,在“互联网+高校工会”模式下,高校工会工作人员需要形成以信息化为工具的全新工作形式。在美国,工会需要和当地的新媒体有效地联合在一起,不仅仅提供一些生产信息和服务信息,更需要从服务视角来有效地改变[4]。互联网使得职工和工会的距离变得更近,服务对象和范围全面覆盖。而这种近距离的交流也会是将来工会发展的新趋势。职工的个性也会有所改变。因此,工会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更多地切合职工的新视角。

2.有效实现信息共享

在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工会内部的信息不仅能够有效地连接在一起,还能够更好地实现共享。几乎国内所有企业工会的信息都是相通的。一旦哪一家企业或者组织发生变化,它就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有关的信息。另外,在未来,工会内部的职工发展出各类公益服务,并进入到公益服务快速发展的时代。工会内部的教职工能够共同参与和获得更多共享的体验。工会工作人员需要以网络技术为基础来不断地体验和反馈,并在第一时间发布相关评价内容。国内外许多专业的工会更能够通过将线上线下组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再让职工更好地进行互动。

3.充分重视职工的心理感受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变得越来越高。因此,新形势的工会也会对高校教职工的教学、科研、生活和婚恋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利用网络平台来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这样一种新的平台往往能够帮助职工排除隐藏在心里的压力和焦虑情绪。以便让教职教职工能够更好地在之后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目前,国外的很多工会也设置了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帮助教职工解决日常问题。

三、高校工会服务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工会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都会有所变化。在“互联网+”的新背景下,高校的工会需要被当作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并有效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5]。因此,研究其服务教职工方式主要就是为了让工会的发展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其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3.高校工会服务对象的变化

目前,多数高校工会服务的对象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几乎所有的高校教职工都是一群有强烈自主意识的人才。又因为高校教育的规模逐年扩大,所以高校内部职工的人数和规模也在不断地增加。一直到2015年,高校教职工中,有71%的教师在45岁以下。高校教职工正作为高校工会的服务对象,其数量和规模正日益扩大,其中女性的比例也逐步增多,其年龄也一直处于偏低状态。

2.高校工会服务形式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内部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包括微博、微信和其他APP工具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传统模式下,人们都会对工会的服务进行有效地宣教,甚至在之后采用一些固定的接受求助的方式。不仅服务的形式较为单一,其在运作的过程中缺乏真正的服务意识,更不能够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各级高校工会可以利用互联网来主动地更新和梳理内部的内容,并有效地更新相关的流程,最终才能够打造全新的服务型工会组织。

3.高校工会服务内容的变化

目前,多数高校工会的服务内容会发生变化。因此,广大人员需要先分析高校内部教职工结构的变化,之后再调整服务教职工的方式。尤其要全面关注高校教职工人员的生活发展、薪酬待遇、职称变化、职业发展和其他方面的内容。同时更好地进行全面民主监督[3]。因此,有关人员需要先保持高校工会的传统服务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关注职工个人的发展。不仅需要尊重职工个人的需求,更需要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学校建设的过程中。

四、目前高校工会服务工作存在的难点

1.工会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目前,多数国内高校内部的工会制度都不够科学。例如,工会内部的内容过于简单,从而使得高校工会形同虚设。又因为多数工会内部的人员都是由教师转型而来的,他们大都没有管理工作的经验。在召开大会的时候,不能够对教师遇到的评职称、婚恋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并切实解决相关问题。

2.工会利用网络平台的充分性

目前,高校工会内部的接待日、教师会提案活动和其他内容都只是设置在表面,但是并没有在工作中设置好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更不能够在工作中有效地运用网络平台来进行互动,最终使得工会的工作普遍缺乏活力。另外,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在服务的过程汇总设立了专用的服务网站。但是并没有及时更新网站的内容。不仅内部的内容比较简单,且版面非常简单。所以不能够及时收集和反馈职工反映的问题。这也是制约工会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3.工会人文关怀的深入性

目前,我国高校工会仍然在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例如,很多高校的工会不太关注女性教职工福利、文体教育和文艺活动。甚至在工作中不能够有效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使得高校工会工作不能够更好地进行。

五、解决目前高校工会工作难点的策略

1.教师发展的个性规划

工会需要为每个青年教师都制定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的计划,并有效地分析青年教师的工作现状和工作经验。甚至可以为每一位青娘教师制定近期的三年规划和五年规划。另外,工会要鼓励青年教师有效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自立,自强、自主”的思想为基础,帮助青年文体教师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包括羽毛球大赛、教职工摄影展、迎新晚会等活动,让教师有更好的心理素质。

2.云端平台的有效利用

在“互联网+高校工会”模式下,学校应该和金融机构有效地合作,并有效地升级“会员卡”,并将有关的功能拓展到各类商家行业内部。让教职工在各大单位都能够被有效地使用。最终,教职工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岗位中。

另外,在“互联网+高校工会”模式下,高校工会更需要建立“民管互动平台”,并利用这一平台收集来自教职工的维权信息,促进内部成员有效交流。定期组织“接待日”活动来让更多的工会职工回答更多的相关的问题咨询[6]。之后再通过设计模板来为教职工提供全天候服务,这样就能够让工会服务有效地升级。教职工也可以通过下载和注册APP来成为工会内部的成员,并有效地参与工会工作。平时更需要派遣专业的人员做好互联网的安全管理,避免信息丢失。同时,也能够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有效地解决教职工的住房、生活和安全方面的问题,给女职工提供力所能及的哺乳场所,并对一些身体健康状况不好的女职工给予力所能及的关注。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帮助处于更年期的教职工克服易冲动和易急躁以及敏感多疑的症状,帮助出现职业倦怠期的教职工做出职业规划。指导学生家长帮助孩子填报高考志愿等。

3.人文元素的理念融入

目前,高校工会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地传播人文精神力量。一方面要通过不断地创新工会工作体制来突破工会福利限制。另外,也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工会发展的过程中[4]。这样就能够从安全、情感、尊重和其他多个层次出发来对高校内部的职工进行关怀。高校工会也应该派遣专业人员解决职工的情感需求、归属需求和理想。通过开展讲座、举办文体活动和举办比赛等方式来让教职工更好地愉悦身心。另外,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更需要跟教職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并通过及时的沟通来解决有关问题,从而使得教职工各方面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例如,可以开展以“师德”为主题的“构建三尺讲台”和“建设和谐校园”的活动。也可以开展“缅怀先烈”等其他类型的爱国主义活动。这样一些活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和老师的爱国主义情怀 [7]。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高校工会服务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和其他内容进行概括。可以发现,高校工会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着“工会管理制度不够科学”“工会在工作中不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这样三点问题,需要采用包括“为青年教师制定个性成才计划”“工会在工作中不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将人文元素注入工会”的手段来创新高校工会服务职工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公克迪,马飞,张倩.高校基层工会“职工之家”的品牌化建设问题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7(5):39-44

[2]马珠.工会运用“互联网+”推动工作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工会信息,2016(9):10-13

[3]钟园园.“互联网+”时代高校工会服务青年教师模式创新研究[J].法制博览,2018(01):27-28

[4]唐燕.“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构建服务型“智慧工会”信息化平台的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36):82[5]方锐.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425

[6]兰佩洁.民办高校辅导教职工作方法创新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视角[J].福建质量管理,2016,(03):230

[7]于英.高校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方法创新[J].现代国企研究,2016,(24):229

猜你喜欢
高校工会模式互联网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浅谈如何创新高校工会工作
高职院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永续债券探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