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 低剂量扫描对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检出效果

2019-12-19 02:20卢杉王丽岩张竞睿李超姜洪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2期
关键词:双源肠壁肠系膜

卢杉 王丽岩 张竞睿 李超 姜洪

作者单位:1 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黑龙江省医院医学影像部CT 室,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2 哈尔滨工业大学附属黑龙江省医 院南岗院区检验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3 哈尔滨工业 大学附属黑龙江省医院医学影像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缺血性肠病史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1],国外报道人群发病率为0.2%~1.0%,属于小肠和结肠的血液供应不足使肠壁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并伴随一系列的症状[2],该病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心脑血管疾病增多,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该病发病急,起病快,其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表现,有报道[3]称其死亡率在50%以上。而随着CT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最大密度的投影和多个平面重组的后处理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尤为重要,显著提高了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检出率。为探究正常剂量和低剂量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微创、安全的条件下分别对于患者的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检出率,现将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的住院患者。将患者按照不同检查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8.22±0.45)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8.01±0.53)岁。并且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来看,两组间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本研究得到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同意进行本研究。

1.2 患者入组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1)经过我院诊断确诊为缺血性肠病的住院患者。(2)符合《2011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组织有关专家共同撰写的我国老年人缺血性肠病诊治建议的病例》[4],关于急性肠系膜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和慢性肠系膜缺血(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脏器严重疾病者;(2)尚且不能排除其他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患者[5]。

1.3 方法

1.3.1 对比剂注射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对比剂注射方式相同;造影剂:碘海醇(350 mgI/mL);注入方式:右侧肘前静脉;流率:3.5~4.5 mL/s,流量:80~110 mL,动脉期应用智能触发,触发层面常规应用降主动脉(腹腔干水平),阈值:100 HU,经6 s屏气准备时间后,自动启动扫描程序,完成动脉期扫描,屏气后,启动静脉期扫描;范围:隔肌上缘至耻骨联合;观察组平均扫描长度(27.1±4.1)cm;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扫描长度为(26.4±4.1)cm。

1.3.2 不同剂量扫描 对照组:固定管电压为120 kV;开启自动调制电流,参考mAs为200 mAs,有效mAs为100~205 mAs,平均扫描时间6.5 s。2组机架转速均为0.33 s/转,准直1.2 mm,螺距为0.8,有效层厚1.5 mm,重建间隔1.0 mm。观察组:根据患者的BMI调整管电压,BMI≤21 kg/m2的患者,采用80 kV,BMI在21~25 kg/m2之间者,采用100 kV,BMI>25 kg/m2的患者,固定为120 kV;开启自动调制电流(CareDose4D),参考mAs为200 mAs,有效mAs为95~185 mAs;平均扫描时间为5.4s。

1.3.3 图像后处理 首先应用软组织窗,kernal值选择B31f,重建内容为整个腹部动脉期、门脉期轴位图像,同时对所有腹腔动脉进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曲面重组(curved-planar reformation,CPR)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重建。

图1 CT 冠状位:腹主动脉管壁内见多发偏心性软斑块

1.3.4 图像质量评估 选择科室2名具有多年临床诊断经验的副高职称临床诊断医生在双盲前提下,进行疾病诊断,观察各断面血管MPR、VRT、MIP、CPR等重组图像,采用3分法对图像进行主观评价,评分标准[6]采用包头医学院学报杂志中发表的诊断标准:当清晰显示降主动脉管壁、并且无运动伪影记为3分;显示的血管图像边缘模糊,存在稍轻运动伪影记为2分、存在中度运动伪影记为1分;由于患者明显运动伪影影响诊断记为0分。两名医生诊断一致性评价,K=0.77,具有良好的诊断一致性。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有无肠管扩张、渗出、腹水、肠壁强化、肠壁内积气等影像表现,并分析急性肠缺血的不同征象[7]。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正态分布的降主动脉图像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并以()表示,P <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6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部动静脉血管成像扫描。

图2 CT 矢状位:腹主动脉远端管腔粗细欠均匀

观察组:诊断阳性患者28例,其中动脉性病变19例,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所致管腔偏心性狭窄7例,表现为病变血管管壁弥漫多发的钙化斑块,管腔偏心性软斑块及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图1);非动脉粥样硬化性栓塞9例,重组图像显示腹主动脉等周围血管显示良好,无粥样硬化表现(图2)。肠梗阻13例,肠腔内见到液气平面,肠壁层状增厚9例,典型者横断面表现为“靶征”,腹腔内不同程度积液等;4例肠壁无明显变化。无病症者2例。

对照组:诊断阳性患者23例,动脉性15例,动脉粥样偏心性狭窄5例;非动脉粥样狭窄8例。不同程度的肠梗阻12例,其中9例增强扫描肠壁呈层状增厚;3例肠壁无明显变化。无病症者7例。

2.2 两组图像质量及有效辐射剂量对比

2名医师在双盲下对降主动脉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观察组为(2.2±0.7)分,对照组为(2.4±1.2)分,2名放射科医师的诊断一致性较高(K=0.77)。根据扫描结束后机器自动生成的辐射剂量参数(CTDIvol,DLP),换算成有效辐射剂量mSv。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有效剂量为(2.1±0.7)mSv,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有效剂量为(4.3±1.2)mSv(t=5.321,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双源CT具有2套X线管和探测器,扫描速度明显提高,可在7~10 s内完成整个腹部的扫描,患者在尽量短的时间内(1次屏气)便能够成功获得整个腹部扫描[8];在进行增强检查时,能够清晰观察到整个血管的影像,同时还通过增强信号,观察到不同供血区域肠道内的缺血情况,同时通过三维重建,观察到其他腹腔脏器的情况,并且得到的图像效果与诊断金标准血管造影(DSA)相似[9];由于采用双源CT扫描,因此能够获得连续的血管影像,使得在同一时间获得动、静脉双期图像成为可能。在螺旋扫描过程中,Z轴分辨率是螺旋扫描的一个劣势,但是双源CT有效提高了z轴分辨率[10],成功实现了良好的图像各项同性扫描[11-12],因此针对肠道出血疾病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诊断优越性。本研究在扫描过程中,采用实时调节的扫描参数,例如扫描管电压kv值,扫描管电流等,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扫描辐射剂量,同时探测器前方采用较宽的准直宽度(1.2 mm),采用较大的螺距(0.8),通过缩短扫描的时间,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图像质量评分略有降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采用的低剂量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微创、安全的条件下对于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检查的操作方法简便、安全有效,能有效的发现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及病灶,有力地促进了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患者的康复,可以在临床相关科室推广应用。同时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尚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猜你喜欢
双源肠壁肠系膜
改进的双源蒸发模型潜在蒸发计算对比研究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16 排CT 诊断肠壁缺血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作用探讨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先天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的诊断价值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