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以学龄前儿童为目标受众的动画片创作存在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好故事,动画片针对性不强,暴力场景频现等问题。从学龄前儿童对动画片的喜好、学龄前儿童自身的认知特点和自我意识特点等方面分别对学龄前儿童动画片故事情节创作、角色塑造和场景设计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动画片创作;认知特点
动画片是传统艺术发展的延续,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媒介,已成为儿童岁月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动画片基于对现实生活的仿真,融入更多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表达,其包含的多种元素比较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比如,在动画片中将動物拟人化,人会飞、兔子会说话等。学龄前儿童动画片主要指面向六岁以下儿童创作的动画片,此类动画因目标群体是低龄儿童,因此也被称为低幼动画。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三岁左右可成为动画片的固定观众,可辨认出其所喜爱的卡通人物。三岁之后,动画片则会成为儿童成长的重要伙伴,并参与营造学龄前儿童的心理世界和精神生活。
一、 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动画片特征
(一) 故事情节简单完整
学龄前儿童心智尚未发育完全,对复杂的故事情节还不能全面理解,如果动画片故事情节较为复杂,他们会因难以理解而慢慢失去兴趣。并且,由于学龄前儿童对社会生活知之甚少,如果他们观看的动画片故事情节不完整,则会在儿童大脑中留下许多疑问,并且自己无法想明白这些问题,久而久之这些问题就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适合学龄前儿童观看的动画片一般都具有故事情节简单完整的特征。
(二) 主体角色造型夸张,有立体感
学龄前儿童通常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比成年人要弱,如果动画片的设计不能突出主体角色的主要特点,凸显主体角色的个性特征,则学龄前儿童看完动画片之后很难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这些动画片对他们也就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教育效果。同时,学龄前儿童看待事物更加直观形象,他们还不具备正常的抽象思维能力,动画片立体感的设计更有利于学龄前儿童接受其中展现的内容,也更受此年龄段儿童的喜爱。
(三) 场景友好,声音柔和
动画片的场景往往体现其美术风格,恰当的场景设计可以更好地衬托主题,营造气氛,增强动画片的艺术效果和吸引力。学龄前儿童一直处于成年人的呵护中,从未接触也并不懂得社会生活中的负面内容,他们难以区分动画片故事情节与真实生活的不同,友好的场景设计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亲和力和美好温暖的感受,更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另外,有实验表明,学龄前儿童更偏爱柔和的声音,特别喜爱用童声制作的音像制品,因此,多数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动画片均具有场景友好,声音柔和的特征。
二、 学龄前儿童动画片创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央视财经评论》(2016年)的报道,我国动画片市场的增长速度每年超过20%,预计儿童动画片市场份额很快将达到千亿级,但当下儿童动画片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动画片创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龄前儿童动画片缺乏好故事
学龄前动画片的创作缺乏好故事。近年来,尽管学龄前儿童动画片创作数量很多,但是真正适合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精品内容欠缺,专门针对学龄前儿童精心设计并能经久不衰形成品牌效应的动画片少之又少,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我国学龄前儿童动画片缺乏好故事,难以通过好故事让学龄前儿童观看之后形成共鸣。
(二) 动画片创作针对性不强
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对儿童动画片均设置分级标准,使不同类型的动画片面向特定年龄的儿童群体。而在我国,国产动画片尚无统一的分级标准,以致出现了许多儿童动画片,无论在故事情节编排还是在场景和音效设计方面都不适合该年龄段的儿童身心发展需求,即动画片创作缺乏针对性。这一方面给家长为儿童选择合适的动画片增加了不少困难,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龄前儿童观看动画片的效果。
(三) 暴力场景频现
近年来,在各类新闻报道中,屡次出现儿童因观看不良动画片而受到伤害的事件。比如有小朋友模仿动画片人物从高楼上打伞跳下摔成重伤,小朋友模仿光头强用电锯把自己鼻子弄伤等。这些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许多家长对动画片作用的重新思考,一些家长甚至禁止学龄前儿童观看动画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学龄前儿童动画片创作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动画片中有意无意地嵌入了暴力场景,使动画片对学龄前儿童的宣传教育的价值大打折扣。
三、 学龄前儿童动画片创作的对策建议
(一) 根据学龄前儿童的喜好进行故事情节创作
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喜好进行动画片创作主要表现在动画片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题材和内容是学龄前儿童动画片创作的基础和核心,题材和内容比较好的经典动画片可能会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成长,此类动画片的生命周期较长。有研究者对学龄前儿童动画片选择倾向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龄前儿童在动画片类型上更喜欢有趣搞笑型的动画片,在动画片情节上更喜欢快节奏、情节跌宕起伏的动画片,在动画片主旨上更喜欢能给他们带来快乐情绪体验的动画。调查还表明,动画片按照受学龄前儿童欢迎程度来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有趣搞笑类、童话故事类和知识类动画片,比如《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因此,在学龄前儿童动画片创作时,一定要考虑他们对动画片的喜好,并针对他们喜爱的类型进行设计和创作。
由于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水平较低,对故事的理解非常简单。因而学龄前儿童的动画创作需要选择一个好题材的故事,但在好故事中包含一个小问题或表达一种小情感即可。
(二) 根据学龄前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角色塑造
学龄前儿童动画片作为音像艺术品的艺术形态,既是一种娱乐消费品,同时也是一种传播知识、实施教育和提供社会服务的工具。它具有轻松、幽默和审美等作用,对学龄前儿童很有吸引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龄前儿童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考虑到别人的想法,很难区分动画片中的真实情景与幻想情景,对动画片中的内容常常深信不疑,因此,动画片可以为学龄前儿童提供观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认为,在学龄前儿童中普遍存在着媒介认同现象,媒介形象是真实抑或是虚构的,学龄前儿童都会比成年人更容易发生媒介认同现象;通过观察和学习媒介内容,儿童对其中某些角色的语言行为产生认同,并且意识到在某些情境下进行模仿会产生有利的效果;当实际生活中出现这种情境时,儿童就会产生模仿行为,这种模仿行为会通过媒介的不断强化而成为长期行为。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动画片还可以为学龄前儿童提供情感、智力上的支持和满足,把教育和娱乐结合起来,教会儿童一些基本道理,可在动画片当中通过角色塑造,为学龄前儿童树立好榜样,使其形成合作、助人等亲社会人格。
在动画片的创作实践中,《喜羊羊与灰太狼》曾掀起一波收视狂潮,直至现在,许多电视台仍在重复播放此部动画片,其收视率创造了历史纪录。几年后,《熊出没》也获得了很大成功,它不但在中国拥有高收视率,而且还对外输出到几十个国家地区。这两部大受欢迎的动画片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动画人物角色饱满鲜明。前者中的喜羊羊聪明,懒羊羊懒惰,美羊羊漂亮,灰太狼狡猾;后者中的光头强暴力,熊大熊二团结友爱,这些鲜明的人物特点深深地吸引了学龄前儿童观看。但是这两部动画片中也存在部分语言粗俗,暴力场景,给学龄前儿童带来不利影响。近两年,《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和《小猪佩奇》这两部动画片发展势头也很迅速,在给学龄前儿童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也极具教育意义。《小猪佩奇》是一部从国外引进的动画,主人公佩奇和她的家人深受儿童的喜爱。但很多家长反映儿童在观看此动画片后,经常会模仿猪的叫声。学龄前儿童缺乏辨别是非、保护自己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尚未成熟,他们在不断地模仿与学习中发展思维,构建行为。因此,动画片角色与情节的设计、创作要充分考虑到人物行为细节对学龄前儿童行为的模仿作用以及消极影响,动画故事要突出角色塑造,让角色推动故事教育并拒绝创作低俗动画片。
此外,学龄前儿童动画片的角色塑造还要考虑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比如,学龄前儿童的记忆特点是直观、形象、具体和鲜明,形象记忆占优势;在感觉和知觉方面,学龄前4岁儿童还不能进行有目的、有组织地观察,他们感知的是事物的外表,喜欢观察具体的、突出的和鲜明的东西,3、4岁幼儿喜欢夸大的某些特征和情节;在注意力方面,学龄前儿童的被动注意一般只能保持5分钟。因此,我们针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动画片角色塑造时一定要考虑到他们的这些认知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深受该年龄段儿童喜爱的动画作品。
(三) 根据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特点进行场景设计
学龄前阶段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侃等内容,比如2~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出现自我控制,之后在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持续发展;3岁左右儿童开始产生自尊,儿童的自尊随后受到家庭教养方式、外部评价和个体经验等因素影响而迅速发展。富有教育意义和正确价值观的动画场景设计对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豪感、自我控制等方面都具有积极引导和促进作用。能够根据学龄前儿童自我意识特点进行场景设计的动画片将成为学龄前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在创作儿童动画片场景时,价值观是动画片的基石,动画片场景设计与开发要时刻思考其深层次的价值观,把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元素,寓以生动的个性、充满神采的场景展现给学龄前儿童,从而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增强其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正如迪士尼中国原创内容总监马克·汉德勒所说,“动画片的故事和场景必须具备内在价值,让孩子们看过以后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这样的动画片才不是苍白的。”另外,在学龄前儿童动画片还需要通过场景设计启发他们对自己的梦想多一份坚持、对生活中的挑战多一份勇气,增强其自我控制能力,并将影响儿童价值观层面的东西隐藏在动画片的场景中达到教育和感化的作用。例如,国产动画片《小蜜蜂》的主要受众为学龄前儿童,通过呈现4岁的小蜜蜂与其家人、朋友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儿童在成长期的心理活动、情绪变化以及普遍烦恼,从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达到传播积极社会正能量的目的。
总之,学龄前儿童的动画片创作应重视作品质量,制作经典动画,并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选择积极的内容载体,阐明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活泼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促进学龄前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祝普文.世界动画史[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3.
[2]季燕,卢冲.大班幼儿对动画片爱好倾向的调查研究[J].山东教育,2013(26).
[3]孙意.关于1岁~6歲儿童观看动画片的现状调查报告[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4(5).
[4]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慕德芳,天津市,天津商业大学应用心理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