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园花
摘 要: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每个学校的学情不同,因此任何一套教材都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个学校的学情要求。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需要教师根据本校的学情以及自己的教学智慧、教学经验对教材进行调整、重组和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学生学情,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以《程序设计初步》一章为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论述如何整合优化教材,促进有效教学。
关键词:整合教材;优化教材;有效教学
一、 问题的提出
信息技术教学在基础教育中推广已久,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学科地位低,学生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纪律散漫、厌学等。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再加上课时量不足,课时时间跨度大,学生遗忘率高,更是给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增加了难度,尤其是程序设计类的教学。一是程序设计对学生的学科基础和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能力较弱的学生容易有畏难情绪;二是,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比较多而且比较枯燥,学生比较容易失去耐心倾听教师的理论教学,同时也急于求成,容易满足于模仿别人的代码完成操作练习,因此常常会出现“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这道题会,换一道变形题又不会”“学了忘,忘了学”的低教学效率局面。
二、 如何整合优化教材
笔者任教学校处于城乡接合部的地理位置,生源质量较差,学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小学阶段甚至没有学习过信息技术更别说接触过程序设计。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真专研教材,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多番探索实践,发现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整合优化教材(以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2013年审定通过)初中第二册第二章《程序设计初步》一章为例),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从知识点的横向、纵向联系出发,调整教材顺序,整合教材内容
不同章节间的知识点之间或者本章节前后、新旧知识之间都有其内在的、紧密的联系。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重新建构整合,使其更加符合本校学情特点,帮助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以“赋值语句”知识点为例。按照教材原来的知识呈现顺序,学生已经在第一节《程序与程序设计》、第二节《程序中的对象》中涉及赋值语句的使用,但对赋值语句的作用、书写格式却没有深入了解,只是停留在模仿使用上,直到第三节《程序的基本要素》才开始详细学习赋值语句的使用方法、书写格式等。笔者的做法是将第三节的赋值语句的详细学习调整至第二节课上。如果说第一节课是初步体验的模仿运用,那么第二节课就应该是在前面的体验基础上理解赋值语句的意义和书写格式,放在第三节才开始学习就有点不利于学生掌握了。
通过前面的赋值语句以及相应实操例子的学习,学生已经深刻地知道了赋值语句的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通过改变对象的属性值来实现程序运行结果的输出;而显示程序运行结果的途径不止一种,使用窗体的打印方法(print方法)也可以实现运行结果的输出,因此,为了方便学生对比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笔者等学生熟练掌握利用赋值语句输出程序运行结果后,才展开print方法的教学(按照教材原顺序是在第二节就要学习该知识点的,调整后是在第九节课开始才开始学习该内容)。
实践证明,经调整后,学生对新旧知识间的前因后果、承上启下、相辅相成的脉络关系更为清晰,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探究規律,更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结构,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也就更为牢固。
(二) 以知识为基点,以活动为主线,优化教材内容
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实操能力。事实上,新教材改革后,课程对学生编写代码的实操能力、对学生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从生活角度来说,学生不仅要理解,更要会运用;从考试角度来说,学生不仅会做选择题,更要会做操作题。
以“程序的基本要素”一节为例,由于该章节的内容相对来说理论性较强,很多同行,可能会按照教材上对知识点的陈述,纯理论的直接灌输式地向学生讲授,这样的教学效果往往是一则感觉枯燥,学习兴趣不大,不愿认真听;二则,学生听完后虽能听明白,但印象不深刻,下一节课再用时往往又不记得了;三则,灌输式的被动学习,应付选择题还可以,真正编写代码时却不知道怎么用了。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做中学”的理念就在于“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这种理念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问、假设、验证等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之前单纯按照教科书进行教学的做法,要贯彻“从做中学”的思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信息技术知识融入到实际有意义的活动中来,使学生先有体验而后才有知识的理解和规律的归纳总结,变被动学习知识为主动建构。
为此笔者的做法是:以知识为基点,以各种“计算器”的程序设计活动为主线贯穿知识点的学习,让学生先有体验,后有理解,在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知识的本质和运用方法,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首先设计一个“简易加法计算器”(见图1)让学生分别测试几组不同的数据(如图2),观察程序运行效果,从而归纳出Integer的取值范围。
然后,再让学生将代码中的integer修改为long,然后再重新测试前面测试时会提示“溢出”的第二和第四组数,从而得出long与integer的区别。通过抛出问题“如何正确计算小数的加法运算值呢?”从而引出singel和double的运用。然后让学生尝试在text1中输入“中”字,观察程序运行效果,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弹出‘类型不匹配对话框”,“‘中字属于什么类型的数据”,从而引出其他数据类型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