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伯,赵彩虹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改革开放以来,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前提与关键。早在1999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指出:以提高中国公民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完善教育体制从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1]指明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以及衡量标准,强调各方面教育协调、统一发展,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阶段,尊重每一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激发内在潜能,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完善学生人格,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才。进入21世纪,我国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教育的战略宗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与创新人才。[2]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反复强调素质教育的战略地位,以立德树人与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同样,2018年6月,《成都宣言》也再次申明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以及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逻辑,必须牢牢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提升内涵、公平协调等范式培养时代新人。一系列的文件报告说明素质教育是现如今我国教育改革的指向标,是对传统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反思,是2030年高等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助推器。
在素质教育实施二十年中,国家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采取了相关措施落实素质教育,大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但是,相比于西方教育大国,我国素质教育在教育领域中仍处于薄弱环节,素质教育出现什么问题导致在其贯彻落实的过程中举步维艰?该采取什么措施促使素质教育突破瓶颈,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本文主要的探讨点。
作为教育的核心,全面实施并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与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多次提到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在我国,素质教育推行时间较长,但是总体而言,素质教育的实施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高素质人才薄弱。探寻现状,主要是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面临着制度困境、管理困境以及实践困境,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素质教育面临困境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肆意妄为,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3]333在贯彻落实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良好的制度环境对其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自我国颁布以及实施《决定》以来,素质教育一直受到学术界以及教育领域的关注,是教育中的热点话题,为此,教育部门成立专门性的素质教育委员会等部门,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素质教育文件精神引领下,要求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校领导人牢牢坚持以本为本,大力宣传在高校对本科生实施素质教育,从文化素质教育着手,并与传统教育相融合,同时借助“核心素养”教育、倡导全面发展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然而,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素质教育成效不佳,并且问题越来越严峻。寻其缘由,主要是因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发展缺乏一个适宜的制度环境,而使素质教育陷入制度困境。
1.素质教育理论制度体系模糊且存在不足
科学的教育理论是教育改革的基础,同时指导教育改革高效、全面地进行,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的教育改革会造成教育改革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当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呈现“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场面,从侧面反映出教育改革倡导者和实施者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并没有从根本上把握素质教育本质内涵,缺乏理论指导,盲目、敷衍了事地“响应”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一方面,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社会与制度环境赋予人不同的素质要求,由此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尽管学术界对于素质教育的原则、目标、实质研究逐步深入,但是现如今学术界包括管理者对于素质教育的概念内涵等相关理论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虽然学术界与教育部相关部门对于素质教育理论制度体系的建构进行了长时间探讨,但是,从目前素质教育实施情况可以看出,理论与实践存在偏差,理论并不能实时准确地指导实践,切实运用于实践。
2.高校教育培养制度制约素质教育实施
高校以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发展理念,以育人为根本目标,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更应该着重提升每一位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然而,高校教育培养制度严重制约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在高校落实过程中呈现一种“高要求,低投入”态势。受到高校传统办学体系的影响,高校对于素质教育的实施仅仅局限于开设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体育课等选修课,结合一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单一的形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成效欠佳。同时,高校并没有将素质教育归入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制度中缺乏对素质教育实施要求、原则等进行规约,以致高校素质教育的施行流于一种形式,逐步变为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特长化教育,呈现一种自由发展的趋势。
3.评价考核制度与素质教育存在偏差
教育评价与考核机制是我国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而且倡导大学生对于个人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会做人、学会沟通等能力的重视,是对应试教育的纠正与发展。然而,从现有高校评价与考核制度来看,评价指标与素质教育存在着偏差。一方面,对于教师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论文数量等,忽略对于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考核,忽略教师对于素质教育投入成效评价,使教师形成了“重知识,轻素质”的错误教学观念;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评价指标虽然涵盖综合素质测评,但是在奖助学金评定中所占比例甚少,大部分仍停滞在对大学生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以及学业成绩的考察,完全扭曲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教育综合评价。现有的评价考核制度与素质教育目标考核不配套,间接地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力度。
素质教育管理,是素质教育实施的调控中枢,是促进和保障素质教育目标顺利实现的组织核心。[4]347它强调将素质教育的管理者、实施者、主体等对象进行合理安排,通过规范、协调以及引导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开发,从而在一个二者更佳的层面上更好地促进高校整体效能协调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对于素质教育的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为先导,管理者要具备凝聚意识、优化意识、激励意识以及用人意识,把握素质教育实施的重大方向与关键质量。然而,原有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文化降低素质教育的实施标准,减慢素质教育的实施效度,拉低高校整体效能协调发展。
1.自上而下的行政色彩严重,缺乏对素质教育成效监督
政府和相关行政部门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决策者,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政府部门自上而下所提出的对我国高等教育现存的一些弊端进行纠正的教育新模式。然而,在上级管理者统一倡导实施素质教育,却缺乏对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引导与监督,使得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流变为某种口号主义,[5]逐渐偏离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向,高校素质教育实施力度与成效大幅度降低。同时,自上而下教育改革,上级部门并没有真正地深入高校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基层教育生活,在没有切实把握素质教育实施的实际社会环境与条件下,盲目地推行素质教育,必然会造成高校应付心理。另外,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高校领导人积极宣传教师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但是,素质教育实施质量在政府对高校的考核中占很少的比重,财政拨款主要集中在科研产量较高的院校,这一指向标影响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力度与深度。
2.学校管理刚性化,误导素质教育实施
作为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校长和管理人员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大学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科层制的教育制度,使得管理人员在教学中高高在上,忽视了对于学生的反馈与学习成果的测量,管理者、教师、学生之间信息不对称,缺乏对实际教学情形的把握与准确引导,校长追求高校声誉与价值的最大化,教育功利性占主导地位。刚性化的学校管理,缺少对素质教育本质的准确把握,以专业为单位,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忽视学生自身特点与个性发展。另外,行政管理人员对于教学的过度控制,抑制了教师与学生的创新性,完全摈弃素质教育主要实施者与主体的主观意志,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发展轨迹。
3.教师人事制度单一化,职业精神涣散
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高校教师人事制度呈现单一化,“铁饭碗”思想造成一些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等不良状态。作为理性人的教师,利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工资、奖金等较高的利益,并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把握教学前沿动态,进行自我诊断与自我提升,缺乏对每一个学生身心变化的关注,忽视了对于学生专业知识与素质教育质量的严格把控;而对于一些专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从事学生素质教育的辅导员、班主任以及思政工作者,平时或忙于行政性工作,或自我放松,缺乏对大学生的全面关注,忽视了与授课教师沟通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重要性,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潜在危机。当出现问题时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没有养成对素质教育的总结研究习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也只能就事论事,缺乏未雨绸缪的意识与观念。
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家长是高校实施教育的主体,然而,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以及新时代市场的导向,形成教育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一些家长鼓励自己的孩子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并不是出于培养孩子身心健康以及完善人格,而是希望通过学历为孩子谋求一份稳定而高收入的工作。另外,一些校领导倡导彻底摈弃应试教育,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其实,对于教育的改革并不是对现存教育模式的全盘否定,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进行纠正与完善,是教育发展的理想模式。现有错误的教育理念使素质教育实施出现片面化、扭曲化。
1.大学课堂与素质教育脱离,模式单一化
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媒介,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由于高校对于专业课程的课时量要求较高,直接限制了素质教育相关课程的实施,缩短其课时量的安排,而且所设置的素质教育课程采取大班授课制与期末开卷考试,大学的课堂主要以学生专业知识为主,完全与素质教育脱离。另外,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办学理念的高校,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所实施的素质培养在目标、方式上却如出一辙,[6]由此,我国高校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呈现出“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格局。对于这种单一的模式化教学与课程体系,高校领导人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个性发展与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观念。
2.教师素质教育缺乏,素质教育课堂低效化
教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与质量,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推动素质教育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就目前情况来讲,高校一方面在对教师选拔招聘中,因为一些客观原因着重注意教师的学历与技能,忽视了教师素质教育的考察;另一方面,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味地强调教师通过授课形式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却忽视了对传授者素质教育门槛的提升,一些高能力、低素质的教师严重影响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在专业知识与素质教育课堂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将布鲁姆的课程三维目标全面实施,而是着重就考试内容进行反复强调与讲解,使得高校素质教育课堂形式化、低效化。
素质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为目的,主要构建一个协调的多元化、全面化的教育,是应试教育的调整与完善。作为素质教育推行过程中的重要内生性资源,教育制度为素质教育各要素效能最优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增强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性,一方面要加强素质教育制度体系建设与创新,另一方面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观念,从而促使素质教育真正做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艰难而又漫长的历程。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只针对教育观念的转变与落实是远远不够的,也要加强对制度的改革与完善,[7]制度改革不仅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改革,而且也要完善自身的制度体系。面对素质教育概念多样化、理论真空化等情况,学术界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应切实提炼素质教育内涵,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相关理论,大力完善素质教育理论体系以及制度建设,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具体化、操作性强的行为方向与理论指导。政府要更新以往陈旧的以就业率、科研率等要素为考核教育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将素质教育纳入高校评价机制,有选择性地对一些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较好的高校与教师进行奖励,对于违背者进行惩罚,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相关部门应对于一些新闻媒体对高校素质教育的负面炒作进行严厉打击与整改,以法律形式保障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减少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层层阻力,加强对素质教育的督导力度,保证在高校高质量进行。
政府要深入高校,把握真实的高校办学情况与风格,将自上而下的绝对领导权与自下而上的教育需求相结合,对高校进行准确定位,增强高校“自我造血能力”意识,倡导高校根据自身办校理念与校园特色,多形式、有特色地组织素质教育实施。同时,素质教育政策制定者要通过广播、文件等大力宣传素质教育,使素质教育理论和理念浸入人心,转变家长以及大学生对素质教育的偏见,积极主动地接受素质教育,为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教育教学实践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与保障。[8]在现有的大学教育中,虽然时刻提倡大力落实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一些高校对于素质教育实施采取观望或者流于形式地实施,并没有真正地领会到素质教育对于学生以及高校的价值所在。随着市场急需高素质人才,对创新意识和素质教育的重视,迫使高校逐渐转变以往对素质教育轻视的错误理念,给予其更多的支持。所以,高校校长要有危机意识与现代教育理念意识,将素质教育归入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相关的素质教育规章制度,明确教师的责任与权力。将“校长治校”与“教授治学”两者紧密结合,严把教师准入机制与培训机制,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基准,对高校人事制度进行适当的改革,转变单一的教师评估制度,将师德师风作为高校教师素质评价的首要圭表,督促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激励机制。同时,高校要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紧密协作,拓展素质教育实施共享平台,充分运用合作交流来获取素质教育资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提供宽广的实践平台,在实践中感悟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进行自我教育,最终实现知行有机统一。
在课程体系上,创新素质教育模式。传统的素质教育大都是设置一门心理健康课、思想政治课等,不求质量进行授课。素质教育是一种浸润式系统性教育,应改善以往单一的课程设置,采用多学科渗透式模式与跨学科单一模式相结合,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即:高校不仅从各个学科中选取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材料单独成课教授,而且要将素质教育的培养渗透到每一门学科中去,同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知识内化。丰富素质教育授课形式,除了单一的课堂教学外,教师可以开发素质教育网络平台,充分利用慕课等网络资源,对素质教育的每一个模块进行资源开发,传播积极向上的国内外优秀伟人事迹、科技创新成果、市场人才需求等,以“全方位、多形式”的育人模式激励大学生向善、向上发展。
在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期间,作为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教师而言,其行为举止势必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设高素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提供了无形的人力资本保障。在专业知识上,教师要具备先进的学术前沿知识,通过学习、交流、培训,不断丰富、更新知识储备,做好基础工作,同时,尝试对原知识进行创新,提升自我创新能力与内在素养;在外在形象上,教师要塑造良好的形象。根据自身气质、年龄等要素,穿着打扮要得体,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价值观念与榜样形象,勇于扮演好大学生健康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与引路人角色。
在素质教育课程授课中,要注重课程内容衔接与更新。教师在课程引进时可以尝试与中小学素质教育内容进行衔接,同时,也要与大学生未来生活环境、就业情形、市场要求等相配套,更新课程内容,将素质教育课堂转变为碰撞思想、启发智慧的互动场域,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帮助大学生做好应对未来挑战的准备。在授课方式上,注重与学生及时进行互动交流,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按照主体间性理论观点,主体间可以利用移情手段进行有效交流,以间接地替对方着想促使主体之间相互认识,从而形成“我们的综合体”。[9]115主体间互动与交流越频繁,整个教学质量就越高。以大学生个体化差异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强调教师要充分把握与关注每一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它不同于传统的专业技能性知识传授模式,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时时的交流与互动,掌握学生的动态与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随时表达自己真实感受,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从而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准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充实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学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与伦理,加强与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及家长进行信息交流,互通有无,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尽可能减少大学生在心理、人格上的扭曲与变形。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种养成教育,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知识的内化。[10]面对市场的多元化以及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加快推进素质教育是时代所需,须将素质教育放在教育体系的首要地位,从而使高等教育真正实现回归常识、回归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