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探讨

2019-12-02 09:47谭云艳
读天下 2019年33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前教育融合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文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由此,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前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儿童受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重视学前教育的同时,也绝对不能忽略家庭教育的作用。可以说,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构成了儿童的初步受教育体系。学前教育注重规范性,多表现为文化素质教育的形式;家庭教育则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儿童,更偏重于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所以在此基础上,促进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发展势在必行,以期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家庭教育;融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事业也不断发展。所以,儿童的全面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规的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塑造完善的知识体系;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儿童构筑健全的道德体系、价值体系等。由此可知,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可以互惠互利、互相帮助以促进发展。所以,将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系、融合起来,有助于帮助儿童更快、更好地建设全面发展道路。

一、 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路分析

(一) 学前教育的含义

学前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学龄前儿童接受的教育,是家长及教师通过科学、形象的方法让儿童对外部世界有一定简单认知的教育。当前,学前教育备受人们的关注,因其是儿童接受的科学教育体系的开端,对儿童的智力、知识储备以及日后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 学前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扩充人才储备,不断完善学前教育体制,使学前教育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私立的学前教育机构异军突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学前教育资源紧张的状况,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讲,学前教育事业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一是,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经费投入,但是对于人口基数庞大的我国来说,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偏远、穷困地区,儿童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二是,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所以有些家长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对儿童的学前教育不够重视,使儿童缺乏学前教育资源和机会,特别是我国的农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覆盖率是非常低的。三是,国家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力度不足。目前,学前教育资源之中,有国家投资的,有私人投资的。虽然学前教育的机构增多了,但对其的管理难度也加大了,可能会有一些存在乱收费、无办学資质等问题的教育机构出现,使儿童所接受的教育质量很难保证,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 家庭教育现状及发展思路分析

(一) 家庭教育的含义

家庭教育是家长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在家庭生活中的实际行动,对子女实施一定的教育意义的活动。家庭是一个人最深的羁绊,是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所以,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 家庭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学前教育资源的分布也极不均衡。

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所以大多家庭条件比较充裕,父母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但是对于此,合理的家庭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畸形的家庭教育(如,父母的溺爱等等)则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发展缺陷。乡镇的经济水平低,大多数家庭经济条件也低,所以父母多选择外出务工,无法经常陪伴孩子。所以,在一些乡镇学校里,经常会出现一些留守儿童。对于这些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家庭氛围的温暖,所以家庭教育对他们的作用不大,容易导致孩子性格缺陷、不利于全面发展。

三、 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发展分析

(一) 如何将两者结合

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具有互补性,儿童的学前教育阶段是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所以要想将两者结合,共同培养孩子,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学校和家长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加强联系,共同关注儿童的生理、心理的健康状况。幼儿园对儿童进行的学前教育,需要家长的理解和信任,需要家庭教育对其进行巩固发展;而家庭教育也是学前教育的延伸与发展,两者共同铸就儿童的行为习惯、个人素养等。如:儿童在学校时,教师会教授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行为习惯,然而回到家时,父母经常会因为溺爱孩子,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行为习惯。显然,两者的教育方式差异迥然。这时,如果孩子回到家时,父母依然像在学校里要求的一样,那么孩子很快就会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的良好习惯。

其次,让家庭教育参与到儿童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中来。幼儿园教育更有目的性、规范性、科学性,然而家庭教育的水平却有高有低,与家长的文化水平联系密切。所以,可以在幼儿园教育中插入家庭教育,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既可以更好地建立信任关系,又可以指导家长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

最后,针对一些家庭教育缺失的留守儿童,一方面需要学校做好心理疏导,引导他们主动对家长倾诉、加强联系;另一方面,也需要家长的努力。家长要主动联系孩子,用心倾听孩子的心里话,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们的心情,并适当引导孩子,塑造良好的性格。如:家长利用视频、电话等多种形式和孩子沟通,当孩子在向家长诉说自己的学校生活时,家长要耐心聆听,善于发现孩子身边的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适当让孩子解压减负。

(二) 两者融合发展的意义

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一是可以净化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受教育环境,使儿童接受完整、有效的教育内容,构筑良好、完善的学前教育知识结构、价值结构、性格塑造等;二是可以对儿童进行科学的智力开发,培养儿童的多种思维方式,提高儿童的记忆力、创造力等;三是可以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会良好的待人接物礼貌,呈现一个优秀、风趣的个人形象,有助于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中取得优势地位,为个人的成长成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 结束语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儿童的学前教育又有了新的探索。众所周知,儿童的学前教育阶段几乎是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中度过的,所以将学前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发展是势在必行的,不仅可以让孩子在学校接受完整的知识教育,又可以在家庭中接受个人品德、三观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周敏玲,赵明.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活动的思考[J].吉林教育,2018(9):36-37.

[2]梁纪恒,刘慧丽.贫困地区学前融合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潍坊学院学报,2018,18(2):92-96.

作者简介:

谭云艳,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绥阳县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学前教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