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林 ,王文华 △,夏 平 ,李 航
(1.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药学部,重庆 402360; 2.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重庆 402360)
淤胆型肝炎又称毛细胆管型肝炎或胆汁淤积型肝炎,是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功能障碍,导致胆汁淤积、返流血液为主要特征的肝炎综合征。临床指标重,症状表现轻[1],包括纳差、乏力、皮肤黄染瘙痒、尿色深黄、大便色浅。急性淤胆型肝炎占急性病毒性肝炎的2%~8%,慢性淤胆型肝炎占慢性病毒性肝炎的12% ~20%[2],病程超过1个月的急性淤胆型肝炎可转化为慢性淤胆型肝炎,急性淤胆型肝炎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但预后一般较好[3];慢性淤胆型肝炎易转化为重型肝炎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因黄疸持久不退或加重,往往继发广泛性肝内结石、肝硬化或肝细胞坏死。祖国传统医学[4]认为,淤胆型肝炎属“黄疸”“瘀黄”范畴,病机多为湿热痰瘀胶着、郁阻气血、气滞血瘀、肝胆疏泄,辨证分型为淤血阻络、肝胆湿热,应以清肝利胆治疗为主。本研究中探讨了自拟清疸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纳入标准:符合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5]及中医肝胆湿热证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6];年龄18~60岁;半年以上慢性乙型肝炎病史;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慢性重型肝炎或药物中毒、自身免疫等其他因素所致肝炎;其他因素导致的肝硬化或肝内外梗阻性疾病。
脱落标准:依从性差;中途要求退出;无自理能力;临床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合并症或并发症;因病情需要采用其他药物治疗。
病例选择与分组: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淤胆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42例,按随机数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中,患者平均年龄(36.58 ±4.57)岁;平均病程(8.9 ±3.5)周;男 15 例,女 6 例。对照组中,患者平均年龄(35.81 ±5.12)岁;平均病程(9.3 ±2.8)周;男 17 例,女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Losovn Pharma GmbH,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50365,规格为每粒250mg)250 mg,2次/日。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清疸汤治疗,组方:茵陈、赤芍、大黄、郁金、金钱草、丹参、金银花、败酱草、虎杖,水煎服,每日1剂,分为早晚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期间充分补液、合理饮食、作息规律、禁烟酒。
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以及临床症状消散情况。测定肝功能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各5 mL,离心后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 -谷氨酰转酞酶(GGT)。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均采用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订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7],每项症状分为 3 个等级,依次计为 2,4,6 分,包括皮肤瘙痒(轻度,轻挠即止、中度挠至出血、重度夜不能寐),身目黄染(色淡黄、色黄、色深黄),乏力(偶感乏力、运动后乏力,休息可缓解、时常乏力,休息不能缓解),纳差(食欲不佳、食欲不振、厌食拒食)。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消散情况,测定肝功能水平,辅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等综合确定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积分比=[(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100%。
临床痊愈:皮肤黄染瘙痒、乏力纳差等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各项指标均正常或中医证候疗效积分比≥95%;显效:皮肤黄染瘙痒、乏力纳差等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TBiL< 34.2 μmol/L,其他指标仅 1 项稍高或70%≤中医证候疗效积分比<95%;有效:皮肤黄染瘙痒、乏力纳差等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TBiL明显高于正常值,其他指标仅2项未恢复正常或30%≤中医证候疗效积分比<70%;无效:皮肤黄染瘙痒、乏力纳差等症状和体征无好转或加重,TBiL无好转或加重,其他指标未恢复正常或中医证候疗效积分比<30%。以前三者合计为总有效。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1至表4。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发生腹泻5例,胃痛2例,不良反应率为33.33%,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χ2=6.171,*P=0.013 <0.05)。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情况比较[例(%),n=21]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散情况比较(例,n=21)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n=21]
淤胆型肝炎导致肝细胞广泛肿胀,肝脏肿大致胆汁排泄不畅,肝小叶胆汁淤积,汇管区小胆管增生并充满胆汁,炎性细胞浸润,肝区叩痛,胆囊无胆汁充盈,毛细胆管胆栓形成[8]。从胆汁生成、分泌到排泄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淤胆型肝炎,其发病机制包括毛细胆管及肝内胆管阻塞、胆汁分泌异常、肝细胞骨架改变等[9]。中医认为,淤胆型肝炎与湿、热、瘀有关,湿热瘀血互结,肝胆疏泄不利,胆汁瘀阻血脉,气血不畅逼迫胆汁外溢肌肤,肌肤失养而发病[10]。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熊去氧胆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等[11],有一定疗效,但疗程长、并发症发生率高,具有潜在严重不良反应,易产生耐药性,影响后续治疗,而中医有药性平缓、辨证分型、针对给药、多靶点改善身体状况的独特优势。
表4 两组患者肝功能水平比较( ± s,n=21)
表4 两组患者肝功能水平比较( ± s,n=21)
组别TBiL(umol/L) ALT(U/L) ALP(U/L) GGT(U/L)治疗组对照组t值P值治疗前184.8 ± 81.45 186.7 ± 79.82 0.076 0.939治疗后42.17 ± 29.25*95.88 ± 29.68*5.906< 0.001治疗前158.22 ± 65.56 162.33 ± 61.95 0.209 0.836治疗后35.64 ± 24.13*75.30 ± 25.39*5.188< 0.001治疗前321.66 ± 68.24 318.47 ± 73.92 0.145 0.885治疗后125.41 ± 53.55*195.72 ± 67.39*3.743 0.001治疗前410.42 ± 83.22 396.59 ± 79.04 0.552 0.584治疗后79.86 ± 31.22*143.71 ± 59.41*4.359< 0.001
自拟清疸汤方中,茵陈、赤芍共为君药,茵陈清利湿热,有效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12],赤芍凉血散瘀,改善肝脏循环、抗脂质氧化[13];大黄泻火祛瘀,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消除肝细胞炎症和胆汁淤积;郁金利胆行气,收缩胆囊,促进胆汁排出;金钱草利尿通淋,排石抑菌;丹参活血消痈,改善肝脏局部循环,促进肝细胞再生,抗肝纤维化;金银花清热解毒,抑菌抗炎解热,调节免疫功能;败酱草清热排脓,抗肿瘤,利尿利胆;虎杖利湿退黄,抑制白细胞、血小板与内皮细胞黏附,修复损伤细胞。全方清肝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减轻肝细胞肿胀坏死,消除炎症,调节免疫。熊去氧胆酸是一种无毒性亲水胆酸,能有效改善乏力、瘙痒等症状,可取代细胞内毒性胆酸分子,保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减轻细胞炎症,防止肝细胞及胆管细胞进一步受损,抑制毒性内源性胆酸在回肠吸收,增强毛细胆管碳酸盐及胆汁淤积肝细胞分泌,增加胆汁流量,促进黄疸消散,达到抗胆汁淤积作用,其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患者一般可耐受。
TBiL主要来自血红蛋白,包括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12]。淤胆型肝炎发生时胆道阻塞,压力升高、胆管扩张,小胆管或毛细胆管破裂,胆汁中胆红素返流入血,导致TBiL升高。ALT主要分布于肝脏,淤胆型肝炎由于胆汁淤积造成肝细胞肿胀变性,通透性增加,包浆中AST释放进入血浆,导致AST升高,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重要指标。ALP大部分来自肝脏和骨骼,淤胆型肝炎生成ALP且排泄减少,导致血中ALP升高,是敏感而非特异的诊断指标。GGT主要来自肝脏,淤胆型肝炎发生时合成或从肝细胞浆膜中释放增加,是淤胆型肝炎最敏感的酶,与其他指标联合检测可准确反应淤胆型肝炎对机体的影响[13-14]。本研究结果中,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消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TbiL,ALT,ALP,GGT 水平治疗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远大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说明自拟清疸汤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可降低 TbiL,ALT,ALP,GGT 水平,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自拟清疸汤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