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花,翟婧卉,张永凯,宋燕青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药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1)
为规范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促进静脉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静脉用药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以及推动医疗发展[1],根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2]建立处方点评制度”[3],对医师用药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和干预,并通报结果[4]。鉴于神经性疾病病情变化快,具有急、危、重的特点,易发生意外,任何细微的疏忽都可导致严重后果,给患者及医院带来损失[5]。本研究中以神经内科静脉用药处方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不合理处方进行调查分析,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证用药安全。现报道如下。
随机抽取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至4月长期医嘱19 802条,2017年5月至8月用药干预后长期医嘱22 180条,筛选出不合理用药医嘱,并进行分析。并对41 982条长期医嘱进行评价及合理干预。将调查结果录入Excel 2007软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抽取2017年1月至4月的所有不合理处方中,注射用复方三维B(Ⅱ)和注射用乙酰谷酰胺不合理使用量较大,详见表1。干预前,不合理处方类别存在差异。其中超剂量用药和溶剂选择错误占不合理处方的比例最大,分别为22.93%和34.67%。详见表2。不合理处方数量统计见表3。
表1 干预前后不合理处方中各药品数量统计(例)
表2 干预前后用药处方不合理类别统计
根据《新编药物学》[6]《临床静脉用药调配方法与配伍禁忌速查手册》《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指南》《药品注射剂使用指南》《注射药联合应用手册》《注射药相容性手册》及美康合理用药监测系统、药品说明书和各类文献等资料,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合理性评价,并进行干预。措施如下。
表3 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
1)建立新型监测系统,通过系统拦截不合理处方。
2)由审方药师成立审方小组,对系统未筛选出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合理干预。
3)制作不合理处方干预表,粘于药品配置操作台上。药师在配置药品过程中,可通过不合理处方干预表进行查询,若处方不合理,可直接反馈给审方药师,并进行合理干预。
4)药师与医师专业知识的互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药师每月通报临床不合理用药结果和进度,针对不合理用药问题较多的科室,根据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物控制指标、医嘱和处方点评结果等指出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医师提出改进建议。医师与药师之间的沟通和互补显得尤为重要,共同探讨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合理用药[7]。
5)加大合理用药的宣传力度和处方点评力度。在全国医药报刊、杂志上刊登合理用药讲座或学术文章,举办合理用药讨论会、报告会等。加强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的点评力度[8]。科室每月由处方点评小组抽查并点评处方,结合查阅患者病例,全面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设立药品咨询服务台,加强合理用药的宣传与教育。在门诊大厅设立药品咨询服务台,由主管药师以上药学人员负责药品咨询工作。咨询内容包括药物服用方法、服用剂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品价格等,及时为患者提供准确、合理、科学的用药指导[9]。
6)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从入院的合理用药教育到整个用药过程、出院指导、出院后的电话回访,药师应进行合理干预。加强患者对基础疾病及药物知识及其相关不良反应的了解,指导患者家庭自储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有助于提高依从性,避免用错药[10]。
干预后注射用复方三维B(Ⅱ)和注射用乙酰谷酰胺不合理用量依然较大,但总体不合理数量减少。详见表1。干预后不合理处方数量统计见表2。干预后,不合理处方类别依然存在差异。其中超剂量用药和溶剂选择错误分别占24.94%和32.59%。详见表3。
将2017年1月至8月每个月的不合理处方进行汇总。用每个月不合理处方数除以每个月总的处方数,得每个月不合理处方占所有处方的比例。将2017年1月至4月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相加,除以干预前总处方,得1月至4月不合理处方占总处方比例的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作为参照,与干预后不合理处方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25,P<0.01)。详见表 4。
表4 干预前后不合理处方比较
在所有抽取的不合理处方中,溶剂选择错误占不合理处方比例最大。其中,注射用复方三维B(Ⅱ)被错误使用的次数最多。某患者,女,38岁,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使用注射用复方三维B(Ⅱ)时,医师开具的处方为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药品说明书中明确规定该药品临用前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10 mL或灭菌注射用水10 mL溶解,溶解后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经静脉输注。
用药干预后的不合理处方比例与干预前相比大大降低,由干预前的6.54%降至干预后的3.65%(χ2=112.625,P<0.01),说明用药干预后不合理处方减少。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合理处方的比例逐渐下降[11]。
合理用药是患者获得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也是反映医疗水平的重要环节[12]。我国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调研指标应用研究还任重道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等应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及研究,鼓励医务人员主动报告、监测、评价与研究,并通过医、护、药三方面相互协作,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用药错误、保障用药安全及降低医务人员执业风险[13]。建立临床用药规范和合理用药评价体系,以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审方药师的专业水平对审方成效有直接影响,随着药物种类、品种、剂型的不断增加及联合用药的普遍性,药师的责任更加重大,只有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审方工作,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咨询。有不少药物缺乏相关的配伍资料,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师还可通过参与调研,及时了解药物的使用情况。这些信息既有助于药师调配药物,同时可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