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士 陈向林 毛振敏 廖国民 邓桂芳 胡列计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广东省清远市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广东清远 511518
急性脑卒中属于神经内科多发性疾病,其发病率在近几年呈现升高趋势。颈动脉粥样斑块是诱发脑卒中的重要原因[1-2]。资料显示[3-4],氧化应激是引起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血尿酸(UA)、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D- 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bg)是评价血管损伤、血栓等相关的重要指标,其往往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呈现高表达状态。笔者通过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脑血管病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拟探讨颈动脉稳定与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UA、Lp-PLA2、D-D、Hcy 及Fbg 水平对照情况,现报道如下。
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脑血管病科2017 年7 月~2019 年2 月收治的75 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4例,女31 例,年龄29 ~90 岁,平均(66.3±7.2)岁,斑块指数情况:1 级31 例,2 级27 例,3 级17 例,选取同期颈动脉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75 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 女:52/23,年龄30 ~90 岁,平均(65.1±7.1)岁,斑块指数情况:1 级29 例,2 级30 例,3 级16 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关于急性脑卒中诊断标准[5-6];(2)患者年龄>20 岁。排除标准:(1)排除既往精神疾病史患者;(2)排除合并有糖尿病史患者;(3)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4)排除病程>24h 以上患者。本研究在我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参与本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抽取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静脉血,3000r/min离心15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测定UA、Lp-PLA2、D-D、Hcy、Fbg。
(1)观察两组患者的UA、Lp-PLA2、D-D、Hcy、Fbg 表达水平情况;(2)观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斑块指数和UA、Lp-PLA2、D-D、Hcy 及Fbg 相关性情况;(3)观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斑块指数多因素回归分析情况,以斑块指数作为因变量,UA、Lp-PLA2、D-D、Hcy及Fbg 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
采用SPSS 22.0 建立数据库,针对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针对斑块指数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 UA、Lp-PLA2、D-D、Hcy 及Fbg 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斑块指数和UA、Lp-PLA2、D-D、Hcy 及Fbg 均呈现明显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以斑块指数作为因变量,UA、Lp-PLA2、D-D、Hcy 及Fbg 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Y=7.675+0.058X1+0.086X2+0.092X3+0.027X4+0.048X5,多元性逐步回归方程有统计学位意义(F=85.437,P=0.000)。见表3。
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及预后观察,逐步引起医患的广泛重视[7-8]。急性脑卒中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给患者及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9-10]。资料显示[11-12],脑卒中诱发死亡比例较高,其预后不是十分理想,并且复发率较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脑卒中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13-14],不稳定斑块和脑卒中的病情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其危害更加严重。
UA 参与机体新陈代谢过程,核酸氧化分解会产生嘌呤,升高会促进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释放炎性因子,加速氧化损伤[15-16]。Lp-PLA2 可以促进炎性因子和黏附分子表达,参与颈动脉斑块形成,D-D、Fbg 主要是调控凝血纤溶过程,和血管壁炎性因子沉积、血小板激活具有密切关系,Hcy 和血管舒张、收缩及硬化有密切的关系,参与到血管壁损伤[17]。本研究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7 年7 月~2019 年2 月收治的75 例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颈动脉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75 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 UA、Lp-PLA2、D-D、Hcy、Fbg 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UA、Lp-PLA2、D-D、Hcy、Fbg 表达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的患者,说明急性脑卒中患者粥样斑块的稳定性和其各类指标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比较发现,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斑块指数和UA、Lp-PLA2、D-D、Hcy、Fbg 均呈现明显正相关,UA、Lp-PLA2、D-D、Hcy、Fbg 均是形成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UA、Lp-PLA2、D-D、Hcy、Fbg 可能和斑块的形成、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具体的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表1 两组患者 UA、Lp-PLA2、D-D、Hcy 及Fbg 表达水平情况
表1 两组患者 UA、Lp-PLA2、D-D、Hcy 及Fbg 表达水平情况
组别 n UA(µmol/L) Lp-PLA2(ng/mL) D-D(mg/mL) Hcy(µmol/L) Fbg(g/L)对照组 75 283.6±40.7 246.1±30.8 0.6±0.1 15.2±2.1 3.0±0.3观察组 75 315.2±44.1 290.9±35.7 1.3±0.3 17.8±2.2 3.7±0.4 t 4.562 8.231 19.178 7.402 12.121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斑块指数和UA、Lp-PLA2、D-D、Hcy 及Fbg相关性情况
表3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斑块指数多因素回归分析情况
综上所述,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急性脑卒中患者UA、Lp-PLA2、D-D、Hcy、Fbg 表达水平和斑块指数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