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艳 龚海燕 朱苑霞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ICU,广东东莞 523750
腹内压即腹腔内压力(IAP)是目前临床中用以对腹腔脏器病变进行诊断和临床治疗的一项重要生理参数,其中患者受到多种因素引发的腹内压升高造成腹腔高压症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可引发腹腔间室综合征,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健康,还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检测患者腹内压对其疾病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3]。目前IAP 的检测多在重症监护室内开展,以此对患者病情变化和进展进行准确评估,避免发生腹腔间室综合征,减少患者死亡情况。以往患者多呈平卧位进行IAP 检测,但是该种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例如部分病情严重患者需保持特殊体位进行治疗或保持其舒适度,无法平卧进行检测[4-6]。因此本研究择取68 例患者开展不同体位下IAP 检测,旨在探究不同体位对IAP 检测结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表1 不同IAP分级患者不同体位检测结果分析(mm Hg)
表1 不同IAP分级患者不同体位检测结果分析(mm Hg)
体位 IAP Ⅰ级(n=16) IAP Ⅱ级(n=26) IAP Ⅲ级(n=16) IAP Ⅳ级(n=10)平卧位 12.11±1.35 13.82±1.45 20.61±1.73 24.52±2.38 15°半坐卧位 13.62±1.46 15.72±1.62 22.41±1.65 26.67±2.51 30°半坐卧位 14.88±1.21 17.55±1.77 25.41±1.26 28.39±1.68 45°半坐卧位 20.25±1.42 23.46±2.15 28.61±2.35 36.48±3.32侧卧位 18.35±1.32 20.12±1.34 26.33±1.46 33.15±2.23中凹位 16.41±1.51 18.86±1.45 24.15±1.18 30.48±2.35 F 6.853 8.412 8.634 7.221 P<0.05 <0.05 <0.05 <0.05
择取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 例腹压增高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腹腔内压力(IAP)值[7]分为不同级别腹压症状患者,包括Ⅰ级(IAP 为12 ~15mm Hg)16例,Ⅱ级(IAP 为16 ~20mm Hg)26 例,Ⅲ级(IAP 为21 ~25mm Hg)16 例,Ⅳ级(IAP >25mm Hg)10 例,Ⅰ级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0~68岁,平均(42.6±2.5)岁;Ⅱ级中男15 例,女11 例,年龄11 ~70 岁,平均(43.1±2.4)岁;Ⅲ级中男9例,女7例,年龄10~70岁,平均(43.3±2.3)岁;Ⅳ级中男5例,女5例,年龄8~67岁,平均(42.1±2.6)岁,四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有腹内压升高症状(IAP ≥12mm Hg);对研究知情且基于自愿原则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意识或精神障碍患者;不配合研究患者。
四组患者分别处平卧位、15°半坐卧位、30°半坐卧位、45°半坐卧位、侧卧位及中凹位时经膀胱内途径间接检测腹内压数值,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条件,具体方法:患者平卧,留置16 号Foley 双腔导尿管连接精密计尿器。测压前,输液管连接无菌空的100mL 生理盐水玻璃瓶,输液器去除头皮针后下端与精密计尿器测压口连接,保持其密闭性;输液器崁入测压尺内,以腋中线水平髂棘处为“0” 点,呼气末测量。监测压力前约1h 夹闭精密计尿器的开关,使膀胱处于储尿状态。当膀胱内尿液达50mL(B 超探测)时开放精密计尿器和输液器开关,通过腹腔内压力促使膀胱内尿液返流至输液器内,尿液停止上升后测出的压力即腹内压。
比较四组患者不同体位下IAP 数据以分析体位对IAP 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探究腹内压测量的影响因素。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进行表达,采用t值进行检验,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测IAP 检测结果影响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患者IAP 分级越高腹内压测量结果越高,同时当患者处于45°半坐卧位时期腹内压测量结果最高,并与其他体位的测量结果差异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法结果显示,性别、体重和机械通气是影响患者IAP 测量的影响因素,其与患者IAP 数据呈正相关(P<0.05)。见表2、表3。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内对患者腹内压进行常规连续动态监测对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及时为患者提供干预措施,避免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或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发生,以此降低患者死亡[8-10]。膀胱内压能够对患者腹内压进行客观反映,在腹腔高压症等多腹腔种脏器疾病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较多,同时其还可对患者腹内压上升后影响其循环功能、肾功能及呼吸功能的程度进行有效准确评估,该种诊断方法操作简单,创伤性小,现已成为对腹内压进行间接测量的金标准[11-12]。以往临床中进行膀胱内压测量时要求患者呈完全平卧位以保证检测结果不受体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临床中应用的经膀胱内途径间接检测腹内压的操作、测量结果参考值以及结果评定标准均建立在此基础上。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部分特殊重症疾病患者需要维持特殊体位进行临床治疗以及保证患者舒适度,例如在休克状态下患者应保证头部略高于躯干30°左右,并保证下肢抬升15°左右的体位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抬升患者头部和胸部的意义是降低患者膈肌平面,尽量避免腹腔内脏器上移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激发膈肌活动以提升患者肺活量,保证昏迷状态中患者呼吸运动与正常生理状态相接近,而微抬下肢的目的在于提升静脉回血血量,促进循环系统血容量[13-15]。针对腹部手术或腹部炎症患者以及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多采取半坐卧位,实施该种体位的意义是减小手术切口张力,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以及其呼吸、循环功能,提升患者住院舒适度,规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16]。针对因脑出血、癫痫发作、中毒、严重创伤或发烧等因素造成的昏迷状态患者应采取侧卧位体位,便于患者唾液或痰液的流出,同时维持呼吸顺畅以降低患者窒息风险[17]。现阶段重症监护室检测腹内压不仅需要保证患者呈平卧位,其具体测量过程十分繁琐复杂,重症患者免疫力低下,操作可能给患者造成一定不适和其他风险。因此维持患者治疗和舒适体位对其进行腹内压测量,对保证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
表2 IAP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分析(,mm Hg)
表2 IAP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分析(,mm Hg)
注:PEEP 为患者呼气末正压数据,1kPa=10.2cm H2O。不同等级IAP 患者BMI 多组间比较F=6.884,机械通气多组间比较F=7.256,性别多组间比较F=8.863,P <0.05
影响因素 IAP Ⅰ级(n=16) IAP Ⅱ级(n=26) IAP Ⅲ级(n=16) IAP Ⅳ级(n=10)BMI <18.5kg/m2 12.62±1.33 14.28±1.41 17.32±1.55 20.62±2.31 18.5~25kg/m2 15.42±1.65 17.34±1.65 20.48±2.24 24.25±2.43>25kg/m2 18.14±1.71 21.44±2.25 24.18±2.37 28.62±3.16机械通气 无 12.58±1.26 14.17±1.38 17.45±1.61 20.05±1.57 PEEP<15 16.14±1.42 19.33±1.72 21.36±2.15 24.18±2.72 PEEP≥15 19.25±1.51 22.64±1.88 25.62±2.24 28.46±3.04性别 男 15.14±1.51 18.25±1.62 21.27±2.03 24.65±2.24女12.11±1.15 14.62±1.23 16.41±2.08 20.15±2.12
表3 IAP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本研究中主要针对不同IAP 级别患者进行不同体位下IAP 检测,结果显示,当患者呈45°半坐卧位时其IAP 监测数值相比其他体位条件下数值更高(P<0.05),说明体位对患者腹内压间接测量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可能与不同体位下患者重力因素差异有关,同时说明无法开展平卧位腹内压测量患者检测出的IAP 数据与其实际数据有一定差异,需要医生对此进行良好判断和评估。同时研究结果还发现,患者体重质量、性别以及是否有机械通气、不同机械通气参数等因素有关,其中患者BMI 越高其IAP 检测数据越高,机械通气以及其参数越高患者IAP 检测数据越高,同时男性患者IAP 检测数据在相同体位下会高于女性患者,由此可见在实际临床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IAP 检测。
综上所述,经膀胱内途径间接检测患者IAP 在临床中具有广泛应用,但是其检测结果准确性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综合考量IAP 检测因素以纠正数据误差,提升检测结果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