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萍 朱永凡
摘 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全方位的设想和新的要求。从高职教育供给现状出发,分析得出安徽省高职教育面临着办学定位不清、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与社会需求脱节、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困境。需要通过厘清高职教育定位、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重视并对接市场需求、加大政府财政支持等举措寻求安徽省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教育供给;校企合作;财政支持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24-0056-05
一、研究背景
随着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愈发凸显,如何改革和发展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重点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并要求从规模扩张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同时,在2019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改革完善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提高办学质量。
学界关于高职教育研究日趋增多,并围绕区域发展视角和学校发展视角展开了大量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是兼有“高等”和“职业”双重属性的教育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形成自己独有的办学特色[1],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技能人才输送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加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2]。就区域发展视角而言,高职教育应以区域教育资源合理利用为依托,以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为抓手,以服务区域社会发展为指引,求索高职教育发展新路径[3]。就学校发展系统的视角而言,构建产教科教融合发展机制,促进高职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改革转变,更好面向社会的多元需求[4]。总而言之,依托区域条件、对接社会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轻视的重要要素。
综上所述,目前大多数学者从区域和学校发展视阈来研究高职教育改革路径,并给予优化建议,但多是从社会需求角度进行探索分析,且多从理论层面出发研究高职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本文尝试以相关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高职教育改革政策,阐述安徽省高职教育供给现状及现存问题,并在数据和问题基础上为安徽省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安徽省高职教育供给现状
1999年,教育部发布《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安徽省高职院校发展得益于此。
(一)高职院校数量稳步增加
安徽省高职院校数量从2003年到2011年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其中2005-2011年间,高职院校规模迅速扩张,新增20所,见图1。这种上升趋势主要受1999年《实施意见》发布的影响,该意见提出高职教育应扩大规模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而2011-2017年间,高职院校数量稳定在74所左右,这凸显出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数量处于相对饱和状态。这种饱和状态也是受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影响,强调高职院校要从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二)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断提高
“十二五”以来,安徽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成就显著,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师资结构不断完善,教师素质明显提升。本文统计安徽省19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队伍情况,对比省内其他高等职业院校,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更加完善,布局相对合理,因而更具有代表性。各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表明,不同院校师资布局结构差异较大,见图2。其中,13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高于50%;12所高职院校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高于50%;9所高职院校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比高于“双师型”教师占比;有5所院校硕士以上学历教师与“双师型”教师比例相差甚大,差异最大者高达20%。
(三)高职院校专业布局较广
截至2017年8月,安徽省高职院校共设有2857个专业点。财经商贸大类专业比例最高,600个专业点,占比达20.8%;其次是电子信息大类,464个专业点,占比达16.1%;装备制造大类有366个专业点,占比12.7%,见图3。其中,存在专业设置过多的现象(包括两年制和五年制专业):会计专业点97个,电子商务专业点72个,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点72个等。根据《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安徽省高职院校专业中,第一产业专业点55个,占比1.9%;第二产业专业点796个,占比27.7%;第三產业专业点2024个,占比70.4%。对比安徽省2017年产业结构来看(2017年安徽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9.54941.5),第一二产业专业点占比相对不足,第三产业专业点占比过高。
(四)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对口情况良好
2015年10月26日,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提出高职教育要以对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对高职院校连续两年专业对口率不得低于50%,专业对口率低的专业进行减招或停招,并进行整改。
2016年,安徽省各高职院校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差异较大,数据可查的60所高职院校中,有半数以上院校专业对口率在50%~70%之间;专业对口率最高达87%;专业对口率最低为40.87%,见图4。其中,专业对口率较高的院校多为医学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这也是由学校的性质所决定,也和学校自身定位和市场需求相关;专业对口率相对较低的院校多为综合性较强的院校。
(五)高职院校的政府财政支持逐年增长
高职院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依托在于教育经费,国家和政府重视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财政支出。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就曾规定各级政府“要逐年增加高职教育的财政教育经费”。之后,相关政策要求地方政府确定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标准,但直到2014年,《关于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出台,才明确规定“2017年高职高专院校生均教育经费拨款应不低于12000元”。
安徽省政府应依据各地不同情况,制定差异化教育经费拨付标准。根据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要求各地级市政府明确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的合理增速,将几年平均财政拨款增速和本地财政收入增速挂钩。同时,省政府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情况,对经济发展较差地区予以适当补贴,促进地区公平。2014年《意见》指出中央财政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安徽省政府可以利用中央政府奖补资金和省内资金,建立省级奖补机制,以此来刺激和引导各地级市政府、行业和企业加大对高职院校资金支持力度,为高职院校在购买先进设备、建立实训基地和引进“双师型”教师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二)明晰教学定位,构建良好办学氛围
政府自上而下的教育改革和学校自下而上的参与、整顿是明确高职教育定位的两个关键环节。安徽省政府应建立绩效奖励机制,对于典型示范院校予以奖励,引导高等职业院校注重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政府应坚持贯彻《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减少过度干预高职院校教学情况,加快下放办学自主权和评价权,让高职院校有更大自主权去办学。
高职院校要定位于应用型技术科学发展导向,高职院校要加大投入,建设具有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不是过分地追求高学历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实施引进、培养双向模式,对此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
(三)降低校企合作阻力,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政府要构建完善的法律环境,确立政府、学校、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避免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寻租”“搭便车”行为,贯彻落实校企合作长效机制[9]。
政府要从传统的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让高职院校在规划学校发展方向方面有更多话语权,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有切切实实的参与感,增加校企合作的深度。
校企合作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商定专业设置和课程规划。高职院校要与合作企业共同商定专业设置,并集中资源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应将学习内容和企业需求相对接,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践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外实践机会,使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长足进步。
(四)高职院校应具有前瞻性,对接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办学者要具备前瞻性意识,推进学校建立动态信息更新机制,把握经济总体发展趋势,依托新常态下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来设置专业,形成独有的办学优势,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要加强国际交流,通过与其他国家高水平高职院校开展交流、合作,来提升办学者视野。借鉴其他国家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标准推动安徽省内高职教育变革,将国外先进经验与本地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集中资源建设有一定影响力的高职院校。
参 考 文 献
[1]马陆亭,宋晓欣.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改革[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70-77.
[2]谢俐.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发展的方位、方向与方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9(4):1-5.
[3]肖凤翔,肖艳婷,于晨.立足区域的高职教育治理:关系向度、基本特征及改进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4):103-108.
[4]周建松,陈正江.高职院校产教科教双融合机制的构建与实践——基于学校发展系统的视角[J].中国高校科技,2019(Z1):89-93.
[5]宋志敏.“项目驱动化”的政校企合作联动机制探究——以开封大学实践探索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11):59-62.
[6]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处.坚持改革创新 推动产教融合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EB/OL].[2019-06-21].http://www.ahedu.gov.cn/2025/view/605558.shtml.
[7]周金城,戴文靜,刘大尚.我国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水平研究——基于国际视角比较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8(4):104-108.
[8]裴云.论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现行高职院校升本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5(3):30-32.
[9]刘轩.校企协同人才培养困境及出路——以苏南地区高职院校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8(3):61-63.
Abstract The“National Plan for Implemen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puts forward a comprehensive vision an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uppl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Anhui Province is facing such difficulties as unclear orientation of running schools, imperfect coop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disconnection from social needs, and inadequate government support.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orien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stablish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ttach importance to and meet market demand, and increase government financial support,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Anhui Provinc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ducation suppl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financial support
Author Yuan Huaping, lecturer of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Zhu Yongfan, postgraduate student of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