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2019-11-27 01:30李恩云
读与写 2019年14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方式

李恩云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黄泥岗镇中心小学 安徽 滁州 239000)

“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给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注入充足的动力,通过给小学生布置任务,让其能有明确的目标感,之后再跟着教师的引导进行英语学习,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打下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也让小学生能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逐渐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1.“任务型”教学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1.1 农村小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资源匮乏,且长期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将“任务型”教学法引入英语教学课堂的时候,大部分小学生因为能力有限无法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只是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没有和小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而且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教师也无法顾及到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小学生或许可能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而英语基础较弱的则感觉像听天书[1]。长此以往,“任务型”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提高农村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可能拉大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不利于英语教学的发展。

1.2 农村小学英语教材难度较大。农村小学也是用统一的英语教材进行教学,这对农村小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很多小学生在上英语课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因为教师没有给时间反馈问题,小学生遇到的问题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而教师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能力可能会用刷题的方式进行任务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反而会加大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压力,让小学生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1.3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素质不高。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法的时候,教师的英语素质尤为重要,但是在当前农村英语教师的素质还有待提高,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缺乏“任务型”教学实践经验,所以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时候,并没有掌握教学的重点,并没有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有针对性的布置任务,“任务型”教学法非但不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反而会降低英语学习的效率,还会让小学生无法掌握英语学习的重点。

2.提高“任务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 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要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英语学习任务,引导小学生进行英语学习[2]。例如,教师在教授“May I come in?”这个句子的时候,可以给小学生演示敲门的这个动作,小学生通过教师的动作理解句子意思,之后再让小学生分析这个句子的语境,使小学生能在情境条件下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让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能获得有效提升。

2.2 联系实际进行英语教学。在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英语教学,布置的学习任务也能让小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实物,小学生能通过观察和找规律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比如,在讲解pen、pencil这类文具的时候,可以让小学生从笔盒中拿出这些文具,教师依次介绍笔、纸、本子等文具,让小学生依据实物进行记忆,让小学生能将英语单词实体化,养成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3 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要想提高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还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小学生能更好的进行英语学习。比如说教师在讲和动物有关的英语单词时,可以多媒体播一些动画片,像是《狮子王》的片段,让小学生观察视频中出现过的动物,之后教师再将这些动物的英语告诉小学生,让小学生结合图片记忆单词,这样既能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还会让小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英语学习。

2.4 及时对小学生进行有效评价。教师的评价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而这就需要教师在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布置教学任务[3]。比如说在学习问好的句子时,可以让小学生用英语写一篇问好的作文,之后教师再根据小学生的写作情况予以评价,引导小学生找到更好的学习英语的方式,最终提高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时候,要用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联系实际进行英语教学、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及时对小学生进行有效评价的方法,激发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小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英语学习中,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从而促进整个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学法教学方式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任务型”英语教学课外延伸的APP模式研究
汉诗英译概述及任务型教学探微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陈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