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巧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和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除了关注基本知识的掌握之外,还要求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点,高效、快速地解答数学专项知识。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采用有效的解题策略,分析和探寻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快速掌握新的知识点,并高效地重建知识结构,提升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运算定律、图形面积、公倍因数这三个方面的专项知识入手,谈一谈自身的一些教学心得。
小学阶段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之后数学教学开展的基础。而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此,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和分析知识点的特点,回忆和链接相关知识,借助于知识迁移策略进行解答,并在迁移和链接的过程中,进一步地掌握运算规律。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小数加法和减去》这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们基于小数基本性质和意义,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并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若是直接为学生们讲解这部分的内容,学生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学效率也不高。对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学生们更加快速地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我引导学生们回忆整数运算的内容,并将整数运算相关法则迁移到小数运算的过程中。与此同时,我还要求学生们结合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分析和总结小数与整数的异同点,如分析下列两式的异同:
4.75+3.6-1.8=?
475+36-18=?
分析发现,小数和整数的加减法的计算顺序是相同的,但是计算方法有所不同。小数的加减法还要求小数点对齐,再将相对应的数字进行计算。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运算规律这部的内容时,通过引导学生们分析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适时地结合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知识迁移,不仅可以使得学生们认识到数学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也可以促进学生们快速掌握不同的运算规律,完善自身的相关知识体系,这样不仅提高了专项知识教学效率,对于学生们后续数学能力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转化观念是小学数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探究方式,它可以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将旧知识转化为新的知识,用以简化学生们的学习难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应用转化思维,引导学生们探寻知识结构,高效地接收、探索、掌握新知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数学高效学习的能力。
比如,我在给学生们讲解《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内容时,先是带领学生们回顾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求解公式。我先带领大家观察比较了本课中第一小部分的比较面积的两幅图,引导其理解“拼凑”思想。之后我引导学生们观察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学生们观察后回答说:“平行四边形可以切割成三个部分,重新拼接可以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认识到这些后,我要求学生们亲自动手拼接,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与转化后的长方形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学生们动手拼接后认识到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分别转化成了长方形的长、宽、面积。进而,我带领学生们转化总结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
如此应用自然转化的观念引导学生们链接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不仅降低了学生们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而且使得学生们成功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同时,在知识探寻的过程中也有效培养了学生们的拼凑思维与转化思维。
公倍数、公因数教学是基于以往所学基础知识而开展的专项知识,不仅要求学生们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还要求学生们具备一定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这正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而借助于筛选的教学方法开展公倍数和公因数的讲解,就会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地加以呈现,此时再引导学生们进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探究,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因数和倍数》这部分的内容时,不仅要求学生们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概念,还要求学生们在基础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寻找公倍数和公因的能力。教学时,若直接进行公倍数和公因数的概念讲解,学生们就易陷入抽象思维的旋涡中,而不能真正地理解公因数、公倍数的求解方法。这时,我为学生们引入了科学地筛选的策略,要求学生们借助于筛选法进行求解。以求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为例:12的因数有1、2、3、4、6、12,再在12的因数中筛选出18的因数,即1、2、3、6。对比之下,我们就可以得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为6。
可见,在求解公因数和公倍数这一专项知识的过程中借助于科学筛选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将求解的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得学生们能快速掌握求解方法,也可以使其快速地链接基础知识,加深基础知识理解的同时,促进相关知识的应用。
总之,数学教师应当关注新知识点之间的连结点,引导学生们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加以解答,进而完善自身的识体系,由“学会”向“会学”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