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中实施研究

2019-11-26 20:37:15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樊瑞军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课程标准职业院校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樊瑞军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对职业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毕业生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并且要掌握一些网络和信息技术等。职业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教学质量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也是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可见,职业院校急需提升教学质量,建立提升教学质量的管理机制,才能使职业院校的发展充满动力和希望。为完善职业院校教学质量保证制度体系,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和《关于做好中等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通知》,决定在职业院校中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提升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职业院校要以此为契机,主动建立教学质量诊改流程,形成职业院校持续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内生机制,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目标。

1 PDCA循环

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是一种质量改进的科学方法。PDCA循环是指将质量改进过程分为4个步骤:P(Plan)计划,包括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等;D(Do)执行,根据确定的计划、设计的方案等进行具体的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析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行动,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予以肯定,并制定标准,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PDCA循环已经在质量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一套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程序。

首先,PDCA循环是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其次,PDCA循环是阶梯上升式的,即1个循环运转结束,质量会有所提高,然后再制定下1个循环,再运转,质量再提高。每经过1次PDCA循环,都要进行总结,提出新目标,再进行第2次PDCA循环。

2 PDCA循环在职业院校教学诊断工作中的应用

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适用于整个工程项目,同时也可适用于职业院校开展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是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系统的优化,为教育活动取得实效而进行的制度化工作。

(1)计划阶段。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的教学标准来设计课程教学活动方案。

(2)执行阶段。按照课程标准和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去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

(3)检查阶段。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实施后对教学结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总结和分析。

(4)行动阶段。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建立更高的发展目标。

然后根据新的发展目标去完善课程标准,并重新设计课程教学活动方案,再次实施、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如此反复,教学质量可持续上升。

在校内要积极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从上层设计到全员参与,从积极探索到部署实施,走在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诊改工作的前列。可以采用“五纵五横一平台”的质量保证体系,其中“五纵”是指政策、质量、资源、服务和监督等5个系统,“五横”是指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5个层面,“一平台”是指校本数据平台,上述的PDCA循环是由2个循环构成8字型的循环系统。第1个循环是按照目标制定标准→设计计划→组织实施,全程进行监测,找到问题。通过学习创新、改进提升建立更高一层的发展目标。第2个循环是指在实施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外部监测,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发布预警,进行改进。

8字型的循环系统的诊断流程就是PDCA循环的应用和创新,也称PDCA教学诊断法。五纵就是5个大环,五横就是每1个大环套着5个小环,每1个小环采用8字循环进行更新发展。这样每个小环的发展,尤其是数字化平台的应用保证了大环的发展,大环的发展也就推动了整个院校发展的大循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发展持续进行。

3 PDCA教学诊断法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学中的实施

大部分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团队要在学校的引领下开展教学质量诊改工作,经过全体任课教师参与和讨论确定实施策略。

3.1 完善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是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来的。通过PDCA教学诊断法进行诊断工作,让其更加趋于合理和规范,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汽车自动变速器检修》课程为例进行PDCA教学诊断法,对现有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及教学实施过程进行深入探究。任课教师通过问卷、访谈、考试成绩分析等方式主动挖掘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写出调研报告。教学团队的任课教师制作调查问卷,通过已经上过《汽车自动变速器检修》课程的在校生及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获取相关数据。调查结果表明,该课程部分教学内容确实需要进行调整,任课教师的授课方式也需要改进,学校的实训设备必须进行更新等。经过教学团队成员的研讨,把课程标准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使课程标准正确引导教学,同时更好地体现了教学目标。通过“标准→实施→诊断→改进”的PDCA教学诊断法使教学质量循环上升。

3.2 构建课堂监控平台

建设课堂监控平台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教学工作进行诊断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学校领导也可以通过平台及时发现教学实施过程中暴露的问题,通过对平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问题发生的症结,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

任课教师提交每次课程的授课内容、教学设计方案及教学用到的资源等到课堂监控平台。这些电子的课程材料能够体现出任课教师对课程教学的准备情况,也可以体现授课计划的完成情况及任课教师对授课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起到课程实施过程的监控作用。

为了检测教学效果,教学团队任课教师还要建设课程题库并在课堂监控平台上发布。任课教师可以在课程的授课中或授课后,抽取课程题库内容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学习检测。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任课教师可掌握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定量分析,任课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找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后续的教学工作积累经验。例如,根据课堂监控平台中显示的课程中错误率较高的共性问题,任课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及时弥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课堂监控平台不仅能监控教师的上课过程,还能监控学生的预习环节和复习环节实施过程。学生通过上网浏览和答题可获得积分,从而督促学生主动学习。课堂监控平台不仅能够监控任课教师的“教”,还能监控学生的“学”,将教学合一,最终能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

3.3 教学诊改是理念先行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在职业院校开展教学诊断工作是教育教学单位必须要做的工作,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都要肩负的重任,每个任课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教学诊改的重要性。教学诊改工作是上下紧密联系的工作,所谓“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教学诊改工作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工作,PDCA教学诊断法需要一个个环节的递进,在循环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确保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让发展更有质量”“加快建设质量强国”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院校提出的质量要求。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是一项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每位职业教育工作者应立足岗位、尽职尽责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课程标准职业院校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辽宁教育(2022年19期)2022-11-18 07:21:44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教育(2018年55期)2018-01-28 21:38:20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长江丛刊(2017年7期)2017-11-25 05:42:32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新课程(2016年2期)2016-03-02 05:50:26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