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奉林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教育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教育阶段中必不可少的课程。素质教育理念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要全面把握课程标准,按照教学目标合理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凸显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内容,提高教学亲和力,进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教学手段较为单调、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对教材缺乏深入的挖掘等三个方面分析。
(一)教学手段较为单调 当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手段较为单调,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以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为主,教师仍然使用“满堂灌”的教授方式,完全掌握课堂的节奏,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而学生则处于被动的位置,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主导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容易诱发学生的抵抗情绪和厌烦心理,不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同度,弱化了教学吸引力,降低了教学实效性,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 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是小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暴露出的问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并不在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平。由于小学生涉世未深,对事物缺乏一定的理解和感知,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必要的引导,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但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照搬教材内容,向学生宣讲枯涩、乏味的理论知识,是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疏远了学生与教学的距离,不利于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三)对教材缺乏深入的挖掘 目前,部分教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因而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使教学略显浅显化。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课程,教学内容触及到方方面面。因此,教师在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挖掘教材的重难点,合理设计教案。但是,当下小学社会与教学课程的教师大都由语文、数学和英语等其他课程的教师兼任,无形间缩短了教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备课时间,不能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弱化了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效性的策略可以围绕创新教学手段、实施情景教学和优化教学设计等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创新教学手段 新时期,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程度有限。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要巧借多媒体教学技术,利用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因素,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彰显教学亲和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讨论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实施情景教学 教师要将情景教学融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的亲和力。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都是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因此教师要将生活情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拉近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弱化教学内容的难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做生活的观察者和发现者,积极寻找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有针对性的结合教学内容将生活素材有机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感悟知识,降低教学难度。比如教师在讲授《安全的生活》一课时,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寻找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提高生活的安全性,帮助学生积累生活安全常识,实现健康生活。
(三)优化教学设计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力,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在备课时巧妙设计引人入胜的、多样化的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灌输模式,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教学活动的距离,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实效性。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不断优化教学方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不断提高教学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