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中考试题的教学启示

2019-11-25 03:08钱友淦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启示

【关键词】试题呈现;考查内容;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75-0064-02

【作者簡介】钱友淦,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江苏兴化,225700)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中考试题对地区教师的教学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每道试题的背后总是凝聚着命题者的智慧与匠心,总有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考量。它牵引着一个地区的教学改革的方向,推动着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现以南京市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第17题为例,谈谈该题的考查内容及基于开卷背景下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益启示,与同仁分享。

这道试题首先选取了“温暖人物”甘祖昌夫妇和“温暖班组”“158”雷锋服务站两则温暖故事作为第一则材料(具体内容略)。提出了问题一:针对上述榜样的共同之处,运用所学知识,简析他们心中坚守的道德准则。要求:找出三个共同之处,逐一简析即可。

之后又呈现了第二则材料——“习近平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 。提出问题二:请简要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要求: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两个角度阐述即可。

这道试题选取的两则材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体现“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的基本理念。考查内容紧扣课程标准关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要求。依据学生应该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设计考题,低起点、小坡度、广覆盖,全面考查不同层次考生展示的学业水平。主要考查了学生的材料理解能力、知识概括运用能力以及学生所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是否开始形成好公民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等。

这道试题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有以下四点:

1.重视深度阅读。

不少学生对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感觉是稀里糊涂,云里雾里,靠死记硬背应付。不会读书、不会学习是许多学生共同的困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切实重视学生对教材的深度阅读。

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如把知识点转化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几个小问题进行设问。要加强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如对文题、文意的质疑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深读精,把教材读厚,再把教材读薄。要管住自己的嘴,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启发学生开阔思路,多思善想,质疑问难。只有做到深度阅读,才能做到对教材知识的真正理解,才能提高理解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知识归类。

在解答这一题时,不少考生反映说,只知道零碎的道德规则,如诚信、孝敬、负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但对道德准则究竟有哪些,没有清晰的系统架构。因此,此题给我们教学上的启示,就是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会知识归类,进行知识总结。

学习每课每单元,我们都要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从总体上宏观把握学科知识框架,弄清楚知识内在的联系。例如,关于道德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树”。道德准则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文化建设”领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教材中的“孝亲敬长”“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等良好的道德品质,都属于知识树的“茎叶”。践行道德准则是亲社会行为要求之一,也能体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的意义。只有学会了知识归类,把握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才能运用一些基本观点和原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3.坚持学以致用。

分析考生的试卷可知,不少考生只能用单一的“做好事”“爱心”等大众化的语言描述,看不出“道德与法治”的学科语言。这启示我们,教学要体现学科特色,做到学以致用。要让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变成我们日常的教学实践。

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对学科语言的认知,培养学生用学科语言表述问题,用学科知识及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使用“乐于助人”“奉献社会”“亲社会”等政治术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所学知识是有用的。构建能力立意的课堂,选用鲜活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通过对素材的阅读、思考、讨论,提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知识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引导学生在具体实践运用中发展能力,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转化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内在需求,实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4.扛起育人责任。

反思当下的课堂,有教无育、教育低效的现象比比皆是。“教之道,德为先”,育人是道法课堂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因此,广大教师要扛起“育人”责任,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之成为课堂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要认真研读教材,用心揣摩、领悟教材所蕴含的思想教育、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充分挖掘有效“教育”因子,放大育人效应。要遴选充满正能量的教学素材,对之进行修改、加工、拓展、延伸,将正确的价值引领蕴含在生活素材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坚持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育人责任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教学启示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口译大赛选手心理压力分析及教学启示
大学英语学生作文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尊重差异 别样人生
英语错误分析对教学的启示
英语错误分析对教学的启示
综艺节目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共生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职业技能大赛对《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的启示
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测试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