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2019-11-24 12:19蓝庆乐
教育界·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优化培养

蓝庆乐

【摘要】新课标的提出和实行,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要注重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分析了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提出了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素养;培养;优化

小学阶段是学生为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对以后整个学习生涯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抓紧这一阶段的语文教育。小学语文的学习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核心素养中有三大要素,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方向。

(一)注重自主发展

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通过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提高,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让学生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通过引导,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促进“听、说、读、写”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立足社会实践

核心素养目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立足社会生活实践,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提高学生探索和创新能力。适当的社会实践能够拓宽小学生的视野,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土壤。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要增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比重,不断丰富小学生的阅历,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在学习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三)夯实文化基础

文化素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能够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生就像一张白纸,将良好的语文情感描绘到这张白纸上,他们就能逐渐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

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多种文化元素,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对传统文化中优良品德、爱国精神等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为语文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立足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立足核心素养,夯实语文基础,培养学生思维迁移能力,是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构建核心素养教学体系,符合小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中四种能力的培养,要以提高学生思维迁移能力为核心[1]。

1.夯实语文基础,培养思维迁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不管怎么变革,都要以扎实的基础知识教学为基础。基础打好了,才能够盖起知识的“高楼大厦”。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注重基础知识教学,以基础知识为载体,促进学生思维迁移能力的发展,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树立核心素养本位思想,弱化知识主导地位。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立足基础知识,构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体系,弱化知识的主导地位,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以核心素养的提高来促进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

(二)确定教学组织方式

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开放式的课堂学习。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的语文教学的优化,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学内容当中[2]。

1.以“生”为本,创设自主发展空间。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时,要注重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目标,设置教学内容。通过开放式的课堂自主学习,为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3]。

例如在学习《胖乎乎的小手》这篇课文时,教师先通过谜语引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接着让学生自己通读课文,自由感知文章的大意、叙述的内容等。再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范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意标准读音和语气。接着,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全家人都喜欢兰兰胖乎乎的小手?”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来重新读一遍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发音,并将不认识的字标出来,通过同学间的讨论来解决生字问题。最后,教师进行查漏补缺,揭示问题的答案,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多帮长辈分担家务,渗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以“问”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构建开放式的语文课堂教学体系,结合生活中的元素,展开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看雪》时,教师可以巧设疑问,引入课堂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乌云在天空中漂浮的景象,向学生提出疑问:“这样的景象,预示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的学生说“下雨”,有的说“打雷”。教师接着问:“如果发生在冬天,一般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要下雪了!”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来当老师,带领学生读一读多媒体白板上的生字词。再通过学生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学习快速识字的方法。还可以通过生字词识读比赛来考查学生的词汇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最后,通过讲述台湾省和祖国大陆的渊源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一部分。

(三)注重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要体现人文关怀,重视评价的多样性。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时,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评价时不应该只注重学生分数的高低,而应该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要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为依据,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生学习中的进步和问题。用充满人文关怀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综合表现,对学生学习以外的表现给予客观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教学评价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学生家长、学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教师要通过这些有益的评价,不断地进行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不断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要从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组织内容和注重课堂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苗.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J].学周刊,2018(21):142-143.

[2]吳珍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习作课教学探索[J].吉林教育,2017(21):40-41.

[3]王成国.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25):55-59.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优化培养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