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地建设助推校园文化建设

2019-11-24 12:19王梅
教育界·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意义措施

王梅

【摘要】建设课程基地,推动高中校园文化建设,对加强高中阶段学生实践和学习能力全方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江苏普通高中为例,分析了加强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方法和措施,以达到真正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课程基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意义;措施

在江苏普通高中校园内,课程基地作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新的助推力已经被江苏省教育部门引进并开始进入实地应用阶段,在省内的多所高中内进行了可行性的探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实践成果。本文将从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角度出发,对课程基地建设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助推作用、课程建设对学校教学的重要作用、课程基地建设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1]。

一、课程基地建设实际案例展示

江苏省淮阴中学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基地建设是基于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需要,依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设的特色课程载体。课程基地开发实施了体验性课程、探究性课程、活動性课程、大学先修课程等课程项目,丰富了办学内涵,提升了办学品位,推动了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协同发展[2]。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外语特色鲜明的学校,在高中外语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多语种、超前性、实用性的外语教学已成为学校一大亮点。学校以UEI模式英语课程的引入为契机,使用国外原版教材,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语,并积极尝试双语教学,开设小语种班,主动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外语教育资源,提升外语特色教育档次。

盐城第一中学的低碳课程基地一贯重视低碳教育,积极开展“四生”(生命、生存、生活和生态)教育,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有机渗透低碳教育,正常开展丰富多彩的低碳教育实践活动。低碳教育既使全体学生烙上一种特质,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现代文明生活方式,也使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满足其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的STEM创客教育中心,以STEM融合实践创新课程基地创建为平台,构建STEM融合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以问题式、项目式学习为引领,从研究性学习、综研、科技节、社团、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等方面着手,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高中校园内,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学习风气、中华文化传统、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社会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上的相对融合和高度集中统一。先进的、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贴合度高的校园主要是在校园内部营造一种文化氛围,以此来引导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社会人格奠定基础,从知识教育与思想文化层面全方位塑造高中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如同一双虚拟的引线,可以在无形中向学生渗透社会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引导校园正能量文化的建立。作为社会人才培养和高等知识的汇聚地,高中学校内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还应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让校园文化成为社会无形的教科书[4]。

三、课程基地建设如何有效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分析

课程基地建设首要的目标就是要确立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具备对所掌握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综合式人才教育模式,不光要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力,而且要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全方位培养有助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课程基地建设的另一重要目标就是满足学生能力提高的需求,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从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需求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在哪一个方面有所欠缺,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与需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学校的课程学习上升到校园文化的高度,形成具有本校特色和中国社会发展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无形中渗透和无形中影响的方式,完成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计划[5]。

(一)确定课程基地的定位

想要打造一个优良的课程基地,就要在课程基地的前期设计和规划阶段中明确好所要建设的课程基地的定位。只有做好定位,才能引导基地建设各项项目的设计和开展,才能发挥课程基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作用,才能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首先,要明确课程基地就是作为教学基地而存在的,所以要结合当前教学模式中的优点和劣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好基地建设的机构和体系的总体规划,拿出相应的基地建设实施流程具体方案,组建教师团队,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

其次,课程基地的另一个重要的定位就是教学研究功能。在建设课程基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相应的教学研究工作,如天一中学将“丰富课程、丰富活动、丰富经历”的“三类丰富课程”作为课程基地建设的主线,还要将学校课程基地建设充分面向学生,课程教学目标要始终将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放在首位。

(二)确定课程基地建设目标并落实各项工作

建设课程基地不仅要明确其定位,而且要明确其最终所要实现的目标。这可以为课程基地建设发挥引导性的作用,保证课程基地建设不会偏离中心。建设课程基地的主要目标是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创造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改变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以更具时代创新性的方式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步伐的综合性人才。课程基地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课程建设的方式创造具有本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这种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将之与本校的教学传统相融合,创造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的塑造提供大环境的保障[6]。

(三)创建长效的课程基地建设工作机制

课程基地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而是一项需要长期推进和维护的工作。课程基地建设十分复杂,所涉及的专业程度要求较高。由于当前我国学校在课程基地建设方面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课程基地建设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为了保证课程基地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在基地建设的前期就要结合实际需求创建一个长效的课程基地建设工作机制,组建专业的工作团队,“专人负责,专门研究,专项指导”。

(四)课程基地建设要从学校实际出发

近年来,随着社会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日渐发展成为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学生更加追求个性化的发展。所以,不少学校在课程基地建设时都会追求创新式的规划理念,以满足学生日益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课程基地在建设时不能单单追求课程模式和教学环境的创新,还要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精华部分,从学校教学的实际状况出发,实事求是,避免空谈,既要有所突破,又要有所保留[7]。

(五)课程基地建设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随着我国各项教育制度改革的推进,课程基地建设已经被江苏省多所高中学校纳入到了教学革新的重要举措中。江苏省相关教育部门也对这一教学革新手段表示了高度的认同,并对开展基地建设的学校给予了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但是由于各所学校的实际教学状况和工作推进的规划有所差异,所以江苏省普通高中在课程基地的建设上进展和所取得的成果是参差不齐的,产生的只是表面教学模式的变化,并未对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真正的推进作用。所以在课程基地建设的过程中,本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基地项目建设的正常推进,起到其计划中应有的作用和影响。

四、课程基地建设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和意义分析

(一)课程基地打造出创新性极强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在长久以来形成的高中课程教学和学习模式中,高中校园内所有的教学活动以及学习活动都是在单一的教室环境中进行的。这种死板的传统教学环境由于缺少学科课程的特色,很难激发起学生对于本课程学习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进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实践能力。在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在这种具有特色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进行相关的实践操作。在这种特色鲜明的教学环境中,教学和学习有很强的代入感和融入性,可以很好地保持學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好奇心和新鲜程度,有效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培养综合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地建设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创造更好的机会

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对传统的授课形式做出创新性的变革,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单向输送知识的僵硬模式,创新高中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当前,我国包括江苏省各普通高中在内的所有中学在教学规划中都强调建立综合性人才培养机制。所以,在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中,要将全方位的课程体系结构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课程基地的课程安排和设计中不但要包括传统的课程,而且要根据实际需要添加一定的自选课程。这些课程不但要涵盖国家级的学科,而且要汇集具有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的课程。在日常教学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所选择的课程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互动。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的课程基地就主打“美育”。学校以“培养完整的人”为核心理念,提出“以美育重构生活”的发展路径,整体建构了“两轴、三级、五域”的大美育课程体系,营造“美育”空间,注重学生的生活磨砺,开展丰富的“美育”研学活动和实践锻炼,让学生在自己所擅长和所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学习,为学生拓宽学习领域和增长见识创造机会,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课程基地为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

课程基地建设不光可以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还能为教师专业能力的发挥创造广阔的空间,为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诸多有利的条件。在课程基地建设中,另一个重心就是要促进学校教师团队专业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教师所长。

(四)课程基地建设推动学校思想和价值观引导的能力

课程基地建设通过对校园内原有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可以保证学校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紧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步伐,形成具有中国当代特色和当地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而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不断完善,为学校思想和价值观引导方面的教学提供保障,并能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社会主义主流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结语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通过课程基地建设的方式来实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营造校园文化的创新手段,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全方位高素质人才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马斌.课程基地领跑高中学习的革命——关于开创高中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华夏教师,2013(09):9-12.

[2]张小亚.课程基地建设:从学科本位走向课程引领[J].江苏教育研究,2013(8A):13-15.

[3]王一军.校本课程开发走向学习场域建构——基于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案例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3(03):12-15.

[4]崔润东.浅谈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的功能与价值[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01):71-73.

[5]王文婷.加强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提高[J].科技信息,2010(01):644,622.

[6]余守萍.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模式的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7]吴志宏.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意义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有意义的一天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