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讲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线思政课教师努力的方向。要實现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功能,不能靠强行灌输,而是要以理服人。深挖教材内容,结合学术研究拓展教材内容显得尤为关键。应追根溯源深化教学内容,结合科研实现价值引领,以期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教材;科研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颇受重视,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更是将高校思政课教学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讲好思政课,成为了众多一线教师努力研究的方向。随着“翻转课堂”理念的提出、慕课建设的广泛开展及“雨课堂”等网络平台的运用,思政课教学的手段与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但在这些新方法的背后,传统的课堂教学依旧不可取代。
思政课教学需要实现价值引领功能,但要让学生接受正确的观点,靠的绝非是机械化、强制性的灌输。深耕教材、创新内容是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在思政课教学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如能将思政课教学建立在扎实学术研究的基础之上,将道理讲明讲透,学生自会在会心的微笑中点头接受。兹不揣简陋,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略抒管见,冀就教于方家。
一、问题缘起:教材相关阐述并不完整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着力强调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各民族应当如石榴仔一般紧抱在一起,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形成于当下,而是形成于中国近代历史之上,作为“纲要课”,解读十九大精神的历史渊源,自是其中之意。对应到教材中,当属第一章第三节第二目,即“民族意识觉醒”这一目的内容。
但是,由于篇幅所限,该目内容太过简明,以至于学生在阅读之后,不解其意,似懂非懂。教材中如是表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还只是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意识觉醒。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不少同学在课后主动发问,所谓的民族意识指的是中华民族的意识吗?林则徐、魏源是清政府官员,他们不过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上说话,他们开眼看世界的意识,可以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意识吗?其实,惯于认真思考的同学自当有此一问,若单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学生是不可能深入理解这些问题的。
二、解决之道:追根溯源深化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问题,深耕教材,结合科研深化教学内容,便成为了一线教师必不可少的工作。要讲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尚需追溯至中国古代。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论及,中国古代,统一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在”的实体,而非“自觉”的实体,中国的古代,虽有民族融合趋势,然统一的中华民族观念却比较淡薄,历代封建统治者对周边少数民族皆以“蛮夷”视之,尽管“蛮夷”可以被汉族同化,但终非一家人。“民族”一词在中国古代不外乎有两种含义,即“种族”、“宗族”。如《南齐书》中云:“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而露首编踞,滥用夷礼。”[1] 此处“民族”意为“种族”。《明一统志》载:“余英岭在武康县西一十五里,世传梁、沈民族居于此。”[2] 此处“民族”意为“宗族”。故而,中国古代的“民族意识”,实“种族意识”、“宗族意识”之谓。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所受到的外来侵略还不足以促使各民族团结起来,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作为忧国忧民的思想家,列强叩关之后,魏源大声疾呼“师夷长技以制夷”,此口号固然振聋发聩,但就其称谓看来,即便强如英吉利,在魏源眼中亦不过蛮夷尔,更何况中原王朝周边的那些少数民族呢?魏源的一部《海国图志》,无非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上,希望朝廷守卫疆土,抵御蛮夷的入侵。这显然不是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但毕竟蕴含着奋发图强,抵御外来侵略之意,故而教材中将之称为“朦胧的民族意识”。
弹指一挥,30年过去了,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于中国。在早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眼中,西方不再是蛮夷,而是与中国平行的国家。郑观应、薛福成等人多次论及五大洲中的其它国家,有君主之国、民主之国及君民共主之国。中国不过是世界中的一国,并且是一个政治制度不太优越,需要向别国学习的国家。这种意识与魏源相比,自是前进了一大步,但他们所关心的,是清政府的政治改革问题。从这个角度讲,这种意识依旧不是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
即便是1894年的孙中山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也未必标志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诞生。同年,孙中山组织成立兴中会,致力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孙中山所要“恢复”的,是过去曾经存在过的,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单一民族国家。他号召汉人奋起反抗,光复国家:“满朝以杀戮威汉人,至今此风不少息。汉人者,失国二百余年,犹不忘恢复之心,思脱异种之厄。”[3] 不惟孙中山,革命派的另一位领袖章太炎亦慷慨陈词,号召汉族奋起反抗,决不仰胡儿之鼻息。[4] 陈天华呼吁汉人排满救国,驱除外族,复我汉京。[5] 热血青年邹容大声疾呼:“诛绝五百万有奇披毛戴角之满洲种,洗尽二百六十年残惨虐酷之大耻辱,使中国大陆成干净土,才能起死回生,还魂返魄”。[6] 概而言之,便是要建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单一民族国家,此种民族意识,尚停留于汉民族的意识,而非中华民族的意识。
三、透彻说理:结合科研实现价值引领
甲午战争的惨痛失败则使得中国人开始认识到建立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性。“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尽如何?”梁启超的一首《水调歌头》道出了先进中国人心中的苦闷与彷徨。梁氏首倡民族主义:“民族主义者,世界最光明正大公平之主义也。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其在于本国也,人之独立,其在于世界也,国之独立。”梁氏所说的“民族”,乃“国族”之谓,他号召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外来侵略。
梁启超对“民族主义”的解释,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奠定了基础。中国知识界对民族建国问题展开了大讨论。赞成者有之,但反对者更多,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最为激烈。课堂上,教师可列举双方代表性言论并分析解读,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激烈的思想论争。
但孙中山等人毕竟是思想开明的革命先驱,在讨论过程中,革命派重新認识并且修正了自身的观点。他们对民族复仇主义进行了深刻反思,众多革命派领袖就此问题发表了声明。孙中山做出解释,说明民族革命并非要尽灭满族,而只是要灭掉害汉人的满族人。[7] 素来激烈主张排满的章太炎也修正了之前的观点。“所谓民族革命者,本欲复我主权,勿令他人攘夺耳,非欲屠夷满族,使无孑遗。”[8]陈天华也认为,排满是一个政治问题,绝非民族仇杀。[9] 梁启超则是借鉴德国思想家伯伦知理的学说,进一步深化了之前的主张:“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10] 有了这样的认识,革命派和立宪派之间关于民族建国问题的争论便有了共同点,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多次强调,要建立一个“五族共和”的国家。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他声明:“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1] 至此为止,中华民族意识方可称得上真正觉醒。
如此一来,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功能当能实现。历史事实摆在眼前,学生自会明了,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开始侵略中国,但相对而言力度不大,故而中国人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只是停留在朦胧阶段。甲午战后,国难当头之际,才促使中国人团结起来,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而觉醒的过程,至少持续到辛亥革命时期。理解了书本观点之后,学生当能进一步理解十九大关于民族共同体问题的重要论述,各民族之间休戚与共,本就形成于历史之上,是各民族在对抗外来侵略过程中结下的深厚友谊。当前仍是如此,只有团结起来,中华民族才能更好地应对国际竞争。正所谓大象无形、润物无声,十九大精神进课堂,靠的不是强制,而是深耕教材,结合科研透彻说理,让学生在会心的微笑中对思政课教学内容,对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自愿接受,心悦诚服。路漫漫其修远兮,笔者知识浅陋,管中窥豹,纯属抛砖引玉,今后自当上下而求索。
【注释】
[1] 萧子显.南齐书(第54卷)[M].清乾隆武英殿刻本.382.
[2] 李贤等撰.明一统志》(第40卷)[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405.
[3][7][11]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222、2、60.
[4][8] 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231、519.
[5][9] 刘晴波等编.陈天华集[M].湖南:人民出版社,1958.25、236.
[6] 周勇编.邹容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80.
[10]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2册第1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9.67.
【作者简介】
覃亢节(1989—)男,湖北宜昌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博士研究生,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