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宗镜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高段语文教学中,课堂氛围十分重要。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带入课堂氛围中,这就是课堂提问艺术的内涵了。如何将课堂提问变成一门艺术,这是教师需要掌握的。优质的课堂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把课堂知识变为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不恰当的课堂提问会使得课堂氛围较差,无法让学生进入到语文学习氛围中,无法更好的促进语言学习。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教学;提问艺术
提问课堂是教师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手段,还可以和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教师对于课堂提问方面還是有一定的欠缺,许多教师仅仅只是针对课堂形式以及内容,对课堂语言形式没有具体的安排,对于学生自身的兴趣教学没有细致的安排。只有充足的课堂安排,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提问,教师不仅可以掌握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以知道学生对于哪些问题有兴趣,进行针对性教学。
1小学高段语文课堂提问现状
1.1教师提问节奏过快
教师提问节奏过快,过紧密,会让学生感受到紧张的氛围感,没办法展开思考和回顾,学生也许有答案但是在紧密的提问之下也忘却了。过多的提问,会导致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话语产生厌恶感和负面情绪,对于语文学习失去了学习兴趣。不仅失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还少了课堂互动感。失去了好的课堂氛围,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的氛围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提问的节奏,以及节奏的密度,使学生对于提问有积极的情绪[1]。
1.2教师提问难度较大
许多教师提问难度过大,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甚至是中年级过渡学段,教师都会进行基础的教学提问,在进行到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会自行把作业量加大,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无形的提升了学生的在课堂中回答问题的概率。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有过于大的压力,有时候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也要回答问题,打不出来又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1.3教师提问太过生硬
教师在教学小学课堂的时候,难免需要加强语言训练,小学阶段的学习都需要一定的活跃性。每位学生的思维都不同,有的跳跃有的禁锢,无法统一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许多教师就生硬的提问,进行教学流程,致使教学课堂生硬死板,无法活跃课堂气氛,也无法实现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
2小学高段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2.1针对性提问
针对性提问有许多种类,可以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分别进行不同难度的提问,也可以是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不同的提问。例如教师在讲解《桂花雨》这类课文的时候,可以进行具体的分析。对于有要求的精选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多进行提问。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读课文,在进行分段阅读,好句赏析等。让学生对文章有所了解,再进行具体的讲解分析之后再进行提问。让学生对于课文先有一定的了解,再进行提问。例如教师可以问“朗读课文,说说你们对于桂花雨的印象”,“说说文章中……这句的含义”。学生对于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进行描述的时候就有一定的印象,很容易就能回答出问题。同时教师在提问的时候需要紧贴课文内容,让学生能够很容易的体会提问的含义,针对性提问就是针对精读课文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对于重点文章句段有重点的印象,使得学生对精读文章有一定的掌握[2]。
2.2策略式提问
教师在提问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策略,提问最好使用开放性提问,例如“说说你对文章的感受,谈谈你对句子的印象,聊聊你对文章的想法”等语句,让学生可以开放性叙述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发挥自己的语言,实现发散思维的想法。同时对于精读课文可以进行具体的提问,对于略读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提问,不对具体的句段进行提问。让学生了解到,哪些内容的重要性,同时略读文章都相对难懂,学生可以进行略读学习,因此学生可以仅仅对课文有整体的把控,教师就不需要对具体的句段和难点进行提问,以免学生回答不出问题,解答不出答案对下面的学习失去兴趣。
2.3总结性提问
总结式提问是教师对于整体文章的总结,针对于课后选读课文以及课外书籍的介绍。对于这些文章的提问,是对整体知识架构的把控,不是对于具体内容的分析。可以从这些提问中了解到学生对于整体知识的把握,以及一个阶段学习的掌握程度。对于教师来说是对于整体教学计划的安排,也是对于全体学生学习程度的总的把握。例如学习选读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性提问。
3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对于小学高段语文课堂提问掌握程度是不均衡的,许多对于提问教学有经验的教师拥有极其丰富的教学课堂,对于提问教学不重的教师甚至无法进行课堂教学开展。因此想要普及小学课堂提问教学,就需要教师进一步提升自己对于提问教学的意识,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对于课堂有积极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提问回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因此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还需要进一步加深。
参考文献
[1]汪小平.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J].新课程导学 ,2013,000(036):61-61.
[2]杨玲.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J].语文学刊,2007,No.232(1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