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因素对儿童个性的影响

2019-11-16 02:19项波
赢未来 2019年7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

摘要: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最重要的。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性格等,都会对儿童的性格养成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结构;儿童;家庭教育

1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影响

在心理学中,家庭结构的定义是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这种模式中家庭成员的变化都会影响整个家庭。而家庭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成员的任何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

根据家庭的代际层次和亲属关系来划分,我国的家庭结构大致分为以下四种:1、主干家庭。2、核心家庭。3、联合家庭。4、单亲家庭。

1.1主干家庭,即几代同堂的家庭

这种家庭的特点就是人多,结构复杂。这种几代人住在一起的家庭优点是孩子受到的爱多,受到大人的教育多。缺点是会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及教育观念产生分歧,造成隔代溺爱,从而造成家庭矛盾,让孩子产生无所适从及恐惧的现象,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1.2核心家庭,即独生子女的家庭

其特点是人口少,辈分少,家庭关系简单;这种家庭结构多集中在我国发达地区。我国学者吴凤岗、日本梅田文绘等中外学者指出两代人家庭的儿童在独立性、自制力、敢为性、合群性等九个方面优于三代人家庭的儿童。但是,也有相关研究表明,有些独生子女身上有任性、自私、放肆、怯懦等不良习性严重。

1.3联合家庭

是由祖父母和兄弟姐妹婚后的小家庭组成的大家庭,这种家庭的特点不仅是人口多,而且家庭关系复杂;这种家庭结构主要集中在我国农村地区。这种家庭结构的优点是有一个宽松、快乐、而富有竞争性的学习环境,可以和兄弟姐妹进行学习交流、相互促进,有利于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缺点是适应社会的能力差;还有就是孩子多容易被忽视,时间久了容易引起孩子的报复心理的产生。

1.4单亲家庭是由孩子跟随父亲或母亲一方生活的家庭

这种家庭结构简单,家庭成员少。据美国社会学家预测,离婚家庭中有37%的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很好,20%的孩子不遵守纪律,9%的孩子会离家出走。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离婚前父母的争吵,离婚后父母对子女有些不负责任还有些排斥,以及家长的恶劣行迹等多种因素。许多研究表明,离异家庭儿童在智力上,同伴关系上、亲子关系上等些方面,与完整家庭的孩子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就成才而言,只要父母培养的得当,孩子同样可以成才。

2家庭经济状况对孩子个性的影响

一个家庭的济状况也会影响一个孩子的性格。一般而言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孩子性格会比较外向,活泼一点,兴趣爱好会广泛一些,他们接触的新鲜事物也比较多,从而没法专心,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般。

一般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对孩子溺爱的较多,孩子会觉得很多东西是他们想要就能得到的,孩子容易形成“要什么就必须的到什么”的坏毛病。反观那些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的孩子,他们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所以得到的零花钱不多,不会随便的乱花钱,有的也只是买一些学习用品。这样就养成了他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家庭经济的状况对孩子个性差异的影响很大。

3父母的性格与教养方式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

不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不同,每个家庭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这些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早在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就提出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即要求性和反应性。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专制型四种。

3.1权威型父母

这是一种权威且民主的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先会给孩子设立一个合适的目标,要求孩子达到这个目标,并在过程中给予孩子帮助,倾听孩子需求。这种类型的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能给孩子个多的关爱。在这种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有较好的自控能力,积极勤奋,表现的很自信,对社会的认知也比较清楚,长大后社会成功性比较高。

3.2专制型父母

这属于一种高控制性的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厉,要求孩子对自己绝对的服从,很少考虑孩子本身的要求以及意愿。这种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会有些焦虑的表现以及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且在与权威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相比自我调节的能力和适应性相比较而言有些差。

3.3溺爱型父母

这类父母对孩子抱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态度,但是很少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或控制他们。这类孩子对父母表现出无尽的需求和很强的依赖性,自我控制能力特别差,很不成熟。

3.4忽视型父母

这也类型的方式也称放纵型。这类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标准没有要求,缺乏对孩子的爱和积极的反应,很少与孩子互动,对孩子缺乏最基本的关注及关心。这是一种对孩子情感生活剥夺的一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态度比较冷漠。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缺乏对人的热情和关心,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

良好的个性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根基,所幸的是人们已经认识到家庭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解决儿童身心健康的问题上,各线儿童工作者、政府和社会等,采用针对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多管齐下给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这是为了让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及有个良好的个性。

参考文献

[1]何思忠,刘苓. 不同家庭结构及精神环境下儿童个性特征与父母个性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VOL22.

[2]何思忠,劉苓,吴云. 不同结构单亲家庭特征及其儿童心理特征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J].2007,15(1):68-70.

[3]骆风. 成才与家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1版 .

[4]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基金课题:1吴坤元诗歌创作研究,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课题编号:TCSZ2019Kzd04

2大学语文课堂传承地域文化的现状调查及研究——以桐城师专为例,桐城师专校级质量工程,课题编号:TCSZ2017JYB06

3高水平高职专业小学教育专业,2018安徽省质量工程,课题编号:2018ylzy102

4汉语言文学专业教研室,2018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教研项目,课题编号:TCSZ2018JYS001

作者简介:项波(1983.9-)男,安徽桐城人,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