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盛楠
摘 要:本文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264名一年级学生为例,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现状及其在不同文体上的差异,并加以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9)03-0032-03
阅读作为英语学习者获取英语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主要途径,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部分。
当前,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最多的方法仍然是传统的翻译解释法,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方法无疑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此,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现状及其在不同文体上的差异,分析、总结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而探索行之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受试对象来自于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共6个自然班的264名一年级学生。男女比例相当,年龄为17~20周岁。
(二)研究工具
1.调查问卷
笔者针对学生阅读态度、阅读障碍、阅读习惯、阅读策略等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共12题,每题5个选项,分别为完全符合、比较符合、基本符合、比较不符合、完全不符合。为保证调查问卷采集数据的真实性,本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
2.阅读理解测试
笔者对历年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阅读理解真题进行了筛选,选取6篇作为受试对象的测试内容,其中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体裁文章各2篇;每篇5个题目,每个题目2分,共计30题,满分60分;测试时间60分钟。本研究在受试对象一年级上学期国庆节假后开学时进行,该学期教学计划内容不涉及历年B级真题,因此保证了无受试对象提前接触测试内容。
(三)数据采集与分析
调查问卷和阅读理解测试都是在课堂上进行,每人各1份问卷和测试卷,做完后立即收回,从而保证了受试对象的配合度和问卷以及测试卷的成功回收率。问卷和测试卷各发放264份,各回收264份。有效调查问卷264份;除去6份基本空白卷,有效测试卷258份。本研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和有效测试卷的结果以数量和百分比的方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二、研究发现与分析
(一)调查问卷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都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但对英语阅读感兴趣的学生占比并不多,其中完全感兴趣的学生仅占8%,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占32%;有36%、30%、43%、22%的学生分别完全认同阅读策略、背景知识、长难句分析和单词是阅读的最大障碍;大部分学生都有不良的阅读习惯,如回读、用手带读或出声读,仅有3%的学生完全没有问卷中提到的不良阅读习惯;大部分学生对阅读策略的了解和使用较为薄弱,基本能够使用阅读策略的学生占比仅达到53%,其中能够完全熟练预测的学生占比8%,能够完全熟练推断的学生占比12%,能够完全熟练进行语境分析的学生占比10%,大部分学生都不能根据文体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阅读策略。
(二)阅读理解测试结果
1.受试对象整体测试结果
回收的258份测试卷中,有52份(占比20%)达到36分及以上,相当于百分制中的60分及以上水平;3份(占比1%)达到48分,相当于百分制中的80分。其余206份(占比80%)均在35分及以下,相当于百分制中的60分及以下水平。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英语阅读水平普遍较低,仅有少数学生英语阅读水平达到良好状态。
2. 受试对象不同文体测试结果
(1)受试对象记叙文测试结果
测试中记叙文满分20分,回收的258份测试卷中,有170份(占比66%)达到12分及以上,相当于百分制中的60分及以上水平;其中有57份(占比22%)达到16分及以上,相当于百分制中的80分及以上水平。其余88份(占比34%)在11分及以下,相当于百分制中的60分及以下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在高职院校学生英语阅读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大多數学生在记叙文这种文体上的阅读理解水平还是较好的。
(2)受试对象说明文测试结果
测试中说明文满分20分,回收的258份测试卷中,有90份(占比35%)达到12分及以上,相当于百分制中的60分及以上水平;其中有18份(占比7%)达到16分及以上,相当于百分制中的80分及以上水平。其余168份(占比65%)在11分及以下,相当于百分制中的60分及以下水平。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在说明文这种文体上的阅读理解水平与记叙文相比相对较低,达到及格水平的学生数量不足受试对象的一半。
(3)受试对象议论文测试结果
测试中议论文满分20分,回收的258份测试卷中,有54份(占比21%)达到12分及以上,相当于百分制中的60分及以上水平;其中有5份(占比2%)达到16分及以上,相当于百分制中的80分及以上水平。其余204份(占比79%)在11分及以下,相当于百分制中的60分及以下即不及格水平。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在议论文这种文体上的阅读理解水平与记叙文和说明文相比较低,尤其与记叙文相差甚远,达到及格水平的学生数量不足受试对象的四分之一。
(三)研究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结果和阅读理解测试结果显示:1.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阅读水平普遍较低。2.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在不同文体上是有显著差异的,在常见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三种文体中,对记叙文的阅读理解水平最高,对议论文的阅读理解水平最低,对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水平低于前者、高于后者。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现状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受生源语言基础水平和学时安排等客观限制,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在阅读课上仍选用翻译解释法、词汇语法分析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了文章内容和所涉及的语法知识,但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教师占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非主动地参与对阅读材料的感知、理解、分析和综合,不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2.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客观来说,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比较低,英语阅读对学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西方文化知识、逻辑分析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多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容易有畏难和抵触情绪。3. 网络“快餐文化”的负面影响。网络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思维活跃的高职院校学生。互联网的兴起使阅读变成了碎片式、快餐式、跳跃式,深入的思考被不断切换的页面取而代之。没有深入的思考,就无法形成独立的见解,这无疑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学生议论文阅读理解水平尤其较低的现状是与其有很大关系的。
三、启示与建议
笔者认为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阅读效率和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改进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阅读过程是学生为主体的过程。Chastain认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鼓励学生阅读;主要可以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并且语言难度适中的内容、提供具体的指导和计划安排辅助活动等形式进行[1]。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翻译讲解为主要模式的阅读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基于心理学知识创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学过程在时间上分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清晰分离的过程[2],但在总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这三个过程又是相互联系的。首先,讲授环节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要讲授文章的重难点,如主题、背景知识和阅读技巧等;其次,内化吸收环节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下,通过课后的独立学习,对文章内容进行感知、理解、分析和总结;最后的讨论环节不仅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充分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
(二)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前提,提高阅读效率和水平的保障。高职院校很多学生有手指带读、笔带读、出声读、中途返回重读等不良的阅读习惯,严重影响了阅读的连贯性或速度。Anderson指出,阅读速度越慢,阅读量就越少,阅讀量越少,阅读能力提高的速度就越慢[3]。读者只有保持一定的信息输入速度,才能在信息之间建立联系,才能形成推理和判断。同样,阅读水平的提高与阅读策略的掌握也是不可分割的,学生对于预测、识别、提取信息、询读、略读等阅读技巧的熟练掌握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积累和强化。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持之以恒地帮助、鼓励学生摒弃不良的阅读习惯,始终把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列入教授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和水平。
(三)指导学生重视跨文化知识学习,增强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高职院校英语阅读篇章往往渗透着国外的人文、地理、历史、风俗等文化内容,因此掌握一定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是理解某些特定篇章需要具备的技能,它关系着能否准确理解篇章的主旨和意思。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应当鼓励和帮助学生广泛涉猎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充分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有选择性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书刊和网络学习平台;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充分发挥校园第二课堂的作用,利用英文戏剧、英文电影、跨文化知识讲座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克服本族语的干扰,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Chastain, K. The effect of discourse makers on the comprehension of lecture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76(2):113-127.
[2]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
[3]Anderson, N. J. 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