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拉小
摘 要: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角度,分析了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精彩优美文段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为空中楼阁。
因此,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自主表达、互动交流
语文课堂固然需要静默需要沉思,但更需要自主表达和互动交流,需要去伪存真的真情流露。一千个读者就应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应该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不同见解。例如学生在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后,畅所欲言,心中激情澎湃,从不同的层面畅谈自己对这部纪实作品的理解,或许这见解不到位甚至有点稚嫩但都是心灵的碰撞,是独有的见解。有文章内容方面的理解:鲜活的真实内容让人了解了一个真实的中国革命和共产党领袖人物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面貌;有对表达方式方面的见解:风趣幽默的戏剧性场景中运用对比手法、典型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有的学生有了更高层面的理解,从信仰和精神的高度谈谈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不怕牺牲敢于奋斗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更有学生结合时代命题,将解开的“红色中国”之谜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相结合,这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文化和见解都在学生的自主表达里得到了认同和赞许,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补充互动中得到了完善,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了高尚的灵魂。
三、适时切入,培养求异思维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的,特别是求异思维模式下语文教学更能激发出学生更大的激情,释放出无尽的想象。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这句话用来说明求异思维的魅力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狐狸吃葡萄饿瘦了才能吃到葡萄的话题,在求异思维模式下历久弥新,越来越有了新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有了好多种想象:狐狸吃到了美味的葡萄,看来觉知此事要躬行;为了美味的葡萄,饿其体肤又如何,它只想吃葡萄,于是不理睬别人的嘲笑,正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实践出真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给了那些站在洞外的观望者、议论的“聪明人”一个响亮结实无可反驳的耳光;放下架子向狐狸学习,学习它勇于实践自我成功的伟大创举等等。各抒己见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迸溅出了想象的火光,这就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翅膀,是踏上语文核心素养征程的星光大道。
四、多元评价、激励进步
俗话说,心藏暖意,可敌寒霜。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固然有高低不平参差不齐之差异,但教师要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言不吝鼓励,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欣赏彼此的闪光点,构建多元评价暖意融融的温馨课堂。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文本的理解、语言的表达等方面的差异性就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多元化评价、分层评价。因为这样的评价能使沉静郁闷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欢欣鼓舞有温度,能使自我封闭不苟言笑的学生重拾勇气扬鞭奋蹄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一文时主要运用反复诵读的方式,诵读后的评价必不可少。教师可以整体评价小组的诵读,“读的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若再注意节奏的变化就更能够读出澎湃激昂伟大的黄河精神了”。同时更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评价相互评价,同样主要以倾听同伴的见解激励共进为目的。在甲组诵读结束后,乙组其中的一两名同学对甲组进行评价,“诵读时做到了声音洪亮,有诗人奔放的热情、真挚的感情和向上的激情,具有较强的震撼力”,“甲组的诵读里流露出了对黄河的赞美之情,读出了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不过我相信我们一组能够注意细节能够诵读的更好”。这种整体性和个性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不需要花拳绣腿,不需要矫揉造作,放开手脚给学生不戴紧箍咒,将评价不到位的观点教师最后作纠正性评价即可,切记对学生观点的表达和对观点的评价一棍子打死。既竞争又合作,既诵读又点评,互学互助,达到了语文核心素养中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的目的,对不同的学生作出了不同的多元化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不断提升。
结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艺术美的语言课堂进而提升思维发展能力,创造灵动机智的语文课堂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设开放式语文情景,进而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则会得到有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连坤,王连升,彭斌彬.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究[J].教师,2015(07):49-50.
[2]林森.云课堂环境中開展有效教学的优势探讨——以初中语文课例《丑小鸭》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4(12):44-46.
[3]邓必华.最是书香能久远——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4(86):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