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论述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阐明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分析当前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定目标、明标准—培训支持—制度保障”的发展路径,为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B-0004-02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职教育不断得到发展。然而,我国中职教育面临着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中职教育教师队伍。2014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专门列项要实施教师专业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8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要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引领带动各地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基于以上问题和要求,本文根据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从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两个维度探寻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对策,为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一、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我国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虽然目前国内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尚没有统一的表述,但在某些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综观各学者的观点,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应在具备教师专业化一般特征的同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职业教育教师具有偏重理论应用、注重实践技能等特点,具体包括:一是职教教师不仅应掌握所教学科内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从教育学角度将这些知识融入职业教学的能力;二是职教教师应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突出“双师型”特色;三是职教教师应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既能教理论课又能教实践课,具有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的能力;四是有一套专业伦理和服务理想。简言之,职教教师要终身不断地学习,要掌握教育教学规律,要加强对职业伦理操守的修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
本文倾向于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即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和探究来拓宽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提升教育教学专业能力,从而达到教师专业化成熟的境界。
二、当前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专业发展主动性较差。当前,中职学校普遍生源较差,需要教师有更多的教育方法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更多的教学技巧去吸引学生开展学习。但是,大部分中职教师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未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培训,很多中职教师“教师专业”观念不强,认为自己具有所教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就够了。现实中不乏自身技术过硬、在企业是能手的教师到了课堂却无法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的现象。教师对专业化成长不了解,没有明晰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导致教师专业发展主动性较差。
(二)教师培训针对性不强。目前各个学校、各级主管部门都很重视教师培训,有集体备课、公开观摩研讨、各级各类专业培训等,形式丰富,但深究下来就会发现培训的内容过于宽泛、没有针对性。大部分学校在安排教师培训时随机性较大,没有系统性、针对性。有些新入职教师未接受系统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培训,有些教师多次參加同类培训,从而导致培训效果低下、教师成长的速度趋于平缓。
(三)政策支撑力度不足。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还没有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标准,没有将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与考核、与绩效挂钩,无法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学校对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不足,对教师专业发展各阶段的目标和标准不明晰,无法激发教师的高层次需求。
三、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培养路径
针对当前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提出“定目标、明标准—— 培训支持—— 制度保障”的培养路径,以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
(一)建立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和阶段标准。各个中职学校应当根据师资队伍情况,做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根据学校发展现状及专业发展现状,划分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明确各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能力标准,引导和帮助每一位教师合理规划个体职业生涯。目标和标准的明确能促进教师提高成长意识,增强主动发展意识,引导教师逐层上升,阶梯式前进,不断寻求专业发展。
关于教师的发展阶段,叶澜1998年提出以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为标准,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自我更新关注五个阶段。叶红英 2009 年提出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入门阶段、适应阶段、胜任阶段、骨干阶段和专家阶段。霍布金斯大学教育与专业发展学院院长费斯勒教授(R.Fessler)和圣路易斯大学克里斯坦森教授(J.Christensen)撰写的《教师职业生涯周期—— 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中,构建了著名的“教师专业生涯发展周期模型”,将教师的专业生涯分为职前期、职初期、能力建构期、热情成长期、职业挫折期、职业稳定期、职业消退期、离岗期八个阶段。
根据广西各中职学校目前师资绝大部分来源于非师范类院校的特点,本文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新任职阶段和在职阶段的特征,认为可以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新入职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和“校园名师”。各中职学校可根据学校师资队伍现状,从教龄、职称、学历等维度对各个阶段标准进行界定。
(二)建立“与专业发展阶段匹配”的培训模式。教师在专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发展的需求、发展的特征、发展的重点等是不尽相同的。各中职学校可根据教师专业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明确阶段培养目标、培养任务、培养方式和措施,使得不同阶段获得不一样的培训待遇。
1.不同阶段有不同教学技能的培训。对“新入职教师”,培训重点应当是基本教育教学能力。如前文所述,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绝大部分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未经过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培训。所以,开展基本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帮助新入职教师尽快熟悉教学内容、掌握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资源是本阶段培训的重要内容。
对“合格教师”,可以将培训侧重点放在组织与实施教学、服务与管理学生等方面;对“骨干教师”,培训侧重点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学生职业技能指导等方面;对“校园名师”,培训侧重点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结合等方面。
2.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职业情感培训。职业情感是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除了教学技术和能力学习,培训中还应当注重对教师自我发展意识的激发,注重教师职业倦怠感的消除,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对“新入职教师”,培训重点是要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帮助教师形成职业认识。通过培训,使新入职教师认识职业教育的内涵,明白职业教育、职业教师在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升对职业教育事业的热爱、对自己工作价值的认同,进一步强化职业认同感。
对“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重点在于强化教师体验职业情感,努力创造一切机会帮助中职教师认识自身的价值,体验师生互动中智慧碰撞、心灵沟通带来的乐趣,产生“优秀教师”的自我认知心像,避免职业倦怠感的产生。
对“校园名师”,则注重引导教师将关注内容由教学转向学生发展,引导教师消除重复性对工作热情的侵蚀,关注教育风格的形成、职业道德的升华、教育智慧的生成,跳出“教书匠”层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名师”。
与“专业发展阶段匹配”的培训,针对性强,效果好,教师自我收获大,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达成,让教师体验成长的快乐,产生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同时激发前进的动力,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建立相应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学校层面,要建立相应的激励和考核评价制度。学校要对教师专业发展程度进行考评,明确教师当前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并将考评结果运用于绩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激励教师不断提高个人专业发展水平,追求更高阶段的成长目标。
从政府层面,主要是给予政策保障,明确中职教师准入标准,建立中职教师准入制度,把好入口关。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根本措施之一在于通过资格认定,提高入行标准,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技术性和规范性。因此,相关部门应根据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制订体现职业教育教师劳动特點的任职资格,强化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认可度。可以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实习教师”制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另外,也要加快研究和建立我国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制度与模式。
【参考文献】
[1]叶 澜,白益民,陶志琼.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徐 涵.从制度层面看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7(21)
[3]耿文杰.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8)
[4]李勋华,张志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发展困境与对策—— 来自对全国70位校长访谈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
[5]钱 兵,孙在丽.教师自我发展意识的迷失与唤醒[J].当代教育科学,2018(8)
[6]周先进,李 伟.中职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及其提升路径[J].职教通讯,2018(8)
[7]熊 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与策略[J].文化交流,2018(24)
[8]李冬梅.高职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2018(8)
[9]石伟平,付雪凌.职教师资培养体系需重新系统设计[N].中国教育报,2018-4-24
【基金项目】本文为 2015 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GXZZJG2015B157)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谭丽丽(1975— ),女,壮族,广西靖西人,广西城市建设学校高级讲师。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