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鸿
6 月 11 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进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促进普职融通发展。普职融通发展的概念,再次以国家文件的形式进入大众视野。
普职融通发展是近年来我国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发展的一种新趋势,不仅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各学校也积极探索融通之路,形成了不少有效的方式方法。然而自1980年代职业教育结构调整之后,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双轨发展,普高以文化教育为主,职校以技术教育为主。受此观念的影响,普职融通发展虽然在政治层面上得到了重视,但在群众观念中仍然被视为“异数”,这就使不少学校不敢轻易尝试“第一个螃蟹”,因此在学校层面该发展理念并未得到真正的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文化素养与技术素养并重的趋势,普高与职校现行的单一性教育结构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主要体现在普高学生缺乏基本的技术能力,职校学生则缺少必要的基础性文化知识。这既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又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可见,普职融通发展已成为我国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亟待解决的一个新问题。
所谓普职融通发展,是指通过一定的政策、模式和方法,对普高教育、职业教育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实现两种资源的共享、互补,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生存能力。不过,普通高中身负升学重压,可以说这是决定学生一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对如此压力,普通高中应该落实职业教育,探索融通发展的有效路径。
首先,改變观念是推进普职融通发展的先决条件。普高在深入落实职业教育之时,首先要改变“技术是学习不好的学生才去学”的旧观念,真正认识到技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普高学校应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创新,加重技术教育的分量。目前,普高学校的职业教育仍处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阶段,这与国家提倡的“普职融通发展”有较大距离。因此,普高学校应进一步深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除了教授学生如何规划职业发展,还可以适当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观察、调研,让学生在实地观察中更明白职业的含义,从而帮助学生逐渐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学校还应该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技术教育,尤其是理科,可要求授课教师在讲授某个知识点时,介绍相关的职业和相应的技术,并鼓励有兴趣、有条件的学生深入学习该技术,营造浓厚的技术学习氛围。
其次,普高学校应充分挖掘“第二课堂”的职业教育因素,让职业教育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目前不少普高学校都建有科技实验室,或成立了科学发明小组,普高学校可以将科技教育与相关职业结合起来。这既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又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技能。普高学校还可以专门成立职业教育类的社团,以社团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另外,普高学校还可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职业教育周、模拟招聘会等,让学生提前感受、认识“职业”。
最后,普高学校应积极与中职学校“联姻”,这是普职融通发展的更高层次。所谓“联姻”就是通过联合开展活动、开设课程、共享师资,甚至可以实行学分互认、文化共建,或是探索普高与中职集团化办学的路子,进而真正达到《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普职融通发展的要求。当然,在普通高中落实职业教育,不是要削弱其重文化教育的特征,而是在重点抓文化教育的基础上适度开展职业教育,因此普高学校切不可“矫枉过正”。
总而言之,普职融通发展已逐渐成为我国中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面对这一趋势各学校应积极应对,予以重视。要不断探索融合的方式方法,做到深度、有效融合,而不是做表面文章,真正实现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良性变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