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冬梅
【摘要】课堂革命鼓励课堂教学精彩生成、分享智慧、合作探究。本文基于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在实践中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培养学生学习自信,由文本转向习本、生本,保障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打造生命课堂。
【关键词】课堂革命 合作学习 科学有效的评价
合作学习作为新型的学习方式正被教师们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人人参与、组织互动、竞争合作,思维碰撞的火花闪耀课堂。针对目前低年级识字教学普遍存在的“高耗低效”的现象,为切实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低年段识字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研究初始,我们对学生的识字基础和能力进行了摸底、分析,依据这些数据对班级学生进行了初步分类,为学习小组的划分做好铺垫工作。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的主攻方向定位在教师的主导作用(培训、指导),以使学习小组能够正常地开展合作活动。同时,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微课、视频互动等,指导学生能够根据学习任务(前置性学习)先学会独立思考,之后课堂上再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任务尽量以能力训练为主,如大胆地说、完整地说、有协作地说等,合作学习的内容也从单一的、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开始,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兴趣地积极参与和互动。
当大家都沉醉于这种周而复始的学习方式的实践中时,笔者不禁对这种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产生了疑问。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1.合作形式固定化
相同模式的学习任务,一成不变的汇报形式,每一节课按部就班、毫无变化的教学环节。起初学生对这种能自己“做主”的课堂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开始对这种“相同形状,相同方法,不同面粉”的“点心”感到麻木。能力弱的学生“鹦鹉学舌”,活跃度强的学生意兴阑珊。教师一味地按自己的想法去训练、纠正,再训练,想让自己的课堂模式充分赶上时代潮流,却不想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自制力弱、注意力保持时间短的低年级学生来说,仿若枷链。如何让趣味渗透到合作中?如何在合作中调动思维?如何在合作中学会创造……笔者想我们是否可以从评价方式着手,去寻找更多合作学习的动力呢?
2.合作内容形式化
低年段的识字分为一类字(我会写的字)和二类字(我会认的字),因而对两者的识字要求也有所不同。二类字要求会认,只要这些字在其他场合出现都能认出来即可;一类字则重点在音、形、义上掌握,并能正确、美观地写出来。然而在具体实施中,有的教师眉毛胡子一起抓,不仅忽略识字写字的重难点,而且框架式的任务学习,束缚了学生们的识字思维和兴趣。如下图:
这是“我会认”(二类字)的预习指导。内容在设计上既注重了启发性,也关注到能力的延伸,鼓励学生自主开发识字方法。然而在课堂教学汇报中,教师只让学生们把填好的此表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小组自愿上讲台汇报。每人一个字,声音响亮地按照教师所教模式把音形义简单介绍。接着是对这些字的整体再现认读。那么这一节课的大半时间就放在了对二类字的交流与巩固上了,一类字的地位则显得微不足道,本末倒置。这是其一。其二是,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互助性学习,更应是建立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思维碰撞,相互质疑和共享上的一种过程。那么这种小组合作的价值体现在哪呢?所以笔者不得不再次思考: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
3.合作过程教师边沿化
在学生小组交流共享时,有的教师退至一边,或游走于各学习小组之间,没有实质性地参与到活动指导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教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低年段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对合作的技巧进行指导,更应对学生合作困难(如重难点的拿捏、学习方法的不足等)进行必要的指导。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评价策略的运用
人和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人和人的需要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掀起新一轮的“课堂革命”,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更好地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如何凸显评价的作用,避免低段识字教学小组合作中的无效合作呢?
1.开发多元的评价方式
低段学生表现欲强、好胜心强,同时依赖性、模仿性也强。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提高评价的效果。如组间评比、组内评比,每周组内成员评选“最佳发言奖”“进步之星奖”“助人为乐奖”;组间评选“配合默契组”“集体智慧组”“最佳合作组”等,使评价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多元化,让组内成员感受到“荣辱与共”的团体关系,激发组内学习的内驱动力,调动学生遵循规则、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评价的全面性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评价,更应注重小组集体的评价,同时也不能偏重于小组学习成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小组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均是评价的内容。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评价量规”“个人日评价表”“小组长评价手册”等多角度、多方位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鼓励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共享,在合作中学会遵守规则,在合作中培养良好习惯,让小组合作学习健康发展。
3.采用阶梯评价
评价的内涵决定着合作的实效。采用阶梯评价,可以逐步提高评价的效能,使评价具有层次性,由低到高、由浅表到内涵。
第一,做到评价语言能让学生从中获益,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积极的学习情感是学生學习的巨大动力。评价语言的不恰当,往往也会造成合作学习的无效性,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如简单的评价“你说得真好”“你汇报得真精彩”……此类评价语不仅没有对内容的针对性,更没有对学生未来的建树性。粗浅的评价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在评价时明确“为什么好,为什么精彩”,让学生清楚明白自己的优点,不仅是对汇报学生的肯定与鼓励,更能使其他倾听者明确改进方向。再如,教师对某一问题请两个学生回答,如果没有正向的评价指导,很容易导致“优生、差生”的对比局面,给学生制造压力,挫伤积极性。所以,我们评价时要抓住“闪光点”进行评价,“不以不善废其善”,真正实现用语言影响学生,用活动培养学生。
第二,教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要有重心。如对上述问题二的解决,在总结前期实际操作经验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低年段识字教学模式:前置学习为我自学一游戏过关“我会认”(二类字,我会认的字)一合作学习“我会写”(一类字,我会写的字)一读准读通我会读(能完整通顺地读课文)。
在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二类字)后,笔者采用了这样的方式进行评价:利用信息媒体技术,设计了识字过关游戏,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后自主进行过关练习,复习巩固识字;同时通过学生们过关反馈信息掌握学生识字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复习。课堂的重心则放在一类字的小组合作学习。
笔者不仅对学生前置性的独立学习成果以学生感兴趣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也对一类字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评价。课堂上对一类字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不仅有识字方法的发现与创新,也有对字的音形义的发现与创新;不仅有认的评价,也有写的评价;不仅有对个体个性的评价,也有对小组归结成果的评价;不仅有组内交流的评价,也有集体汇报的评价。可以有游戏参与其间,可以穿插比赛测试;可以有字谜猜猜小擂台,也可以读文读顺小比拼,还可以有生字美写展示台……形式多样,百花齐放。这样的评价督促,我们的课堂何尝不会生机盎然?我们的学生对识字的动力何尝不会大增?
第三,评价内容要有延展性。初始的评价可以针对小组组织的形式、汇报语言的达标等可见的、浅表的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逐步掌握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在进行了一段时间实践后,我们则要慢慢拔高要求,不仅在学习任务的设计上体现出自主与合作,还要在学生思维碰撞上进行有深层次的挖掘,尤其是注重对个性、创新的评价。当学生逐步具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能力之后,我们可以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与形式在独具匠心方面进行评价,培养他们敢于挑战、大胆创新的思维。因而评价的语言和量标要随时而变、与时俱进,灵活而有启发。
科学有效的评价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在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中,我们积极挖掘评价所潜藏的巨大能量,“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建立学生学习自信,使我们的课堂更具实效,逐步实现“人人都要进步,人人都要成功”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