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9-10-21 05:39张春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渗透教学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张春华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形成正确思想认识的重要课程,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对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继承中华五千年文化精髓有着很大的帮助。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就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地提升初中生文化素养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渗透教学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是一个国家几千年来无法被切断的血液。正是由于其丰富而灿烂的文化,我们的国家才能跨越千年。几代人的繁荣与死亡,民族依然屹立,多亏了我们先进的文化,它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图腾。它具有无限的凝聚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伟大复兴。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发展,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在迅速发展,新的传播媒介正在出现,給社会和语言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它给语言和书写的使用规范带来了新的挑战。而文化的传承是通过最基本的语言教学来完成的。因此,在初中阶段增设学生传统文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为学生未来的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品质。[1]

一、激发阅读兴趣,调动学习传统文化积极性

语文教学的核心思想对古典阅读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延伸要求我们阅读大量的传统文化,形成文学笔记。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学习传统文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发地阅读传统文化内容,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水平的认识,加深他们对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对学习的方法进行改进,获得一些全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阅读书籍的热情倍增。[2]

例如, 培养学习者遵守阅读习惯和对传统教学的浓厚兴趣, 在期末以小组为一个单位,通过组长带领团队, 定期将购买来的传统文化经典读物放置在教室。在上课和节假日之间定期预订阅读角的图书进行阅读。也可以将班级和班级间的经典读物进行互相借阅调剂。增加相互间经典阅读数的交流。这些新的学习方式的出现,班级学生的阅读就会经常化,就会碎片化,方法上的改变的阅读也不因为考试而影响。同时教师必须坚持坚定的立场, 将传统文化的教育置放在更高的位置上。例如, 班主任不应该冲淡学习传统文化, 不是功利化地将最高的位置让给考试。再例如, 组织一些阅读交流活动, 课堂阅读交流会的形式不仅使学生的阅读量丰富起来,且能使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的阅读量大幅度上升,同时,课堂阅读交流会也让学生增加了展示自己的大好时机,也能使学生极大地提高读书的热情和传统文化的热情。[3]

二、确立语文榜样,培养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其自身的学识需要达到渊博的水平,不仅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能够了解,且能深刻理解并进行讲授。教师的文化榜样对学生来说,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学习和今后的成长。在课文的讲解中,初中语文教师还要达到措置裕如的程度,对传统文化体现出博大的情怀,对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怀予以培育。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陋室铭》中,进行探究就要和传统文化的理解方式结合起来。教学过程中美文的阅读要让学生对古代文学家的心灵历程进行了解,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组织一些典型的资料,引导学生迈进作者刘禹锡的心扉中,课堂中运用激情式的演讲,从上课开始到课堂结束,整个课堂都被教师和学生的激情澎湃着。在阅读中,显示也是教师带来的整份的激情,这一课可以涉及很多古代文化知识,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具备渊博的知识,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尽情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知识体验和乐趣。[4]

三、开展校园活动,丰富语文传统文化的路径

传统文化被学生接触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就是众多的校园活动。在初中语文的教学环节中,应当搭建一个传播传统文化的绿色通道,以利于学生更好的接触传统文化。学生要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课内外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由上至下,由内到外,由表面到内里,由形式到内容,对自己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予以拓宽。[5]

例如,通过学校一些德育活动的开展,在学校的德育教学中融进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在德育教育活动中让传统文化成为亮点,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当我们的各项活动中渗透了传统文化时,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会比原先预想的还要好。如教学《弟子规》这一类的传统内容时,就可以渗透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我们只有在学校的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才能使培养学生的道德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学生道德文化修养的实现,依靠的是传统文化元素的学习。传统文化学习的时间长了,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就会自然地成为可能。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活动中,离不开初中语文教育的帮助。

总之,在教学初中语文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需要深入挖掘教学的目标、方法、内容和手段诸方面,紧扣初中语文的教材,抓住学生熟知的传统节日,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增强学习的兴趣,对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探究的方式进行强化培养,在语文的学习中使学生接受渗透传统文化,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使用传统文化的精要。不仅如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教学中,将知识的掌握和传统文化的掌握置放等同位置,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留下传统文化的脚印和发出传统文化的芬芳。

参考文献

[1]段泽运.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旬刊,2016,(1).

[2]张锦全.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新课程导学,2017,(13).

[3]陈风华.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议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2).

[4]刘蕾.中小学语文学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思考[J].世界家苑(学术版),2017,(7).

[5]张小红.经典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古诗词教学的意义[J].文学教育,2016,(1).

猜你喜欢
渗透教学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应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