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玉
摘 要:随着知识不断创新,21世纪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环境下,教育传递人類知识的功能也逐渐被信息系统所替代。学生同学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反思学习,进行知识提高与巩固。化学,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从而形成坚实的理论体系,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化学在中学学习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同学认为化学知识较难掌握,成绩提高速度慢,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化学有着较为显著的特点,但同时也是同学们学习中的难点。本文通过总结自身学习体会,针对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阐述了初中生如何学好化学,整合提高学习方法,希冀本文能够对其他同学有所帮助,根据反思学习法,举一反三地应用于其他学科,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内容;实验;情境创设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学作为初中生的理科学科是至关重要的,对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国家的科学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化学与英语相似,是第二门外语,化学的分子式相当于英语单词,而化学的方程式则是英语句子。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自然学科,在中学的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容替代的地位。大多数同学认为,化学知识较难掌握,成绩提高慢,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化学教学的重点、难点及特点,如何进行教学情境创设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1.对课堂主体和内容进行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总会有创新的思维在闪烁,此时教师应当积极与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思路。同时,同学们宝贵的建议和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完善与补充,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巩固与反思。
2.对化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案例研究法就是指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所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教师应当在化学案例研究中,将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事件,用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并进行分析、探讨、对比。例如,对于“滴水生火”的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研究,水为什么可以用来灭火?怎样生火?并引入新的问题,通过小组实验,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并进行问题讨论:钠以什么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钠燃烧后,能用水扑灭吗?剩余的钠是否可以放回原试剂瓶?通过一系列的讨论与思考,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不仅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也互相促进学案上的习题扩展与巩固。
3.对化学实验的反思
化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实验科学,学习思路未必要按部就班,必要时应当根据化学案例展开实际联想。例如,当老师讲到化学原子结构时,可以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小球分别代替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积极活跃课堂氛围。
实验教学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自主动手能力。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例如,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当跟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并针对盐酸和碳酸钠反应,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够使气球变大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反思化学案例,与学生积极讨论,并创设的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而又印象深刻的结论。
4.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应积极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养成创新习惯与胆识。对化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过程中,通过在脑海中创设情景培养创新意识,从另一视角进行问题的分析研究,大胆提出质疑与自己的见解。教师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对化学规律及知识有着学习欲望,并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和创新欲望。
教师对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例如,喷泉实验、钠与水反应等,进行学生探索与研究,善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将理论思维与实际进行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求知欲,这些都对培养强化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动机和兴趣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5.总结经验,温故知新
化学课程是由若干个模块组合构建而成,教师们应当注意领会每个模块在课程中的作用、地位以及教育价值,把握课程模块中的重要内容及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情境教学,从而优化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化学成绩和兴趣。引领学生对化学实验进行分类总结,通过比较反应过程中的现象、理论知识、化学变化,温故化学重点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其发生条件。学生通过不断的反思,自主学习,总结化学知识点和化学反应的基本现象,进而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
结束语
总的来说,教师应当将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注重教学情境创设与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重点知识,引领学生进行巩固与反思,将被动教学转为主动学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兴趣,而且能促使学生真正的学习到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吕海平.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21(7):40-42.
[2] 曾姝琦.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20(4):27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