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华
【摘要】 《论语》这本儒家经典,可谓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经典,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留给后人的启迪和影响之深远广泛,“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语足见一斑。在中国社会、文化乃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到处都有它的影响在。“一个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无需把孔子当作人生的偶像,无需把《论语》再当作人生的指南,但只要你是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你也应该去了解一点孔子,去读一点《论语》。” (复旦大学教授傅杰语)。
【关键词】 课程目标和意义 激发热情 激活动机 灵动课堂 有情怀有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5-161-02
今天学习《〈论语〉选读》这门课,不仅是因为它是值得我们去喜欢,值得我们去回味,并且是可以使我们终身受益的。还在于使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经典有所理解和作出正确评价,更在于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即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
一、充分认识课程目标及其意义,正确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一)全面认识《〈论语〉选读》选修课的价值和意义
笔者认为,对此应该要有大格局的认识,它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学习《〈论语〉选读》,不仅在于应对高考中相关试题的考查,更要站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度去认识课程开设的意义,它几乎囊括了语文四大核心素养。首先它是文言文,通過学习这些文言语段,可以进一步巩固夯实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即培养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的素养。它又是说理性文本,通过这些论述类文本的学习,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深入阐述问题的能力,其通过联系现实分析评价,促成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即获得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它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只是一部以说理为主的语录体文集。但不能否认,它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其文学价值,以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目的。至于它在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的素养,更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孔子及儒家基本思想内涵,还可以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更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考和完美人格的追求。
(二)明确课程核心目标及特点,突出课程教学重点内容
首先,明确课程核心目标和教学要求。要站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高度,立足培养学生四大核心素养的角度,确立教学目标。并且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本课程核心目标就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和素养。“其具体学习目标包括:一是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二是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三是提高个人精神品格。四是体会并把握阅读文化论著的基本方法。”(摘自《〈论语〉选读》前言)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节课、每篇课文都必须面面俱到,而是要有整体意识,根据文本内容和教学实际有所侧重。
其次,突出掌握文化论著的研读方法这一重点。《〈论语〉选读》毕竟是文化论著,在语文系列选修课程中,内容上更具综合性,方法上更要讲求探究性。因此根据教材编写的意图,该课程核心教学目标还在于提高学生文化论著的研读能力,包括对原始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知晓是什么意思)、对作者思想观点的分析批判能力(弄清持什么观点)和联系实际,阐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明白能解决什么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会研读文化论著,并推及到其他文化论著的研读实践中去,提升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修养。
第三,要体现语文课的学科特点。它终归属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系列,具有语文学科特性,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不能过于偏重思想文化的传承,导致它成了思想文化史的专门课程。应该突出语文学科特点,以正确解读文本语言为基础,将语言学习、文本理解与思想传承、作品鉴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成为具有浓郁语文味的选修课,而不是离开文本空乏地思想文化研讨课或空洞的说教课。
另外,它作为我省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帮助学生读懂文本大意,理解思想内涵,正确评价其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积极探讨、训练思辨能力。还应注意指导学生读懂题意、掌握答题要领和解题思路,从而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论语〉选读》教学现状却不尽人意。因为它是两千多年前的文言文,又是说理性文章且语言简练,文本内容较深,学生生活阅历不足,导致理解文本内容方面有语言障碍,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趣。加上有的老师过于强调其思想教育和文化的传承而上成说教课,还有的老师过于注重应对高考的功利性而片面强调答题指导,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课堂互动氛围不浓,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为摆脱上述教学窘境,我们就必须潜心研读文本,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论语〉选读》课堂告别使人感到“杂乱无章”枯燥无味、读着读着就没兴趣,没信心了的窘境。
二、激活学生走进《论语》课堂的动机,让课堂既有情怀又灵动活泼
(一)既专业又有温度的解读,让课堂有语文课特点和人文情怀
准确解读,读懂文本大意,借助现实事例或有关故事,深入浅出讲解思想内涵,激发学生能动地学习。作为文言文,有必要对《〈论语〉选读》文本中的重点字词句作出解释,扫除语言文字障碍,疏通文句大意,了解思想内容,这是基础。但不能照本宣科的讲解,应该形式灵活多样,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更重要。否则课堂就索然无味,更无语文味。
教师在保证准确解读文本的前提下,尽可能增添趣味性、实效性和文学味。比如借助相关联的故事或生活中真实事例来诠释文本所揭示的思想观点;或者从分析现实案例入手,用比较分析法去理解评判其所体现出思想内涵。
比如:学习《为政以德》一课,为了使学生容易理解儒家与法家在“为政”(治理国家)观点上差异,并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就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一些广告用语(包括视频和文字广告)作分析。如“草木也有生命,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与“严禁踩踏花草,违者罚款!”还可用更贴近学生实际的例子,如不同教师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不同:一些教师善于正面引导和鼓励,一些教师则更擅于从严教训和处罚(不是体罚)。其实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治理(为政)理念和方法。前者体现儒家主张的“德”和“礼”,后者则体现出法家的“政”和“刑”。再联系当今“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让学生表达意见或想法。这样贴近生活的事例比较分析,既让学生乐意接受,又能容易理解文本的内涵,还能激发学生在思考和作出评价中感受到儒家“为政以德”和教育感化的作用。
再如学习《仁者爱人》一课,可以联系现实中的一些“暖新闻”、爱心故事或陷入情感纠葛中的案例,引入文本学习,加深对儒家核心思想和孔子人格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对儒家与墨家关于“爱”的主张之差异比较分析,既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热情,又能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两家思想观点及其影响等。
另外,文本中一些表达精彩和蕴含哲理的经典语句,有的已成为经典名句,有的固定下来变成成语。这些句子也值得仔细品味和鉴赏。如运用比喻、排比、反复、反问、呼告等修辞格以及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和细节描写,还有对比、衬托手法等,不烦引导学生赏析,既能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激活学生学习动机,让课堂真正成学生学习展示的舞台
关于《论语选读》的课型,《学科指导》意见中列出六种,但不管选择何种课型和教法,灵活机智地激活学生学习动机,组织课堂教学,实现课堂生成,无疑是一项重要甚至是首要的工作。這对这门选修课来说尤为重要。美国教育家加涅认为,学生学习动机有四个,即“诱因动机、任务动机、成就动机、告知动机。”(摘自美国加涅著《学习条件和教学论》其中激发诱因动机和成就动机,对学习这门课更有针对性。具体做法是,通过讲述文本内容引出疑问,或引述热点新闻(故事)激发思考,或联系所学知识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等,利用学生对学习材料(内容)的好奇和探究的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学习走进《论语》课堂的动机,那么课堂就会真正成学生学习展示的舞台。
比如学习《周而不比》一课,可以让学生先自读文本,疏通大意后说说,自己应该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结交朋友时要注意些什么事项呢?孔子又是怎样教我们与人交往呢?或者通过介绍自己结交朋友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收获。这样学生学习动机就会被激活,再通过教师结合文本引导,师生间、同学间展开充分的互动交流,这样课堂就活起来了,学生也就有了收获感,儒家结交朋友的原则及研读文化论著文本的能力这一学习成果,就能水到渠成得以生成。
再如,讲《君子之风》,可以先提出问题导入:你眼中(或心目中)的君子是怎样的人?孔子(儒家)眼中的君子又是怎样的人?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那该怎么做呢?还可进一步联系现实探讨,新时代需要怎样的君子。这些问题足以诱发学生预习课文兴趣,引发对文本的研读思考、探讨。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自然成了课堂上的主角。这样的课堂,就使儒家的义利观、交友观以及身体力行、注重自我修养的君子之风范,易于学生接受且受到启发,并且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素养也得到训练,课堂教学成果也就在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中生成。
(三)创设开放灵动的教学情境,让《论语》学习的课堂真正活泼灵动起来
课堂上只是老师一人唱主角,在做权威解读或说教,学生只是被动地观看和聆听,那么再精彩的内容,再精彩的表演都与学生无关了,学生只会成为被看客或被听众。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不觉得乏味和疲倦呢?
因此,打造宽松而包容的课堂,营造开放而灵动的学习情境,进行弹性化的教学设计,为课堂上学生创造预留充足的空间,供主角展开活动,显得至关重要。唯有这样的课堂,才能既符合这门选修课的特点,也避免了枯燥无趣乏味,更能体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这样的灵动课堂,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依据事先的设计进行教学,又要求能根据即时性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活动。
比如:学习《沂水春风》,就可用情境教学。在学生自学文本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可以设置一个师生互动情境——孔子与子路等四位弟子畅谈理想的谈心会,安排五位同学(或老师加四位学生)演绎文本内容。操作如下:课前布置预习,读懂熟悉课文内容。课堂上,先由A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原文),再由B组同学用现代文(译文)演绎课文内容。要求:不能简单读课文或译文,而是要尽量将人物说话语气神态甚至动作等细节都能展示出来。接着,其他同学结合文本内容、人物特点及AB两组同学表现进行点评,教师点评。再由C组同学用现代文演绎一遍。最后学生围绕孔子及其弟子的理想,畅谈自己看法。教师进一步引导提问,1.孔子对几位弟子的理想持怎样的态度(注意说话语气和神态)?为什么?2.你对孔子这样教育方式(课堂氛围)和弟子们的表现有怎样的看法呢?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再深入研读文本,进行思考。自行寻找答案,或与同伴探究。整堂课教学都在预设的情境中推进,也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习成果的生成。当然,其中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际情况会影响教学流程的推进和节奏,这就要求教师有弹性的教学设计,以保证学生学习热情充分释放,学习活动拥有足够的机会,以实现课堂最大化的灵动起来,教学效率最大化。
学习《知其不可而为之》一课,也可以按照情境教学的思路设计教学。课堂上学生分角色演绎,既能更好理解文本内容,又能深切体会到孔子(及儒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情怀,还可借助这一机会和舞台,让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充分讨论,以训练他们的思辨能力,培养他们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品质。
总之,《〈论语〉选读》作为一门语文选修课,我们在教学过程,应该紧扣文本研读又不失趣味性和人文性,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创设开放宽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共同探究,让《〈论语〉选读》的课堂活泼灵动起来。
既然能够实现学生愿意且乐意走进《论语》,那么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承和弘扬这一目的不就达到了吗?既然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领会到怎样去阅读理解和评价文化经典,那么,面对高考考查的试题还会束手无策吗?